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史迹走马 > 正文
  • 第一座近代中医学校药用植物园苏州国医学校药物试植场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6-06 10:46:17
  • 核心提示: 药用植物原本广布于山林野外,但由于不少药草的植株具有观赏价值,所以早在战国中期,秦孝公就建有栽植天下州府进贡的花木果蔬的“上林苑”。隋唐时期,不但出现了药

        药用植物原本广布于山林野外,但由于不少药草的植株具有观赏价值,所以早在战国中期,秦孝公就建有栽植天下州府进贡的花木果蔬的“上林苑”。隋唐时期,不但出现了药园、药栏、药院、药畦、栽药圃、采药圃等称谓,太医署还加强了中药材种植、鉴定管理和药学教育,并创建了种植药材供应朝廷所需的国家药园。但太医署毕竟还不能称作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西学东渐后,我国现代著名生药学先驱赵燏黄于1927年在《药学专刊·创刊词》中大声疾呼“中央应设中药研究院、中药试验场、中外药用植物园”。这是迄今为止,“药用植物园”一词的最早出现。颇令我们中医学界引以为豪的是,早在1936年,有“最为完善的中医学校”之称的苏州国医学校,就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近代中医学校药用植物园——苏州国医学校药物试植场。

        迁入新址建药物试植场

        1933年9月7日,王慎轩将创立于1926年的苏州女科医社,“扩大范围,添设内、外、小儿诸科”(《本校十年来之回顾》),在苏州穿珠巷成立苏州国医学社。鉴于“从前医生,有只能书方而不能辨认药物者”,即在校园内辟建“药园,选择土性相宜,易于滋长者,按时种植”,以使学生“得以认识各药之形象”(《苏州国医学社之概况》)。同时还专门设有“国药标本室”,“有国产药物七百余种,每种均附以简要之说明,极便学生之研究。其有数种应辨真伪者,即附以赝品,使学者得有鉴别之经验”。

        1934年冬,经中央国医馆批准,苏州国医学社改称苏州国医学校。随着苏州国医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校舍,遂感简陋,如无适当之运动场,不宜于体育之实施;三年级实习开始,原有诊疗所嫌其狭隘,且施药室缺如,不能使诊疗所有充分之发展;学级加增,教室不敷分配;宿舍不多,远道学生负笈来校者,不能尽量容纳;原有标本室,仅具规模,原支药物未能罗列;植药圃太小,不克多所栽种,以供研究之用”。经过多方考察与洽商,决定搬迁至苏州长春巷原全浙旅苏同乡会馆。此会馆有“正屋凡五进,皆极高敞;客厅在其左,花园在其右;有花厅四所,有侧厢两行,有长廊数带,有精舍三楹,有修竹千竿,又有高峙之台、翼然之亭;而叠石为山,凿地为池,鸟语花香,幽趣天然”。在规划布置新校园的过程中,“利用花园余地为植药园,移植山楂、半夏、南星、山漆、天仙藤、龙眼、萱草等鲜药百余种”。

        1935年9月3日,苏州国医学校迁入新校址。一方面,将“第三进大厅”辟为“标本室,装置巨大玻璃箱橱,凡盛药锦盒以及玻璃、陶瓷各种瓶、管,无不焕然一新。原有标本、器械,尽因陈腐淘汰,另向各地搜采动、植、矿物之新鲜标本以代之,并将原支、片剂、粉剂、赝品及精制品,同列一盒为一组,各贴说明标签,详载品名、产地、科别、学名等,以资识别”(《本校迁移之经过》);另一方面,“为使学生明了药物之科属、形态以及研究其培植方法起见”,在校园的西部着手建设药用植物园,“以供师生实地之研究,而谋改良之方法”(《鲜药展览会开幕前奏》),并选派专门采药人员,“分赴杭州、吴兴、南京、上海、镇江等处,选采种子、苗木,着手试植”(《本校鲜药展览会宣言》)。

        苏州国医学校副校长兼总务主任王慎轩“对于种植国药,颇感兴趣”,但因“对于药物栽培学缺少经验与学识”,以致不能很好地种植与栽培。而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在1935年3月即建成了面积达六十多亩、种植有药物二百余种的“药物试植场”(《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附设药物试植汤过去一年之工作概况》)。1936年春季,在江苏省立医政学院的指导与帮助下,苏州国医学校“药物试植场”正式开始建立。立即派人“选购附近空地,以备辟植外,即指定校园中隙地六方(即六处地方,笔者注),鸠工恳治,建设篱笆,增添山土,先行试植”,并通过“公情私谊,向川、滇、湖、杭等地,征求种子”。

        “药物试植场”虽然是“专供学生研究形态、性味之用”,但也非常注意研究各种药物的栽培方法:“每种药物之栽植,其时间之迟早、入土之深浅、施肥之多寡,均审其性质而适应之。并将经过状况加以记录,以为将来改良之凭藉”;同时,每种药物栽植以后,就委派专人“时时注意其发育形态及全盛状况,一一记之,以供参考”,还在每种药物的“枝茎之上,标以签条,凡品名、学名、科别、功效、产地等,均详加填明,俾学生得一目了然之益”(《本校添设药物试植场之经过与现况》)。

        经过苏州国医学校全体师生一年多的积极努力,共征集到600余种药物的种子或苗木,但因水土、气候不相适宜的缘故,有的药物的种子“未发芽”,有的药物的幼苗“中途枯萎”,最后引种成活者共380余种。

        举办新颖的鲜药展览会

        药用植物园略具规模、基本建成后,“负有以科学方式改进国医药之使命”的苏州国医学校别出心裁地准备举办一场“鲜药展览会”。

        “为唤起国人对于国药研究与栽培之兴趣,俾挽救民族经济之衰落起见”(《本校鲜药展览会宣言》),苏州国医学校于1936年10月3日在校园内举行了“鲜药展览会”。上海《新闻报》记者朱君宜对此报道说:“鲜药展览会,在我国还是一个创举”,“引起了全国国医界热烈的兴趣。三日来,京沪一带名医参与斯会者,达五百余人之多;南京方面,还有许多西医特地赶来参观,造成了空前未有的盛举。”(《鲜药展览会归来》)

        总之,“鲜药博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轰动,大大提高了苏州国医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