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医史溯源 > 正文
  • 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清代医家重视临床辨证的结果促使中医诊法得到了发展,在四诊法中尤以望诊取得的成就最大。 清代产生了中医史上第一部望诊专著——汪宏的《望诊遵经》。该书内容丰富,广集自《内经》、《难经》之后各家著作中有关望诊

    清代医家重视临床辨证的结果促使中医诊法得到了发展,在四诊法中尤以望诊取得的成就最大。


        清代产生了中医史上第一部望诊专著——汪宏的《望诊遵经》。该书内容丰富,广集自《内经》、《难经》之后各家著作中有关望诊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工整理,详尽阐述了望诊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各项问题。书中望诊包括了眼目、口舌、唇齿、须发、腹背、手足、毫毛、肌肤、脉络、筋骨、爪甲、乳房、外肾、阴茎及血、汗、痰。尿、便等部分,同时尚有对形体、形态、行止动静、坐卧、意态的望法。该书实为对中医望诊法的一次大总结,是望诊学的一次大发展。林之翰著《四诊抉微》,强调了临床上四诊合参的重要性,但认为望诊应居四诊之首,他在《四诊抉微·凡例》中称“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书中设望诊专论,并附儿科诊法。其它如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何梦瑶的《四诊韵语》,都有对望诊的精辟论述。


        在望诊法中,清代的舌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舌诊专论而言,有张登的《伤寒舌鉴》载图120幅,分列白、黄、黑、灰、霉酱等五种苔色和红、紫。蓝等三种舌质,末附妊娠伤寒舌苔一种。此前,古人舌诊苔、质不分,本书虽未明确提出察苔,但观其内容,则已把舌质、舌苔分而立论,这的确是舌诊的一大进步。其具体论述中,不仅善于吸收他人经验,而且能“正其错误”,其不少论述更是道前人所未道。梁玉瑜辑成的《舌鉴辨证》载有149个舌苔图。梁氏认为舌诊在伤寒、杂病中均有重要意义,提倡诊舌不应单凭目测,还可刮舌验苔,对舌诊辨证主张“分经辨证”。傅松元著《舌苔统志》,将舌诊由单纯运用于伤寒扩展至杂病,提出“无论外感内伤,以察舌为最有凭”。其书中改前人以苔色分门,而以舌色分门,列枯白、淡白、正红、绛色、紫色、青色、黑色八种舌质。根据舌色辨杂病,而且淡白舌之名也为博氏首提。其他尚有徐灵胎的《舌鉴总论》、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等。论舌诊,则清代湿病学派功不可没。温病大家叶桂的《温热论》及《临证指南医案》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舌诊内容,通过舌诊辨卫气营血,察津液存亡,以及与目察、扪擦。问诊、切脉相结合的方法,均堪垂法后世。另一湿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则独创以舌诊分辨三焦之法,其舌诊经验也极为丰富,并第一次将“舌胎”改方‘舌苔”。其他如余霖、薛雪、王士雄、陈平伯也都在其著作中对舌诊有过许多论述,丰富充实了中医舌诊学。
    清代脉诊的发展较舌诊则大为逊色,其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李延显的《脉诀汇辨》汇集各家脉学论著,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脉参证,体现了脉诊在诊疗病证上的灵活性。李氏论脉,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执简驭繁十分实用。并对相类脉、相反脉、兼至脉、真脏脉以及脉象四时常变十分重视。贺升平作《脉要图注详解》,内容翔实。包括了脉学总论、各种脉、运气。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身形、脏腑、营卫、颜色、五音、五行等诊法,并附有插图。周学霆在《三指禅》中,改正了古代缓脉既列为正常脉,又列为病脉的旧说,论脉以缓脉为权衡,以浮、沉、迟、数为四纲,列二十七脉,对比鉴别,并将脉、证、病因、病机结合辨析,最切合临床实际,而他的以缓脉为权衡的论述,孕育了脉的标准化思想。沈金鳌著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各一卷。其议论脉理颇为详明,甚是可取。清末周学海撰写《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其综合各家之论:纵论脉理、诊脉指法、诸脉之病,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为诊脉纲领,对比分析二十四脉,于后学颇有裨益。另外,管玉衡的《诊脉三十二辨》对辩脉也有其独到之处。


        清代按诊也有发展,温病学家将按诊引入温热病的范畴进行研究,如戴天章提出瘟疫病的传变有表里两种形式,在辨别里证时需“细按胸胁”。叶天《外感温热病篇》中也有按腹诊察之论。王孟英更直言“凡视温证,心察胸脘”,这里也包括腹按诊。清代伤寒学者对仲景《伤寒论》中的按诊,更是大为发扬,代表者为俞根初。俞氏提出“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将腹诊推崇为“中医诊断之第四要诀”。他的具体诊法包括按胸腹胁助、按虚里、按腹、按脐间动气等。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求》一书,则汇辑了明清医家有关胸腹按诊的论述。其他如程钟龄、张璐、周学海等对按诊也都很重视。张璐云:“凡痛,按之痛剧者,血实也;按之痛止者,气虚血燥也;按之痛减,而中有一点不快者,虚中挟实也……按之酸痛者,寒湿在筋也。”何廉臣更认为按胸腹,比诊太溪、跌阳脉尤为可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