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金匮要略》与中医骨伤科学研究方法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芃 张军 宋铁兵 韩磊 孙树椿 时间:2008-06-19 14:55:05
  • 核心提示:  《金匮要略》与中医骨伤科学中常见病的研究方法对比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

      《金匮要略》与中医骨伤科学中常见病的研究方法对比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历节黄汗出”即多个关节出大汗。“黄”“皇”通用,“黄”,厚也,“皇”,大也。张仲景又推断历节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案。后世医家根据张仲景的理论,对历节的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代医学的调查方法包括临床调查、统计分析,提出可以被理解的解释,找到治疗方案。这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一致的。在对颈椎病的认识中,通过大量的病例分析,在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之中寻找颈椎病的本质,指出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然后在实验及临床资料的支持下,对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找到颈椎病特征性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在对颈椎病有深刻认识的条件下,找到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案。

      《金匮要略》与中医骨伤科学中疑难病的研究方法对比

      古今对疑难病常是先从临床病例报道开始,研究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再找到致病原因,最后才是治疗。《金匮要略》中,张仲景对当时的“诸药不能治”的百合病进行了观察,发现症状千奇百怪,只有口苦、小便赤、脉微数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对该病下结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然后才提到百合病的治疗,由于有不同的兼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在骨科疾病中,Phillips在1927年第一个注意到颈神经根受压可引起心绞痛样心前区疼痛。此后,多人分别报告了颈性心绞痛的发病情况,认为这种类似冠心病的胸壁疼痛的发病原因可能是颈椎病颈神经根受累产生神经根炎所致。有人进一步指出,在排除了冠状动脉病因之后,颈椎病可能是引起胸痛症状的主要病因。有人通过大量病例对心绞痛性和非心脏性胸痛病因的研究,也证实了假性心绞痛可能会继发于颈椎关节炎。还有人将见于颈椎退行性变后出现的无心电图改变的胸痛,归因于颈椎骨赘刺激了心脏交感神经。从而对颈性心绞痛下定义,制定诊断标准,治疗上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临床工作中,有2.1%的颈椎病患者伴有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胀、眼痛、眼干、畏光流泪、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瞳孔不等大、眼球震颤甚至突然失明等眼部症状,而眼科检查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临床工作者发现了二者的联系,提出“颈性视力障碍”,并根据中医理论,对其进行中医特色的手法推拿、牵引、体针、穴位埋线、三步针罐、理疗、药物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张仲景利用他在当时所能得到的条件,获得临床一手资料,再寻找出疾病本质。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虽然一部分疾病的本质已被人们掌握,但仍然有一些疾病因为发病率低或者因为被其他疾病所掩盖,还未被人们认识;或者现代医学已有所发现,但在治疗上没有找到较好的治疗方法。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变化,人类健康面临的诸多困惑摆在了中医的面前。要迎接这些挑战,必须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提炼出理论思维,以丰富中医学的内涵与外延。在当前情况下,中医骨伤科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现代医学,将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手段纳入中医的诊疗体系中,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张仲景的科学方法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指导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