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历代肾阴虚辨证论治研究撮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肾气在人体的作用,是通过肾阴、肾阳来实现的。所谓肾阴、肾阳,是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是肾中精气所表现出的两种功能状态,亦是各脏阴阳之本。肾阴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并未提及,而以肾为“水脏”、“牡

        肾气在人体的作用,是通过肾阴、肾阳来实现的。所谓肾阴、肾阳,是肾中精气所含的两种功能相反的成分,是肾中精气所表现出的两种功能状态,亦是各脏阴阳之本。肾阴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并未提及,而以肾为“水脏”、“牡脏“,或有“少阴”之称。《中藏经》开脏腑辨证之先河,此后有关肾阴虚证的辨证认识和治疗经验不断演变和深化,逐渐成为中医病理学的重要概念。

     

    1  《内经》奠定肾阴虚证治认识的基础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关论述,明确地指出了肾中精气的盛衰是机体生、长、壮、老、已的根本,总结了肾之精气主宰、控制人生,生命由渐萌至盛壮,又至渐衰的自然历程。《素问·六节脏象论》提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素问·通评虚实论》提出“精气夺则虚”的观点,提示精气亏损是虚证的前提。这些论述,已认识到肾虚表现易从 40岁左右开始,随年龄的不断增长而日益明显。

     

        肾阴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通过三焦到达全身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所以肾阴旺盛,则全身之阴皆旺;肾阴衰少,则全身之阴皆衰;肾阴亡,则全身之阴皆亡,人亦死矣。若肾阴不足,则阴不制阳,而见干燥烦乱等热象。

     

        肾阴虚辨证是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结合,  《内经》中并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其具体内容已有散在性论述,基本确立了相互间的辨证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从阴阳的角度对各种病情从整体上作出最基本的概括,是症候分类的总纲。另外,  《内经》在治疗原则上,提出了“虚则补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然而,  《内经》中尚未出现肾阴虚病证的具体治法和方药等方面的记载。

     

    2  《伤寒杂病论》、《中藏经》确立肾阴虚辨证规范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已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方隅在《医林绳墨》中说:  “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仲景在继承《内经》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创造性地将病、脉、证、治同论,并通过条文的形式把理、法、方、药有机地贯穿起来,确立了内伤病以脏腑病机立论进行辨证的方法。与仲景相近的华佗,相传著有《中藏经》,此书虽系后人托名之作,但亦保存了他的部分医学思想。对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诊断、辨证治疗及预后等各方面作了较全面的论述,部分内容承启于《内经》,并有所发展。书中论述了肾阴虚的症候表现:…肾生病,则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心烦而痛,黄疸,痿厥,腰脊背急痛,嗜卧,足下热而痛;病久不已,则腿痛,小便闭,而两胁胀,支满,目盲者死。“除比较注重对病变作出病理诊断外,还强调了治疗的重要性,提出“寒热虚实既明,详细调救,即十可十全之道也“。并制有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熟地黄、山药、五味子、肉苁蓉、牛膝、山茱萸、泽泻、茯苓、远志、巴戟天、赤石脂、石膏、柏子仁、杜仲;男人妇人皆可服)以补肾虚。

     

    3  隋唐、宋元时期深化了对肾阴虚辨证论治的认识

    3.1  《诸病源候论》系统归纳了肾阴虚的症候  在隋。巢元方等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对肾阴虚证的症候论述比较丰富,且注重系统分析,所及内容说明了虚热、耳聋、虚损、消渴、遗泄、尿数等疾病与肾阴不足的关系,从而反证了肾主水、-肾藏精、肾开窍于耳的生理功能。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上》说:  “虚劳而热者,是由于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故内外生于热,非邪气从外来乘也”,  “肾候于耳,劳伤则肾气虚,风邪入于肾经,则令人耳聋”;《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下)日:  “夫蒸病有五,一日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晡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小便赤黄,忽忽烦乱,细喘无力,腰疼;两足逆冷,手心常热,蒸盛伤内,则变为疳,食人五脏。“《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日:“渴利者,随饮随小便故也。由少时眼乳石,石热盛时,房室过度,至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燥则渴,肾虚又不得传制水液,故随饮随小便。“《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上》说:  “邪气乘于‘肾则阴气虚,阴气虚则梦交。肾藏精,今肾虚不能制于精,故因梦而泄。“《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说:“小便数者,膀胱与肾俱虚,而有客热乘之故也。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虚,致受于客热,虚则不能制于水故令数。小便热则水行涩,涩则小便不快,故令其数也。“上述各种症状均可由肾阴虚引起或与肾阴虚关系密切,多立足于肾阴虚的临床表现,体现了辨证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至此,肾阴虚的特异症状表现开始突现,从症状学角度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对肾阴虚病证的认识。

     

        由于巢氏《诸病源候论》论述甚广,且很精辟,故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很大。历代医家的著作,如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每多援引此书。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各节,均以其有关内容冠于篇首。宋以后,医家亦多以巢氏的理论为重要依据。

     

    3.2  《千金方》重视肾阴虚证治  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涉及脏腑虚实寒热辨证,以王叔和《脉经》所说为基础,对后世脏腑辨证具有深远影响,孙氏将虚损证治方药按五脏归类加以系统论述,其中涉及不少肾阴虚的内容,如《备急千金要方·肾脏方》中说:  “竹叶黄芩汤,治精极实热,眼视无明,齿焦发落,行衰体痛。通身虚热方:竹叶二升,黄芩、茯苓各三两,甘草、麦冬、大黄各三两,生姜六两,芍药四两,生地一升“。“治精极,五脏六腑俱损伤虚热,遍身烦热。骨病烦闷方:生地汁二升,麦冬汁、赤蜜各一升,竹沥一合,石膏八两,人参、川芎、桂心、甘草、黄芩、麻黄各三两,当归四两“。《备急千金要方·消渴淋闭方篇》记载:“增损肾沥方治肾气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疼方:羊。肾一具,远志、人参、泽泻、桂心、当归、茯苓、龙骨、干地黄、黄芩、甘草各三两,麦门冬一升,五味子半升,生姜六两,大枣二十枚“。其中许多方剂成为后世医家常用的名方,如肾沥汤等。也有许多方剂,被后人应用化裁而发展为新方,如“治男子五劳六绝“的“内补散”(干地黄、巴戟天、甘草、麦门冬、人参、肉苁蓉、石斛、五味子、桂心、茯苓、附子、菟丝子、山茱萸、远志、地麦),实为后世治疗喑痱的地黄饮子所本。又如生地黄煎(生地黄、生地骨皮、生天门冬、生麦门冬、白蜜、竹叶、生姜汁、石膏、栝蒌、茯苓、玉竹、知母),对清代医家所习用的甘寒养阴诸方,亦有很大影响。孙氏对五脏虚损的治疗,较重视心肾和母劳补子。孙氏认为五劳发生,常见心肾两脏先损,心肾为人身水火之脏,主精血,  “心肾受邪,脏腑俱病”而导致全身为病。治疗有补心气和益‘肾精。补心气,常用人参、茯苓、远志、五味子、甘草等;益肾精则有两法,用草木药温润益精(如地黄、菟丝子、山茱萸、肉苁蓉、枸杞子、巴戟天、石斛等)和用血肉填精(如鹿茸、白马茎、羊肾、猪肚、牛髓之类),后人补肾益精多用此法。在虚劳的治疗方面,  《难经》有“虚则补其母”,  《千金方》又根据谢土泰《删繁方》之说,记述了母劳则补子的方法,有心劳补脾、脾劳补肺、肺劳补肾、肾劳补肝、肝劳补心等,如其对肾劳患者提出了“补肝气以益之,肝旺则感于肾矣”的肾劳补肝法。又有大补气方,方以地黄五两为君,佐以羊肾益肾,并合人参、白术、甘草、桂枝、生姜、羊肚等培中益肺,把虚则补母和劳则补子两者有机结合,药食并用,金水相生,兼顾培土生金和补精化气,为肺虚补肾的典型。

     

        《千金方》对方剂的命名比较粗略,通常以适应症来命名,使方证对应,如“治肾虚寒,腰脊苦痛,阴阳微弱,耳鸣焦枯方(生地黄、生天门冬、白蜜、羊肾、炙白术、麦曲、甘草、干姜、地骨皮、桂心、杜仲、黄芪、当归、五昧子)”,反映了当时临床的特点。

     

    3.3  《太平圣惠方》、  《圣济总录》丰富了肾阴虚治疗方药  《太平圣惠方》在肾脏总论之下,阐述了多种肾虚证及列出了补肾诸方,达106条条文和方剂。《太平圣惠方·卷第七·。肾脏论》汇集了关于肾病证治方药的内容,其中涉及肾阴虚的条文如:  “治。肾虚劳损,咳逆短气,四肢烦痛,腰背相引痛,骨间多病,小便赤黄,耳目不聪,虚乏赢瘦,宜服补肾肾沥汤方(白茯苓一两,泽泻一两,人参一两,五味子一两,甘草半两,黄芪一两半,当归一两半,杜仲一两,桂心一两半,石斛一两,熟干地黄二两,肉苁蓉一两,磁石三两)”;又如“治肾脏虚损,肌肤赢瘦,骨萎无力,腰脚疼痛,小便浑浊,宜服熟干地黄丸方(熟干地黄一两,山茱萸一两,白茯苓一两,石斛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两,牛膝一两,五味子一两,泽泻一两,黄芪三分,天门冬半两,柏子仁一两,鹿角胶一两,菟丝子一两,肉苁蓉二两)”。极大地丰富了对肾虚证及治疗方药的认识。

     

        《圣济总录》十分重视’肾虚病证,其中较多的肾阴虚证及治疗方药集中在《圣济总录·肾藏门》中。如“治肾脏久虚,体热疼倦遗精,形瘦色昏,脐腹疼痛,耳常闻钟磐风雨声,补肾磁石方(磁石、鹿茸各一两,五味子、枳实各一两半,附子、牡蛎、肉苁蓉、山茱萸各三分)。”又如“治肾气虚损,骨萎体瘦无力,两耳鸣,甚即成聋,短气不足,石斛饮方(石斛、当归、人参、肉苁蓉、附子、桂心、白茯苓、熟干地黄、白术、桑螵蛸、磁石各一两,羊肾一对)。”宋代对肾阴虚证治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不仅方药充实、丰富,而且对方剂的命名简明、精当,这也是学术发展的结果。

     

    3.4  钱乙“肾主虚,无实”的观点  宋·钱乙从临床实际出发,针对小儿纯阳之体先天不足、精气未充及患病后阴精易耗等特点,提出了“肾主虚,无实”的观点,这是。肾脏病证理论认识的一大进展。其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  “地黄丸治肾怯失音,囟开不合,神不足,目中自睛多,面色胱白[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提出“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即后世所称之六味地黄丸,成为平补肾阴的基本方,该方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载后广为流传,沿用至今,在肾阴虚病证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5  朱丹溪倡导相火论  ·朱丹溪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认识的基础上,阐发相火论,认为相火易于妄动,阴精难于生长,倡导抑制相火,保护阴精,在治疗上确立了“实火可泻,虚火可补,火郁当发”的原则,并针对阴虚火旺创制了大补阴丸以滋阴降火。  《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称:“朱震亨云: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斯无病矣。今时之人,过欲者多,精血既亏,相火必旺,真阴愈竭,孤阳妄行,而潮热、盗汗、骨蒸、咳嗽、咳血、吐血等证悉作。所以世人火旺致病者十居八九,火衰成此病者百无二三。是方能剧补真阴,承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大补阴丸对纠正滥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燥而形成的医学时弊及治疗阴虚火旺病证立下了不朽功绩。

     

    4  明清时期肾阴虚辨证论治的完善

    4.1  张景岳倡“阴阳相济”  论明·张景岳的“阳非有余,阴亦不足”之论,是在阴阳互根观点的基础上建立的。他说:“元阳者,即无形之火,以生以化,神机是也,性命系之,故也称元气;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也称元精,元精元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元神也”。强调阴阳水火的协调平衡,认为阴阳水火互根互制,相辅相成。人身阴阳本处于相对不足状态,一旦摄生不慎,就易导致虚损、疾病的产生。由于时人拘泥于阴虚火旺证,不辨虚实,妄用寒凉,危害至深,为救其偏,他提出虚损多因“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故或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所致,最后导致阴阳俱损。张氏特制左归饮、左归丸以培真阴;右归饮、右归丸以补真阳。

     

        肾阴、肾阳又称真阴、真阳、元阴、元阳。肾阴、肾阳总领全身之阴阳,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此外,张氏主张:  “其有气因精而虚者,自当补精以化气。精因气而虚者,自当补气以生精。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何以刍垂寂之阴,此有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为肾之精、气、阴、阳亏虚证在治疗原则及用药特点方面,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张氏用左归、右归调治肾之精气阴阳的亏虚,即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思想原则具体应用的体现,为后世所推崇。

     

    4.2  林佩琴归纳了肾阴虚证的病理概念及治疗方药  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清·林佩琴明确归纳了肾阴虚证的病理概念、相应的脉症表现及具体的治疗方药。如《类证治裁·腰脊腿足痛》说:“凡腰脊酸痿,绵绵作痛,并腿足酸软者,肾虚也。”“但。肾阳虚者,脉微而无力,神疲气短,小便清利,宜益火之源,肾气丸(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茯苓、丹皮、泽泻各三两,牛膝、车前各二两)”;“肾阴虚者,脉洪而数,虚火时炎,小便黄赤,宜壮水之主,地黄汤(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茯苓、丹皮、泽泻各二

    ),大补丸(熟地、山药、吴茱萸、茯苓、牛膝、杜仲、五味子、小茴香、肉苁蓉、远志、石菖蒲、枸杞子、红枣,蜜丸)”;  “肾阴阳俱虚者,脉虚而大,宜水火平调,无比山药丸(熟地、吴茱萸、牛膝、茯神、泽泻、赤石脂各一两,杜仲、菟丝子、山药各三两,肉苁蓉四两)”;  “如阴虚火旺,当滋阴除火,滋阴八味丸(熟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茯苓、丹皮、泽泻各三两,知母、黄柏各二两)”;  “阴虚者体赢,足心及股胫热病,左尺细数,或两尺数盛,虎潜丸 (黄柏、知母、熟地、龟板、虎胫骨、锁阳、当归、牛膝、白芍、陈皮,羊肉捣丸)去陈皮,加肉桂”;“足跟痛,属肾阴虚者,胫热跟痛,六味丸(熟地黄八两,吴茱萸、山药各四两,茯苓、丹皮、泽泻各三两)加肉桂、龟板。”这些病理概念和方药一直沿用至今。

     

        综上所述,肾阴虚证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偏重于理论阐述而临床经验比较有限。以后医家们尊奉经旨,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使得中医学对肾阴虚的认识逐渐完备。无数医家通过丰富临床实践,积累、总结出了肾阴虚证治的经验,并使其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地完善,使中医学关于肾阴虚病证的诊疗经验,越来越切合临床实际,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精髓的原则性、合理I生及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