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南宋大儒朱熹与医药姻缘考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朱熹,是世界文化名人,兼具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学识与气质子一身,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丰厚的精神食粮,至今还在积极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展。 朱熹的一生与中医药有不解之缘。出生时及童年时代,处

        朱熹,是世界文化名人,兼具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学识与气质子一身,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丰厚的精神食粮,至今还在积极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展。

        朱熹的一生与中医药有不解之缘。出生时及童年时代,处于南宋政局动荡不安的年代,常为避乱,居无定所,生活十分困顿,营养欠缺,显得十分瘦弱。35岁,由于长期居住山林,勤奋读书,生活艰苦,家庭经济负担日重,心力凋弱.健康状况令人担忧。40岁,因脚气病发作,行走不便,不能赴朝任编修官。44岁,一家八口。生活艰苦,显得容发凋悴。49岁,已是多病早衰,精力顿减。51岁,不但脚气病未愈,还时有痰饮发作。53岁,臂痛难伸,累月不愈。58岁,往莆田吊唁陈俊卿,归途中得病,回家后久病未愈。绍熙三年春,刚过63岁,因感受风湿,脚气病发作,手臂作痛,行动不便。66岁,身患重病几近死去。理学作为一种学术派系,被诬为伪学,遭受封禁,朱熹遭受巨大打击,相当长时间里精神抑郁难伸,由朱氏后代整理编纂的《考亭紫阳朱氏总谱》粗略地记载了这些内容,可见多种疾病总在威胁着朱熹的身心健康。笔者从身心.健康的角度看一代大儒与医药之间的关系。

    1朱熹拜访药师谢少卿

        朱熹十九岁进士及第,又于绍兴二十一年前往京城参加铨试,归途中择道拜访隐居在黄岩灵石山的药寮居士谢伋。谢伋所建药寮,离城西四十里。主人在修竹苍松下荷锄种药,服食自求长生久视,过着儒释道兼修的隐士生活,朱熹好生羡慕,聆听教诲后写下《题谢少卿药园二首》赠主人以示纪念。

        谢公种药地,窈窕青山阿。青山固不群,花药亦婆娑。一掇召冲气,三掇散沉疴。先生澹无事,端居味天和。老木百年姿,对立方嵯峨。持此供日夕,不乐复如何!

        又:小儒忝师训,迷谬失其方。一为狂痦病,望道空茫茫。颇闻东山园,芝术缘高冈。痦聋百不治,效在一探囊。

        再拜药园翁,何以起膏肓?

        谢公即谢伋,字景思,号药寮居士,官至太常少卿,是一位有家学渊源的著名学者,兼通医理,晚年在浙江黄岩城西的灵石山脚下开园种药,过着清雅的隐士生活。因其时。朱熹春风得意地通过举业行将登上仕途,但名声尚微,学问尚浅,故于诗中以小儒谦称自己。

        诗中之药园,指栽种中药材的园子。花药,指开着花儿的中草药。芝术,乃药中上品,前者指灵芝,后者指白术,这里泛指上等的药材。沉疴,难以疗治的疾病。痦,同喑,指嗓子哑,张口说话时发不出声,现代医学指失音。聋,指听不到别人的声音,西医指失听。百不治,指经由众医采用多种方法治疗,屡治无效。膏肓,古代医学指心脏和膈膜之间的部位。掇,采摘。探囊,从药囊里取出药物。

        朱熹在诗中写人生病向高明的医生求救,疗治沉重的病情,欲得高超技术使之能够起死回生。实际上年轻的朱熹灵活机动,在特殊的场合,对特殊的人物,用特殊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借问道求理,请求大儒垂训开导,点亮心头明灯。

    2朱熹为医师作序

        名人作序,自古就蔚然成风。朱熹生平曾为许多人的作品集作序,推介作品,其中有《送夏医序》一文,作于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秋九月庚子日。当时,朱熹四十五岁,学术上已奠定大师地位,名望上已响彻东南半壁江山,阅历上已历经人生风霜雪雨,为夏姓医生的文集作序,是强调做学问时不要忽略据经考古的重要性。

        朱熹于序中日:予尝病世之为论者,皆以为天下之事,宜于今者不必根于古,谐与俗者不必本于经,及观夏君之医,而又有以知其决不然也。盖夏君之医,处方用药,奇怪绝出,有若不近人情者,而其卒多验。及问其所以然者,则皆据经考古,而未尝无所自也。予于是窃有感焉,因书遗之,以信其术于当世,又以风吾党之不师古而自用者云。

        朱熹不满意当时众多做学问的入所持薄古厚今的态度,强调师古尊经的重要性。夏医生的处方妥贴,用药得当,治疗疾病总能收到好效果,其成功的经验就是师古尊  经的结果,因此,对于业医者来说,必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经典医学著作理论,不要轻易抛弃前人的成功经验。

        纵观中医医学史的发展,历代医学成就大者,无不在钻研经典医学理论基础上加以发挥,以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并善于总结成败经验,正本求源。夏医生有丰富的经验,诊断明确,处方得当,用药大胆,疗效满意,救治许多人的生命,因此其经验值得推广。

    3朱熹叮嘱弟子校勘医书

        晚年的朱熹,无意于仕途,特别在痛失长子后,心力更是憔悴,决定离开崇安的五夫,在建阳城西麻阳溪旁的考亭定居,一边著述立说,一边课徒传教。庆元元年,朱熹年届六十六,五月间生病,病情险恶,险些命归黄泉。朱熹在病榻上观看郭长阳撰的医书,心有所动,作《跋郭长阳医书》一文,并吩咐前来探视的王汉、方士繇二人校正、补刊《郭长阳医书》。

        早在绍熙甲寅之夏,朱熹赴长沙任,途经江西,从焕章学士谢昌国家里获得一本医书,由于长途行旅奔波和镇日忙于公干,无暇披览该书,遂将书带回建阳考亭,正好自己染恙卧榻,就带病与王汉、士繇一起细致观摩。王、方二人习儒,旁通医理,皆惊喜地称其为奇书。“盖其说虽若一出古经而无所益损,然古经之深远,浩博难寻,而此书之分别部居,易见也。安得广其流布,使世之学为方者家藏而人诵之,以知古昔圣贤医道之源委,而不病其难耶!”鉴于该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纠正.,于是吩咐王、方二人雠正刊补。这是朱熹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仁术之心,为书题跋并推介,希望刊行好医书,使其成为普及读本,惠泽世人。

    4朱熹论关脉定位

        朱熹于医书有所用心,论关脉定位,谓世传叔和脉诀,非叔和本书,然似得难经本指,而不取郭长阳书中密排三指之法。朱子学专家钱穆先生所说,本于朱熹的 (跋郭长阳医书>。

        朱熹在跋中说: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然今世通行,唯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下俚俗说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语,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夫《难经》则至矣,至于德用之法,则予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得为定论也。

        朱熹是个博览群书的一代大儒,曾经读过其他医书,认为丁德用用密排三指之法取部位的说法太笼统。就详细考究古经文的寸关尺的位置。经文之所以分寸尺者,皆自关而前却,以距乎鱼际尺泽,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然今诸书皆无的然之论,唯(干金>以为寸口之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皆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不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韵语者,词最鄙浅,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寸尺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指。然世之高医以其膺也,遂委弃而羞言之。

        朱熹在跋中提到三部经典著作《难经》、《千金》、《脉诀》。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缩称,由神医扁鹊著,以问答的方式解释《素问》与《灵枢》二书中的疑难问题,内容偏于脉学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脉诀》,由西晋太医令王熙(字叔和)所著的《脉经》演变而来。《脉经》记载二十四种脉,《脉诀》则以韵文形式概括脉经内容,便于诵读。

        《干金》,是唐孙思邈所著《千金方》、《千金翼方》的简称,因该二书集古代医书之精华,包含脉证之辨,对唐代医学发展起推动作用。

        丁德用是宋时医学人物,于伤寒研究上有成就,撰《医伤寒慈济集》三卷。

        朱熹是个博学的人,他谦虚地说自己非精通医术之道,对脉之寸关尺的定位存疑,却在众书的对比中找到确切的答案,对后来研究脉学起推动作用。

    5朱熹赠诗行针道士

        朱熹晚年患有足疾,造成行走不便,相当痛苦。一次,一位云游道士给他略施针术,足疾竟奇迹般地好了。朱熹很高兴,以为遇到神医,就付给诊金,还题诗相赠以示感激。谁知没两天,朱熹的足疾又复发了,而且比以前还严重,可道士又云游它处。

        于是朱熹派人四处寻找那道士。有人劝他别找了,朱熹说:“我一不是请他再来治病,二不是抓他治罪,只是想追回赠诗。不然,他会拿着我的诗到处招摇撞骗,贻误病者,那样的话,我不是为虎作伥了吗?”

        朱熹是一个名人大家,说出去的话,写出去的字,是有分量的,弄不好会给那些金玉其外的骗术贴金,使人蒙受损失。

        朱熹赠诗旋即又着人追讨,是要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不要为人吹嘘。

        由此可见,朱熹对待医事的态度是认真的,值得后人学习。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