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从《串雅》看民间医药的学术和应用特点

  •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作者:陈仁寿 时间:2009-09-25 08:29:00
  • 核心提示:  民间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代有许多以记载民问医药知识为主的医籍,是研究民间医药发展历史和学术内涵的重要资料。《串雅内外编》为古代民间医药文献代表作,简称《串雅》,由《串雅内编

      民间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代有许多以记载民问医药知识为主的医籍,是研究民间医药发展历史和学术内涵的重要资料。《串雅内外编》为古代民间医药文献代表作,简称《串雅》,由《串雅内编》和《串雅外编》各4卷组成。赵学敏,字恕轩,号依吉,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为清代著名医药学家。历来以摇串铃为标志而游走江湖为民治病的“走方医”(民间医生)被认为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然赵学敏在医疗实践中发现,一些医方与医技“颇有道理,不悖于古,而利于今,与寻常摇铃求售者迥异”,遂广泛收集民间医药知识,编纂成集而为是书,并取名含“雅”字,一是对民间医药的认可,二是引起人们对民间医药的重视,表明了赵学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赵学敏认为,民间医生(走方医)以“顶、串、截”为三大法,并释日:“药上行者皆日顶,下行者皆日串,故顶药多吐,串药多泻。顶、串而外,则日截。”故《串雅内编》卷1至2为“截药”,分总治门、内治门、外治门、杂治门;卷3至4为顶药、串药、单方。《串雅外编》则分禁方(符咒)、选元(急救)、药外(外治)、医外(兽医等),与“内编”比较,治法更为简便通俗,甚至超出了治病救人的范围。

      《串雅内外编》是一部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中医药古籍,其中内容精华与糟粕并存,各种治病方法良莠不齐,反映了我国民间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应用特色,是一部研究民间医药的重要著作。综观全书,《串雅内外编》所反映的民间医药学术特点与应用特色可以概括如下。

      1  学术特点

      1.1  因“简便廉验”而广为接受

      民间医药源远流长,来源于前贤医家们长期的经验积累,赵氏云:“其术肇于扁鹊,华佗继之,故其所传诸法,与国医少异。”此处所谓“国医”即相对于走方医(民间医生)的具有理论指导的“中医药”。说明清代赵学敏就对“民间医药”进行了概念界定,指出民间医药与传统中医药没有多大的区别,属中国传统医药的组成部分。

      赵学敏对民间医药十分推崇,《串雅内外编》“绪论”载有“走医三字诀”,实际上是将民间医药的优点概括为“贱、验、便”三个方面:“一日贱,药物不取贵也;二日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日便,山林僻邑,仓促即有。”赵氏认为“走方医”者有许多,但如“能三字之要者,便是此中之杰出者矣”。

      在具体的效验方面,赵氏将民间医生最为有效的方面概括为“四验”:“一取牙,二点痣,三云翳,四捉虫。四者皆具药力。”在用药上,“药有常用之品,有常弃之品,走医皆收之”,表明民间医生用药范围广泛,只要有效皆取用之。擅治疑难病证并每获奇效,这是民间医生的一大特点,故谓“病有常见之症,有罕见之症,走医皆飞之”。这也正说明了民间便验方的奇特之处。如此简便廉验之法,又能获得疗效,当然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1.2因“起死挽沉”而大受称道

      赵学敏在《串雅内外编》“自序”谓:“闻走方医中有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以此获食。”可见民间之中,“走方医”一直因疗效快捷著称于世。尽管有欺世贪徒,但不可全盘否定,正如赵氏所云:“人每贱薄之,谓其游食江湖,货药吮舐……虽然诚有是焉,亦不可概论也。”

      “走方医”在方法上,“治内以针刺、蒸、灸胜;治外以顶、串、禁、截胜。取其速验,不计万全也。”可见,无论是治内还是治外,以“速验”为主要目的。关于民间医生起死回生的案例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赵学敏举例日:“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李防御治嗽得官,传方于下走,谁谓小道不有可观者欤?亦视其人之亦善用期术否也可。”其中包含两个典故,一是宋代欧阳修患“水泻”,当时名医均不能治,夫人从江湖医生中买了一贴药而治愈,其实就是一味车前子。二是宋徽宗时,有宠妃患咳嗽久治不愈,御医李防御视其为疑难之症,无从下药,正忧愁之时,户外有“走方医”叫卖咳嗽药,于是买了给宠妃服用,药到病除,为此李防御获得重赏。所以说,民间医生的单、验方药之奇特疗效是所谓的“国医”(医生正规军)无法·达到的,故有“单方一味,气死名医”之说法。清代也有很多民间医生因医术而远近闻名,赵氏日:“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远近震其名,今且老矣。”可能这也墨柽学敏对民间医药重视的原因,故广泛收集民间医药编成《串雅》一书。

      1.3因“良莠不齐”而缕遭贬损

      “走方医”因“简便廉验”和“起死挽沉”而为大众所接受和颂道,同时也不可否认,其中也不乏“挟技劫病,贪利恣睢,心有类盗;剽窃医绪,倡为诡异;败草莓剂,悉日仙遗;刳涤魇迷,诧为神授”者,因之“人每贱薄之”,“为国医所不道”,并常常遭致贬损。

      关于“走方医”的弊端,赵学敏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可以归纳为几种,一是货药贪利,心类乞丐、强盗;二是剽窃医术,夸为仙传神授,迷惑患者;三是拉帮结派,各立门户;四是对医理一知半解,只是“以药试病”。对“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行医之一途”的认识,赵学敏是深恶痛绝,他明确指示:“医本期于济世,疾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若有以上诸多行为者,“勿读吾书”。    尽管赵学敏已删弃了大量民间医药中不合理的内容,但从现在的角度看,《串雅内外编》中依然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其中以《外编》为多,如“禁方”部分的“符咒禁术”;“医外”部分的“药戏门”等等都属于迷信的东西,必须摒弃。而《内编》中的一些疗效如鞭打治精神病的方法则过于野蛮和缺乏医学道理。还有很多方剂的组成药物毒性较强,在使用上不可轻率,要考虑到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这样才能使民间医药在“简便廉验”的基础上具有科学性,为现代人所接受。

      2应用特点

      2.1组方简便,对症用药

      “走方医”之“便”,便在组方药物简单,且以常用药为多,可以随时取用。《串雅内外编》中的制剂组成药物大部分在3~4味药之内(尽管有些处方药物组成味数很多),如《内编》卷一“截药”总治门第一方“黄鹤丹”只有香附、黄连两味药组成,治外感、气病、痰病。第二方“青囊丸”由香附、乌药两味药而成,治头痛、痰病、血病。《内编》卷3和卷4收载了大量的“单方”,数量达203首,单方在取药和使用上比复方则更为简便。

      “走方医”与“国医”比较,常缺乏理论性,处方用药针对性强,常常是一方对一症或一病,也有一些为“总治”方,可以治一类疾病,如截药总治门“普济丹”(制大黄、生大黄、僵蚕、生姜制丸)用治一切瘟疫时气,恶寒发热,昏迷头痛等症。“发汗散”专治一切感冒风寒。无论是治一种症症或一类病症都十分明确,均针对性强,医者不需要懂得深奥的医学理论就能给患者治疗,这也是民间医药得以传播和流传于世的主要原因之一。

      2.2主治广泛,痈毒为主

      从《串雅内外编》可以看出,民间医药的主治病症范围十分广泛,可以涉及到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科、皮肤等各科疾病,内科病如外感(普济丹)、咳嗽(陈氏神效小红丸)、积滞(灵宝化积膏)、水泻(分水神丹)、痢疾(巴豆串)、黄疸(加味绿矾丸)、遗精(威喜丸)、半身不遂(蜜犀丸)、羊癫症(回癫汤)等;外科疾病如疝气(去铃丸)、疮疡(散毒仙丹)、疮癣(换皮麻药)、跌打损伤(透骨丹)、结核瘰疬(三妙散)、(中品锭子)、疣痣、瘛肉、鸡眼、乳岩(桑叶脂);妇科病经血血不通、赤白带下(无极丸)等;儿科如小儿惊风C蜜犀丸)、小儿涎喘(轻粉顶)、小儿痘疹(梅花丸)。!眼科如烂弦风眼(二百味花草膏);耳鼻喉科如耳聋(耳聋开窍奇方)、急缠喉风、乳蛾、喉痹(吹喉药)、鼻血不止(蒜)等;皮肤科如白秃癞疮(美首膏)、麻风症(榔霜串)、狐臭(凤仙花)、鹅掌风等。

      从《串雅》处方数量与适应病证种类对照来看,书中以治疗外科痈疽疮毒的验方数量为较多,所以从该书可以看出,民间验方的主要适应病证为外科痈毒之类疾病。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民间医方常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病症这一特点依然存在。

      2.3用法多样,外治为多

      民间方药的使用方法灵活而简便,内服外用均有。《串雅》一书中内服中汤、丸、散、膏、丹各种剂型均有收录,如治痰涎盛之降气汤,治伤寒头痛身痛及发热恶寒无汗之半分散,治大人小儿感冒伤寒之通真子救苦丹,治心脾气痛之独步散,治闻雷即昏晕不省人事之元德膏。

      与内服方法比较而言,外治方法则更多,《内编》中除“截药”之“总治门”有通治一切痈疽疮毒的神仙大乙膏外贴外,并列有“外治门”,均是外治方,其中验方的数量超过“内治门”。此外,“截药”之“杂治门”也有许多外治方,再加上“单方”又有“外治门”,所以书中有大量的外用方法,如《外编》卷2有载:敷涂、烧熏、卧蒸、浸洗、滴鼻、坐药、塞肛等。    .敷涂:治小儿赤眼,用黄连为末,水调,敷脚心。治收阴症伤寒,用鸡子放脐眼内,一时一换,四、五换即愈矣,阴气尽收于内。止自汗,郁金末,卧时调涂乳上。烧熏:治咳嗽熏法,用熏黄一两。以蜡纸条卷作筒十枚,烧烟,吸烟取吐止。一日一熏。治喉闭,竹纸渗巴豆令满,作纸捻点灯,旋之以烟幂喉间,即吐恶血而消。   

      卧蒸:治发汗汗不出,烧地令热,去火,以水少洒之,布干桃叶于上,厚二三寸,安席叶上卧,温覆得大汗。

      浸洗:治小儿咳嗽,用生姜四两煎浓汤,沐浴即愈;用凤眼草,烧灰淋水洗,有明目之效。治痘疮数日陷顶,用水杨枝叶,流水一大釜煎汤,温浴之。

      滴鼻:治牙痛,用萝卜子十四粒研末,以人乳和之,左痛点右鼻,右痛点左鼻。头痛,生萝卜取自然汁人生龙脑调匀,昂头,使人滴鼻孔,右痛灌右,右痛灌左,俱痛并灌之。

      坐药:治痔疮,乳香、没药、龙骨等研为末,以绢盛之,每日坐,不必洗。

      塞肛:治大便闭结,沧盐三钱,屋檐烂草节七个,为末,每用一钱,竹筒吸入肛内一寸,即通。

      总之,《串雅内外编》反映了民间医药的学术特点和应用特色,是研究民间医药组方规律、主治病症和堡用方法的重要文献。书中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特色明显,对之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挖掘其中精华内容,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