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读罗根海教授的《中医的文化底色》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4-02 15:41:21
  • 核心提示: 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的文化底色》一书,是“一本外行能够看得懂,内行看了有启迪的散文性中医科普小书”,全书不到10万字。作者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

       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的文化底色》一书,是“一本外行能够看得懂,内行看了有启迪的散文性中医科普小书”,全书不到10万字。作者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年近七十的文化学者罗根海教授。这本小书,是他40年来一直从事医古文和中医药文化教学、研究的积淀之作。

        作者通过对中国大文化与中医文化源与流、根与枝、母与子血肉关系的剖析,展现出中医文化那坚实厚重、色彩斑斓、炫目璀璨、引人入胜的根底和本色,也把作者擅于“御繁为简,深入浅出,以淡雅的文风、通俗的讲解”(张伯礼《中医的文化底色·序》)讲述中医故事的本领和才华透露给读者。全书将20篇文章分解在哲学中医、仁爱中医、预防中医、绿色中医、人文中医的五个部分之中,把中医与哲学思想、中医与伦理道德、中医与忧患防病、中医与无害享受、中医与文明健康等的关联作了系统的梳理。书中论述的范围尽管很宽,凸显的亮点也很多,但脉络始终是围绕着中医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现代中医文化体系的构建这三个方面展开的。

        关于中医文化的传承

        作者以为,“我们不能苛求历史,就如同今天相对于未来,我们也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关键是不要割断历史和传统,因为历史不完全是一堆灰烬。今天有今天的生活时尚,历史有历史的生活时尚,永恒的是历史不会停止它的脚步。”世界各国传统医学体系的形成,依托的都是他们背后灿烂文化的深厚背景。如今,那些古代医学体系都渐次遁出历史舞台,只有中医学仍根深叶茂,充分显示着其巨大的生命力,这绝不是历史的偶然。这与“东方文化是以扩延为特点的非线性平行进步,保持绵延不绝”的规律是密不可分的(杨华等《钱穆对“中国路径”的探讨》)。在延续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也正是中医学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关于中医文化的创新

        作者以为,“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自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一体化,社会法制化,改革着原有的文化结构,也将会让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文化的长处和局限性,以便催生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文化也有新陈代谢,文化必须创新。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普遍法则。当自己的服务对象对社会事务和自然科学的认知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时,为之服务的医学必须跟上这个步伐,否则就有可能被淘汰、被抛弃。固守而不固化,中医学需要汲取包括西医学长处在内的现代科学的多学科知识,以成为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文化的推进者,中医情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和推手。

        关于现代中医文化体系的构建

        作者以为,“中医文化是依附、融合在中医学理论及其诊疗技术中的文化。在中医文化里,既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包容着中医学特有的健康身体的智慧。中医学是一种地道的、本土的、原创性科学,是扎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一枝奇葩。因此,它具备中国文化的全部特征及各个层次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说,中医文化体系的构建,不能脱离中国大文化的背景。中医现代文化体系,应包括以仁、和、谦、诚为主体的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为主导的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为主线的文化环境。其中理念是最根本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是最重要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特色优势;环境是最直接的,它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特征,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医学,是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复杂性科学。它“既有经验的特征,又有人文学的诸多特点,因此,它既是传统的,也是超前的医学。”作者在《中医的文化底色》一书的《楔子:中医是什么》中的这段话,是为中医及其文化底色的主题定格。透过它,不难发现作者撰写这本书的良苦用心。是否如我所言,我建议朋友们认真去读读罗根海教授的这本“小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