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伤寒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思维

  •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作者: 时间:2007-10-13 14:55:45
  • 核心提示: 脉症合参的思想,早在《内经》就已有明确表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又说:“参合而行之,可以为上工。”但将其原则具体运用于临床,则

        脉症合参的思想,早在《内经》就已有明确表述。《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又说:“参合而行之,可以为上工。”但将其原则具体运用于临床,则起始于汉代张仲景。

        脉症是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依据。此处之是指通过四诊收集到的病人的异常感觉和形态改变,即症状和体征。“脉”指脉象。脉象本来也是构成整体症状和体征的一部分,但它是一种独特的体征,有比较特殊的意义,故仲景将脉与症等同视之,辨证时参合之。在《伤寒论》中,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可见,脉与症在辨证过程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笔者将对仲景《伤寒论》所蕴涵的脉症合参辨证思维加以论述,敬请同道斧正。

    1脉症合参识病机

        脉与症,都是疾病反映于外部的表现。中医学基于有诸内必形诸于外”的观点,认为机体受到病邪的侵袭而产生的一切变化,大多可以通过脉与症两方面反映于外。医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搜集脉、症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伤寒论》397条中言脉象者计139条,占30%以上(其中趺阳脉2);言及望诊者25(其中望色者19条,望舌者2);提及闻诊者18条;论中明显提到按诊者9条。从以上不难看出,脉诊(除问诊外)较其他诊法所占比重要大得多。《伤寒论》以脉、症判断病情者居多,如脉见浮象,症见“头项强痛而恶寒”,即可将其诊断为太阳病;其中若见脉浮缓,而症见发热、汗出、恶风等,为中风,系风中肌腠,营卫失调所致;若见脉浮紧,症见发热、恶寒、无汗、体痛等,为伤寒,由外感寒邪而成。又如少阴病提纲证,原文第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其一脉一症,高度概括了少阴心肾虚衰的病理变化。

        如原文第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本证提到“太阳病,外证未解”,而太阳病又包括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外证指发热、恶寒、头痛等,为什么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呢?辨证关键在于症与脉之综合分析,本条脉象为“浮弱”。“浮”为病邪在表;“弱”示浮象不显,此时无论有汗无汗,因为表邪不盛,亦不能用麻黄汤峻汗,而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如原文第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本条症见烦热、脉见数很容易将其理解为表邪已人里化热,发生变证。然细审其脉症,脉见浮数,然不见其他热邪入里之症,知不在里而仍在表。从病史的角度分析,本病已经汗法治疗,腠理已开,故宜缓不宜峻,选用桂枝汤。原文第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本条见“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很容易想到三阳合病要用小柴胡汤从少阳和解之,但需要注意,此证除见三阳合病之脉象外,病人还见“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因里热亢盛,内扰心神,故而呈现昏蒙嗜睡,故谓之“但欲眠睡”。因寐则阳人于里,里热得卫阳之助而更盛,热迫津液,于是“目合则汗”。故辨证时应脉症合参,可知本证为三阳合病以阳明里热为主之证,因而不应用小柴胡汤从少阳和解之,当用白虎汤直清阳明胃热。又如原文第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伤寒脉促,当辨其寒热虚实。本条所述脉“促”与症“手足厥逆”同见,此多为阴盛阳虚之证。阴盛阳虚,导致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逆,治宜温灸。再如原文第214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承气汤主之。”单从阳明病症状“谵语,发潮热”来看,系里热壅盛阳明腑实燥结之证,属大承气汤证。但大承气汤证脉当沉实或沉迟有力,而本证则“脉滑而疾”,滑疾表明邪热尚未深伏,并未完全与糟粕互结,故不用大承气汤,而宜用小承气汤。故临证时需综合脉症,以便能更准确地辨明证型。

    2脉症合参辨真伪

        唯物论认为,认识事物不能单凭表面现象,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仲景在脉症合参辨析病证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去伪存真。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脉象与症状的变化,在大多数情况是一致的,谓之脉症相应而为顺;当脉象与症状表现不相一致的时候,则谓之脉症不相应而为逆。这时,中医习惯地将不相应之“脉象”或“症状”称为“假象”,如“阴极似阳”“阳极似阴”等。而正是这些所谓“假象”的脉或症,却恰恰是辨证之关键。因此,临证之际,脉之与症,即便是所谓的“假象”也绝不能舍去,反之应相互参合。

        如原文第317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细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通脉四逆汤主之”。该病人脉虚“微细欲绝”,症见“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脉之与症寒热虚实属性截然相反,此时需脉症合参。参“下利清谷,手足厥逆”一症,可知此为阳气大衰,阴寒内盛,虚阳被格于外所致,知属真寒假热证,治当以通脉四逆汤破阴寒回阳气。另外,再如阳明病之“目中不了了,睛不和”(252),少阴病人躁烦”(296)“脉紧”(287)虚证而见实象,实证而见虚象,此种情况应注意观察全身状况,全面分析脉症,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总之,辨证时既不能单持脉的一面(舍症从脉),也不能只持症的一面(舍脉从症),必须脉症合参,方能客观全面地辨证。实践提示,脉症合参辨证思维可使临床医生不被脉或症的假象迷惑,使临床医生对脉或症的假象予以重视,以推究假象产生的原因,准确辨析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提高我们临床辨证分析疑难杂证的能力。

    3脉症合参助鉴别

        在外感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病证可以出现相似的临床症状。同一种脉象可见于多种不同病证,而同一种病证也可出现多种不同的脉象,对此医者应如何鉴别诊断呢?仲景提出了脉症合参之法,他认为脉之与症,密切相关,不可离开症去论脉,也不可离开脉去论症。只有脉症合参,方可辨证无误。如原文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本条文脉症:脉见浮紧,症见身疼痛,属表实,在治疗上当用辛温发汗。但若脉象尺部显露迟象,症见身疼痛,则应断为荣血不足,故在治疗上又当戒汗。如原文第240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本证属邪已入阳明,是否能用下法治之,仲景脉症合参,以脉的性质作为审证之关键:阳明病,若脉实者,属于阳明燥实无疑,即可用大承气汤以攻逐内实;若脉浮弱,为表邪未尽,里实未甚,当以桂枝汤先发汗以解未尽之表邪。又如原文第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本条病人主诉为“头痛发热”,此症在三阳经中均可见,如何才能准确判断是何经病证呢?此时应脉症合参,若头痛发热的同时见脉浮,是病在太阳之表;若头痛发热的同时见脉洪大或滑数,是病在阳明之里;若头痛发热的同时脉见弦细,则为病在少阳。因弦为胆气不舒之象,细为正气不足,抗邪乏力之征,故综合脉症,知此处的“头痛发热”乃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循经上炎所致。由上可知,临床遇到症状相似或脉象相似的病证时,须脉症合参加以鉴别,防止误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伤寒论》不愧为脉症合参的先驱。其书中多数条文是脉、症并叙,且以症、脉结合的方式分析病机、鉴别证型、预测传变、确定治则进行论述,仲景对脉与症在辨证中的关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而且在《伤寒论》脉症的辨证关系上体现了颇为先进的逻辑思维方法,故《伤寒论》成为“脉症合参”之典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