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金匮玉函经》校勘概况及体会

  • 来源:中医药导报杂志 作者: 时间:2009-05-30 16:58:00
  • 核心提示:  1 校勘概况  1.1 校勘版本 (1)底本:《金匮玉函经》(以下简称《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陈士杰雕刻本。 (2)校本:以宋本和成本两种版本为校本。①宋本《伤寒论》

      1 校勘概况

      1.1 校勘版本

        (1)底本:《金匮玉函经》(以下简称《经》),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校正医书局校正本,为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陈士杰雕刻本。

        (2)校本:以宋本和成本两种版本为校本。①宋本《伤寒论》(以下简称“宋本”),以张启基、王辉武合编,郭子光审阅之《伤寒论手册》(由重庆科学技术协会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 984年印刷出版。该书“凡例”称:本书《伤寒论》原文,以新辑宋本《伤寒论》<1956年重庆市中医学会编注,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为蓝本,即《伤寒论讲义》<1964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学院试用教材重订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为第一校本。②成本《注解伤寒论》(以下简称“成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6年8月第1版第2次印刷)为第二校本。

      1.2 校勘范围  以《经》409条原文为底本,从“辨太阳病形证治上第三”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形证治第十二”止。从中选取宋、成本原文与《经》原文对照之删、改、加字、加句或断句、标点等,以中医学基础、语法、方药为标准进行校勘,发现与《经》不符或笔者认为值得商榷甚至错误之处,以按语形式进行辩论评说(以下简称“按”)。按其宋、成本所属问题分别列于各校勘文后。如成本与宋本删改问题相同,均不重复出“按”,一并参见宋文后按语。

      1.3 校勘方法 以《经》之原文为底本,按顺序横排列出;再按宋本原文逐条、逐句、逐字(包括标点符号)与《经》对校,发现与《经》不符之处,则横排罗列于《经》文之下,成本亦照此法校对并将校勘内容罗列于宋本校勘文之下。为了便于查阅原文,《经》原文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实际原文数、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并冠以·号码(例太阳·1;厥利·25)。宋本按原编号标记,成本按宋本次序。

        在校勘时,对于句的单位,不以语法完整句(含主、谓、宾)为1句,而是不管是什么标点符号,见标点符号所断句即为l句,以便于理解,便于记数,便于操作。

      1.4 校勘目的

        (1)历代诸多医家均认为宋本、成本对《伤寒论》由王叔和或校正医书局校正后,以及在历代传抄之中,已经被删改得“面目全非”,为了澄清是非,有必要对其进行校勘,只有读校勘本才可一目了然。

        (2)由于《经》在校正之后即藏匿了651年,在此期间未见有同类版本流传,故认为对其进行删修甚至以讹传讹的情况极少发生,故以《经》为底本。由于历来发行极少,故读、学《经》者寥寥无几,学者亦未见《经》之真面目,只知道宋、成本,还误以为是《金匮要略》之别本。只有待校勘之后,方可明白校正者对其删改的幅度以及三版本之间的差距。

        (3)可能会有人提出,三版本并非同一版本原版,不可比较。但笔者认为,《经》、宋、成本均出于仲景之手,当然可作比较,主要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年移代革,编、撰、校正之次较多,可能出现妄自删改之处,故三版本之间确实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有必要对其进行校勘。

      2 校勘体会

        笔者对三版本经逐篇、逐条、逐句、逐字校勘后,感晤很深,体会颇多:

        (1)《经》从文学角度、语言语法、编排体例、中医基础等多方面来看,笔者认为其文字古朴符合汉代文风,语言简明,行文自然无特别修饰,标点符号简洁而运用自如,编排采用前证后方回顾式病案记录,堪称中医理论联系实践的典范。

        (2)对《经》409条原文,按现行版本之顺序进行编号,以六病之名冠于编码之前,使读者一目了然,笔者认为这是本次校勘的创新之处;对《经》之全部原文予以校勘,亦为前人所未涉足过的工作,为今后对《经》、宋、成本的研究、考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3)从校勘中发现,宋本或成本对《经》之运用,为更好的表达字、词、句的意义时,往往表现出故意为难之举,如“坚”、“硬”、“鞭”三字之用;凡“即”改“则”、“为”改“名”、顿号改逗号等极其普遍。但《经》之原文中仍保留了部分秦汉的古字、词以及巫医所为的痕迹,为我们研究《经》提供了充足的文字依据,能让我们了解到《经》的真实面目和历史、现实价值。

      (4)《经》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版本,仅从原文之编排来看,《经》除了以六病为篇名的各篇以外,另增加了“厥利呕哕”篇,把不属于“厥阴病”范围的内容编入了该篇,更进一步说明了“厥阴病”是六病传变之最后阶段的正衰致脏气衰,阴寒盛、寒热错杂的生死存亡之时,以仲师一人的精力,不可能去挽救其所有“伤寒、中风”发生发展至“少阴、厥阴”阶段的患者,当时的医疗条件、环境、交通等也不可能去拯救进入垂危的“伤寒”病人,因此,“少阴”多死证,亦很少见到“厥阴病”的全过程,这样既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医疗水平,又真实地反映了《经》的回顾式病案记录。就连宋时之《校正疏》也直言不讳地表明“圣贤之法,不敢臆断,故并两存之。凡八卷,依次旧目……”,对其编排体例未作更改,保持了原貌。

      (5)从对《经》与宋本、成本的校勘中,还可体现出仲师非常重视对民间医疗土方土法的收集采用,并通过改造、加工、提高,再运用于临床实践。如原文中的温针、熨法、火熏、针灸、诊趺阳、少阴脉,以及蜜煎、土瓜根、猪胆汁导法等,真可谓就地取材解除人民疾苦,至今仍是可资借鉴的治疗方法。

        (6)从对《经》、宋本、成本三版本校勘后,可从4个方面提供研究和参考:①以《经》之原文文字、词、断句、标点符号为准:宋本与《经》相同的原文是:52、64、66、97、156、180、185、204、218、224、225、249、253、254、255、263、270、271、274、295、303、304、305、312、313、314、318、320、323、325、330、340、363、377、379、390、397,共37条。成本与《经》相同的原文为38条。②以《经》之原文文字为准:宋本与《经》在同一原文中有(仅)一个字(词)不同的是:26、28、43、47、63、65、80、83、89、92、101、107、126、151、173、175、188、199、220、252、271 、 276 、 281、284 、 285 、 290、309、3221 327、329、333、349、354 、 356、357、358 、 364 、 366 、 370、382、394,共4l条。成本与《经》在同一原文中只有一个字(词)不同的为37条。③以《经》之原文中标点符号为准:宋本与《经》之同一原文中有(仅)一个标点符号不相同的是:76、77、116、118、121、144、146、168、172、289、292、293、308、319、331、353、369、376、387、388、393,共21条。成本与《经》之同一原文中有(仅)一个(处)标点符号不相同的共19条。④以《经》之原文文字、词、断句、标点为标准计算删、改数:宋本与《经》相比,删改(包括加、并等)在2个字及以上的原文(除去相同1个字、1个标点等)实际为:409-12(《经》之12条,而宋、成无此原文)一2(《经》无的原文)一38-41-21=295条,占全部原文的72.13%;若只减出相同的原文数,其删改原文数高达87.78%,以此所删改之百分比,足以说明历代以来对宋本修改的评论为“面目全非”的结论是与事实相符的。(注:12,指宋本没有的原文,不可对照;2,指《经》与宋校勘时,《经》无此原文,是宋本之178、345条;38,指《经》、宋本校勘中共有38条相同的原文;41,指《经》、宋本校勘中,宋本仅有一个字与《经》不同的原文;2l,指《经》、宋本校勘中,宋本中仅有一处标点与《经》不同的原文)。

        (7)校勘中同时还发现以下5个方面的差别:①宋本398条原文中的178、345两条,《经》中无。②《经》中有的太阳·3、5、7、13、181、182、183;阳明·26、77;厥利.24、25;差后·8,共计12条,宋本无。③《经》中115方中有柴胡加芒硝桑螵蛸汤、大陷胸汤、黄芩人参汤(却没有相应的原文)三方,宋本无此三汤方。④宋本112方中有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而《经》中有该方原文,却无该汤方药。⑤《经》中115方用炙甘草50方、生甘草21方;而宋本112方中却用炙甘草67方、生甘草3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