•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儒学气论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1儒学气论与道家气论的区别 1.1儒学气论的特点1.1.1 儒学气论具有“中”、“和”和“平衡”的特点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

        1儒学气论与道家气论的区别

        1.1儒学气论的特点

    1.1.1  儒学气论具有“中”、“和”和“平衡”的特点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显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主体,广泛渗透于古代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庸》是儒家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蕴含了极其深刻的哲学原理,其核心命题是“致中和”思想,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宇宙万物便达到了一种最佳动态平衡。

     

    儒家中和一词首见于《周礼·大司乐》,后经孔子注入中庸之道普遍和谐观的丰富内涵,而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儒学的“中和”观含概五个层面: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民族与国家、人之身与心的中和观点。董仲舒指出:“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和谐论》指出:“中、和,这种事物多样性统一与协调状态,本是天道运行的最佳状态。”其在人体则是生命存在运动的健康状态。

    ,朱熹日: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苟子·宥坐》日:  虚则欹,中则正,满是覆。”认为“中正”为上,故日:“过犹不及”(《论语·先进》),朱熹引程子话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即中和、用中,是恒久不易,是万物之常理。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包含科学理性和辨证色彩的思想方法。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事事恰到好处,绝无顾此失彼之弊。孔子日: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不仅尚中和,而且作为道德修养和处理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儒学的中庸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那样的深刻,使得许多人不论做什么事情,看待什么问题,常常有着过犹不及,不偏不倚的思维定势。

          ,《说文解字》:相应也”。可见,“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调和,二是指和谐,表示协调、和合、均衡、统一的状态。故儒家有“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的重观念。“和”存在于天地事物变化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荀子·天论》指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董仲舒直谓:“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中和观是儒家的核心观点,“中和”一体不可分。《札记·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大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具有时间与空间、质与量完整统一的内涵。“中和”一体表述了系统在时间与空间、质与量上存在及运动的理想状态,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一种理想状态,它是一种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统一体系的最高法则,是宇宙生成、万物化生、自然社会、伦理道德等诸方面的最佳体现,推而及之,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自然界便处于一种最佳的动态平衡之中。《札记·礼运》明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承认事物中对立两端的客观存在,注意到了事物的对立双方。在认识事物方面,提出“叩其两端而竭也”(《论语·子罕》)的认知方法,从事物的两个方面得出“中和”的正确答案。在运用方面,提出了“执其两端,用中一民“(《中庸》),强调事物矛盾着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两端是矛盾的相互对立,“中”是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交感,随时间i空间的变化而达到的一种和谐状态。中和之态,消长盈亏,动态平衡。儒家的中和是要在对立的两个方面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度,力求在运动中达到理想状态。“和”既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又是最终目标。

     

        “中”虽是讲不偏不倚,但“中”不是固定不移的,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所言:“这个‘中’并不是两端中间的一个等距离的地方,……‘中’是随着空间、时间上的情况变化而变化的。它是变动的,不是死的”。因此,“中”是协调平衡之意,非绝对静止的,而是相对的动态平衡。

     

    作为儒学气论也必然被打上“中”、“和”和“平衡”的烙印并具有此特点。

     

    1.1.2儒学气论具有“尚阳”的特点,并认为阳气比阴气更重要

    儒家在论述阴阳二气的关系时,尽管强调“中”、  和“平衡”,但更注重阳气,认为阳气比阴气更加重要。汉代儒学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基义》中指出:“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认为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阴只能服从于阳,阴只能作为阳的对立面而存在,这是固定不变的,是天有意安排的。又说“阴者阳之合也,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根据儒家学说“阳尊阴卑”的理论,则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妻、子、臣完全是为了配合夫、父、君的存在而存在的。因此,儒家在运用阴阳去解释社会、人事及道德关系时提出:“天道右阳而不右阴”,“天下之尊卑随阳而序位,幼者居阳之所少,老者居阳之所老,贵者居阳之所盛,贱者居阳之所衰”,“阴者臣子也,阳者君父是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认为人有贵贱之分,其尊卑随阳而序位。从而提倡“阳尊阴卑”、“阳主阴从”的观点。

     

        另外,儒家著作《易经》对乾元推崇备至,乾卦为《易经》之首卦,誉称父卦、天卦。《易传·说卦》日:“乾,健也”。《易经·乾卦》日:“乾元亨利贞”。再加之儒家有“阳尊阴卑”的思想,注重乾阳刚健导致儒家派主攻、主讲、主动。《易经》极为重视天阳的作用,如《易·乾卦象》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又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这说明《易经》、儒家具有“贵阳”并认为阳气重要的观点。

     

        《易传》认为在阴阳的相互关系中,阳为主,阴为从,阳的属性是刚健,阴的属性为柔顺。它在对阴阳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论述过程中,着重强调了阳主阴从的哲学观点。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夫坤,天下之至顺也”(《系辞下传》)。阴柔顺于阳刚就是最吉利的、顺利的状态。“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巽·彖》)。“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旅贞吉也”(《旅·彖》)。在这里,用乾坤论述了阴阳不同,乾为阳,为天下至健,坤为阴,为天下至顺,坤柔顺乎阳刚,为顺为吉。

     

        在《说卦传》中,它是以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君为阳,臣为阴来论述阴阳关系的,“乾,天也,故称乎为父。坤,地也,故称乎为母”。“乾为天、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为臣”。认为阴阳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一是在性质上,阳是正面,阴是反面,阳是刚健的,阴是柔顺的,即“乾刚坤柔”(《杂卦传》),“乾,健也,坤,顺也”(《说卦》)。二是地位不同,阳起着刚健、主动、创造、施予、领导的作用,阴起着柔顺、被动、服从、完成、接受的作用,这样就强调了阳主阴从即天主地从,男主女从、君主臣从为常、为顺、为吉,反之,则为异常、为逆、为凶的哲学思想。

     

        《易传》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是其自身刚柔相推的结果,即“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上传》)。在事物的对立面相互转化过程中,阳刚是应居于主要方面的。如泰卦(兰)  “内阳外阴,内健外顷,内君子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为吉。相反,否卦(量)“内阴外阳,内柔外刚,内小人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为凶。就是说,泰卦中,乾在下,坤在上,在阴爻和阳爻的相互转化中,阳爻逐渐增多,阴爻逐渐减少,即君子之道增长,小人之道消退。阳刚随着事物的发展会逐渐取得统治地位,乾刚坤柔,乾道上升,柔不抵刚,邪不压正,必然亨通。而在否卦中,阳爻逐渐被上升的阴爻排挤出去,阳去阴来,造成乾阳在外,坤阴在内,象征小人之道盛长,君子之道衰退,这是不吉利的。同样,剥卦(要)“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为凶。复卦(量)“复也,亨刚反,动而以顺行,利有故往,刚长也”,为吉。在剥卦中五个阴爻从下面往上升,一个阳爻退居最上到了尽头,阴气上升将满,阳气将被剥蚀殆尽,阴柔增长代替阳爻,阳走向衰亡,这是不利有攸往的。而复卦中,阳刚开始返回,随着阴阳的相互转化,阳刚之道渐渐增长,会重新支配阴柔的,最后逐渐取得支配地位,所以是吉利的。说明在阴柔与阳刚的转化过程中,阳刚为主导,阴柔为辅佐,从而强调阳主阴从。

     

        作为儒家哲学的气论也同样具有“尚阳刚”、“阳主阴从”的特点。

        总之,儒学气论既具有“中”、“和”和“平衡”的特点,又具有阳尊阴卑、重视阳气的特点。

     

    1.2道家气论的特点

        因为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讲究“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崇尚“水”,推崇“不争”之德,所以道家气论的特点是重视阴柔之气,更崇尚“阴气”。

        众所周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就有道家思想的反映。特别是在金元和明清时期,出现了重视阴气的医学流派,如以朱震亨为代表的滋阴派和注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总第76期保阴的温病学派。为了让中医学在应对急性传染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重新审视温病学派的保阴思想,重视人体阴气的作用,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内伤性热病中,重视滋阴方药的应用,发挥人体阴气的凉润、宁静等作用,也能提高临床疗效。

     

     2 儒学气论的特点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

        儒学气论既具有“中”、“和”和“平衡”的特点,又具有阳尊阴卑、重视阳气和“尚

    阳”的特点,中医学家们将这些特点运用于中医学“组方用药”中,指导辨证施治。

     

    2.1儒学气论“中”、“和”和“平衡”的特点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

        疾病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因此,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乃是治疗的法则之一,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素问·至真要大论》日“热淫以内,治以咸寒。”用药的咸寒之气平衡身体的热淫之气,最后达到阴阳平衡。王冰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亦是达到阴阳气“平衡”之意。

     

        张元素日:“宣可去壅……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泻可去闭……燥可去湿……湿可去枯”,是以方剂的偏性(气)来调“疾病”的偏性(气),达到阴阳气的平衡。又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载:“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也是阐述了“调气使阴阳气平衡”的具体方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云:“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又如《灵枢·本神》日:“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即根据气的虚实辨证,调阴阳二气使之平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此处也体现了“平衡观”。

     

      儒学气论“平”、“和”的特点在下列治法中的具体体现:

      儒学气论“平”、“和”的特点在中医学治疗上有许多体现之处,仅举几例治法如下:

        (1)平胃法

        平胃散(《妇人良方》),治脾所壅滞,胸腹不利或食阻,停滞plan~,通过“平胃”达到儒家之气的“平衡”状态。

        (2)和解法

        《伤寒论》名方小柴胡汤中,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清泄,而达和解少阳的目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脾胃调和,则诸证自除。体现了“和”的特点。

        (3)和胃降逆法

        适用于气上逆之呃噎证,可选用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旋复代赭汤等。通过“降逆”使胃气达到“和”的状态。

        (4)平降冲气法

    适用于冲脉气逆、脐下动气、气冲咽喉之证,可选奔豚汤等。冲气上逆中因肝或肾之气

    逆,致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状如豚之奔突,即奔豚气。通过平降“上冲之气”达到“平衡调和”的状态。

        (5)针灸疗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载:“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阐述了“用针之理”在于调气使之达到“平衡”的状态。

     

     2.2  儒学气论“阳尊阴卑”、“重视阳气”的特点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

        受儒学气论“尚阳”特点的影响,医圣张仲景对阳气十分重视,《伤寒论》全书113方,采用附子的就有20个方剂。其它含有桂枝、肉桂、麻黄、附子、细辛、吴茱萸、干姜等主要温阳药的有65方之多。在《金匮要略》中,用“小建中汤”是通过温阳而止腹痛。

        他还创制了温肺阳的甘草干姜汤,温心阳的甘草桂枝汤,温肝阳的当归四逆汤,温脾阳的理中汤,温肾阳的真武汤、附子汤,回阳救逆的四逆汤等。

        对于肾气不足、命火衰微证,常用肾气丸温肾补气。他还用“肾气丸”治小便不利,通过温。肾阳以化水。

        他认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病痰饮属本虚标实,阳气不足为本虚,痰饮实邪为标实,脾阳失运为本证的主要病机。而痰饮多属阴邪,易伤阳气。所以治疗痰饮,用温药以伸发人体阳气,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水液运化功能,故用温药是其治本大法。

        从此以后,受儒学气论“尚阳”特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温补一大学派,例如:

     

    2.2.1薛己

        针对当时医家动辄用寒凉、克伐阳气的弊端,薛己重视甘温以生发脾胃之阳气,临证重视脾与肾和命门火之辨证,治疗用药以温补著称。

    2.2.2李东垣

        在治疗疾病时,主张调整阴阳以温阳为先,补养气血又以益气为先。在调补先天之本的肾与后天之本的脾时,均以温阳补气为先。通过温阳,不治饮而饮自消,不止痛而痛自止。

        李氏重视脾胃,强调胃气升发。因而在治疗上偏重于升阳补气,他创制的“补中益气汤”就是这一指导思想的代表方剂。

     

    2.2.3张景岳

        张景岳认为阳虚体质发病多见虚寒证,故治宜温补。其温补之法有以下特点:

        (1)温补阳气,药用甘温

        对于阳虚之人而证见虚寒者,主张用甘温之品以助阳气,戒用寒凉,指出“凡阳虚多寒

    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故其临床用药,常选人参、熟地、山茱萸及肉桂、附子、干姜等温热之品。

        (2)培补元阳,重在命门

        对于阳极虚而寒者,主张培补命火以助元阳,认为“如以热药治寒而寒不去者,是无火也,当治命门,以参、熟、桂、附之类,此王太仆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

     

    2.2.4赵献可

        赵献可对薛己的温补学说十分推崇,尤其发挥命门之说,强调‘命门之火’的重要,其用意即是以保养‘命门之火’的论点贯穿于养生与治疗等一切问题之中。

     

    2.2.5李中梓

        对于阴阳二气,他偏重于阳气一方,认为“万物无不伏阴而生于阳,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也,又如向日之草木易荣,潜阴之花卉善萎也”。在治疗上提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在用药方面对医家“汲汲于滋阴,战战于温补”提出异议,坚持自己阳气为主导的阴阳观。

     

    2.2.6郑钦安

        郑钦安因善用桂、附等热药,被尊为“火神”,在学术思想上提出“以阴阳为辨证总纲而强调阳主阴从”的观点,在治疗上以温阳为主。

        从以上可以看出,儒学气论对中医学“治疗”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