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伤寒论》表里同病诊治规律初探

  • 来源:中国中医急症 作者:鲍艳举 花宝金 时间:2013-11-18 10:09:00
  • 核心提示: 张仲景是中医之圣,《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之魂,万世不衰。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与内伤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今笔者
       张仲景是中医之圣,《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之魂,万世不衰。仲景创造性地将外感与内伤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治疗的一般规律。今笔者就仲景辨证论治中之先后诊治原则浅析于下,以飨同道。
    1表里同病.先表后里
    1.1  太阳与阳明并病  《伤寒论》第48条云“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太阳病未罢,而阳明证即见者,叫做太阳阳明并病,续自微汗出是阳明证已具。而不恶寒者,为太阳证罢,此时方可议下。若太阳病不罢者.不可下,可用小发汗法,先解其外。此外,《伤寒论》第234条云“阳明病,脉迟,法多汗,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第235条云“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亦说明太阳阳明并病之表里同病,应先解表,后治里。
    1.2表证兼有瘀血  《伤寒论》第106条云“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太阳病不解,即有热结膀胱部位的瘀血证,也即表证兼有瘀血内结.不可直接用攻下逐瘀法治疗,而应先解其表,表解乃可用攻逐法,用桃核承气汤。
    1.3表证兼有痞证  《伤寒论》第164条云“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r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本条已明确提出表证兼有心下痞者.应先解表,表解方可治痞。《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证并治第二十二》第7条云“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吐涎沫者,暗示咳逆吐涎沫,为外邪内饮之小青龙汤证也。医反下之,引邪入里,心下即痞,若吐涎沫之小青龙汤证续在者,当以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再攻痞,攻痞宜用泻心汤。先青龙后泻心,即先表后里之定法也。
        此外,《伤寒论》第44条云“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第45条云“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第131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第151条云“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指出若不遵循其法致使表邪内陷可致结胸、痞证。总之,表里同病,先解表后治里为仲景辨证论治之常法。
    2表里同病,先里后表
    2.1  表证兼里阳虚甚者  《伤寒论》第91条云“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伤寒误用泻下之后,致表邪内陷.形成少阴阳虚、阴寒内盛之变证。此时即使表邪未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症状,也不可循常规先表后里,而应速投四逆汤急救回阳,否则便有阳亡阴脱之虞。待脾肾之阳回复,可用桂枝汤解外。
    2.2表证兼有里实里热重证  《伤寒论》第124条云“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本证太阳表证仍在,同时有表邪随经入里.热与血结于下焦,少腹硬满,为瘀已成形,势深重,故不待表解而用抵当汤下血峻剂攻之。表里同病时,先解表而后治里是仲景治疗方法的一般原则,但在里证危重情况下,无论是里虚甚或里实甚,都应先治里,后治表,体现了仲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以及时时注意顾护正气的治疗学思维。
    3表里同病。表里同治
    3.1表证兼有水饮太阳病固有以发汗为治疗原则.
    但是里有停饮,必兼逐水,表始得解。假如不兼逐水.或汗或下,不但病不去,且每因激动里饮而发生诸多病变。如《伤寒论》第40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心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饮。干呕为水饮被激而上逆,发热而咳是表为解,邪热水气上逆于肺,故用小青龙汤发汗解表,温中逐饮。《伤寒论》第71条云“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脉浮、微热为表证不解;小便不利、消渴为里有停饮,故五苓散中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淡渗利水,桂枝解表,以收解表逐饮、表里双解之效。此外,还有外有表邪而里有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之水饮内停证,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解表逐饮。
    3.2表证兼里阳虚不甚《伤寒论》第163条云“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表证未解,而医数下之,致里阳虚而邪内陷,故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伤寒论》第20条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太阳病发汗太过,致阳气虚衰而致汗漏不止而表证未解,故用桂枝加附子汤固表止汗,复阳敛液。《伤寒论》第301条云“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迟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为太阳与少阴两感证,患者阳气素虚,当感受外邪,往往出现太阳表证兼见少阴虚寒证,表现发热、脉沉等,此时宜温阳与发汗同施,寓发汗解表于温经剂中。
    3.3表证兼有血虚《伤寒论》第50条云“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表证而见身疼痛者.宜用麻黄汤发汗来解除。但脉象尺中迟,则是荣气不足,血少得反应,此时就不可再汗以虚其虚,而用桂枝新加汤调和营卫,补益气营使营气充,表证亦解。
    3.4表证兼有里热  《伤寒论》第38条云“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此为表邪郁遏,而有烦躁之里热证。治以大青龙汤解表清热。
    3.5表证兼有风湿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第二》第20条云“湿家,身烦痛,可与麻黄加术汤,发起汗为宜,慎不可火攻之,反使湿留不去也”。此为表证兼有风湿在表之证,用麻黄汤解表,同时白术利湿.全方共奏解表利湿、表里双解之效。此为第21条云“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之”。病者一身尽痛,发热为病在表:日晡所剧者,谓身痛、发热于日晡加剧也,此为风湿也。治疗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解表逐湿解痹。
    3.6表证兼有宿食《伤寒论》第279条云“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表证不解而夹有宿食或素有饮食停滞,又外感表邪,可用桂枝加大黄汤解表攻下。表里双解。
    3.7  太阳与少阳合病  《伤寒论》第146条云“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是表证未解;而兼有微呕、心下支结之少阳柴胡证,故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同时解表。
    4新旧同病。先治新病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15条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一般来说,痼疾日久势缓,卒病新起势急:另一方面,痼疾根深蒂固,难以速愈,卒病邪气尚浅,其病易除。因此,痼疾加卒病当先治卒病,后治痼疾,且先治新病,还能避免新邪深入与旧疾相合。当然,在新病与旧病相互影响得情况下,则治新病又必须照顾痼疾。如《伤寒论》第18条所云“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即为治疗新感兼顾旧病得例子。
    5先温灸后方药
        《伤寒论》第304条云“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少阴病得之时间尚短,病属初起。其背恶寒,是少阴阳虚,失于温煦。因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皆循行于背,背为阳之府.少阴真阳不足,即不能充督脉,又不能充太阳,故恶寒以背部为甚。温灸简而易行且见效速,故当先温灸以温其阳,后继以汤药辅之。《伤寒论》第117条云“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病在太阳.发汗不解,再用烧针发汗,以致腠理大开,卫阳不固,风寒引入,针处被寒,凝结针孔,核起而赤。因一汗再汗.心阳必虚,下焦阴寒之气乘机向上奔冲发为奔豚。此条病证用内外结合治疗,艾柱灸其核,温散阴寒;内服桂枝加
    桂汤温养心阳,平冲降逆。
        综上所述,仲景之先后证治原则有其规律性和灵活性,把握其原则并加以灵活运用,无疑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