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精研药理 简捷明快——《本草求真》导读

  •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潘远根 时间:2007-06-21 20:38:24
  • 核心提示: 《本草求真》为本草学专著,清代黄宫绣所著,初刊于1769年,曾先后刊印过20多次。本书主要是对《本草纲目》的删节性编纂,以药性主治叙述本草,简明扼要。《本草纲目》以旁征博引,溯流探源,资料繁富而称巨;《本草求真》则以立
       《本草求真》为本草学专著,清代黄宫绣所著,初刊于1769年,曾先后刊印过20多次。本书主要是对《本草纲目》的删节性编纂,以药性主治叙述本草,简明扼要。《本草纲目》以旁征博引,溯流探源,资料繁富而称巨;《本草求真》则以立意标新,简捷明快,详识药理,期于实用,论理清晰而称精。
      黄宫绣,字锦芳,宜黄(今属江西)人,清代医家。生卒无考,其书刊于乾隆三十四年时为国子监太学生。全书共10卷,分上下两篇。卷一至卷七为上篇,为药物各论。卷一为补剂,卷二为收涩剂,卷三为散剂,卷四为泻剂,卷五为血剂,卷六为杂剂,卷七为食物,其下又有细分。共总论药物520味。下篇卷八、九为主治,分别论脏腑病症主药和六淫病症主药;卷十为总义和药名索引。
      本书在编排体例上一反历代本草学著作的著述体式,不以药物的生物属性分类,而是结合临床,按照药物的主要功效来类聚,便于临证检寻。这种编排方式,是把专业的本草药学著述向临证医学过渡,使本草学著作真正变成临证医学的药物学。
      关于药物功效主治的阐述,本书的论述以临证实用为宗旨,不尚浮华,不迷信古书古人,惟以清晰了然,理义明白为务。如历代本草著作对药物的功效主治的叙述,多有含混不清之处,须在临证应用时细心体验,长期积累,才能真正明了。黄氏则将各药的功效具体论述到实处,使学者能知其所以然。如凡例中说:“药品补泻,或阴或阳,或气或血,或燥或润,原自有别。遍绎诸书,无有实载。……是集论补论泻,俱以阴阳气血分辨,概不敢以影响浑混等语塞责。”因其立意如斯,故全书关于药物功效的论述,每能与辨证紧密结合。如枸杞一物,《本经》谓其苦、寒,《别录》谓其根大寒,子微寒,甄权谓其甘、平,《本草纲目》亦谓其苦、寒。既曰味苦、性寒,自无补阳之功。谓其色赤能补阳,则见于《本草备要》,谓其“生精壮阳”,“其色赤属火,能补精壮阳”。黄氏论曰:“构杞甘寒性润,据书皆载祛风明目,强筋健骨,补精壮阳。然究因于肾水亏损,服此甘润,阴从阳长,水至风熄,是明指为滋水之味,故诸书又载能治消渴。今人因见色赤,妄谓枸杞补阳,其失远矣。岂有甘润气寒之品,而尚可言补阳耶?若以色赤为补阳,则红花紫草其色更赤,何以不言补阳而曰活血?”从气味色方面辨其补阳之非,可避免临床用药之误。但从枸杞之气味而言,历代本草言其苦、寒,或从其根、叶言,其子则味以甘为当。其根地骨皮善清热,自然属苦、寒为是,其性相近,杞子当属寒而润,寒润之品当不宜用于壮阳,于临证用药具有指导价值。
      黄氏于本书得意之处,还在于气味功效相类药的比较,在古来本草著作中确乎独有新意,对领会药物的性味功效极有助益。其立意见于凡例,谓“药多有形质相同,气味相等,若使各为注释而不比类合观,则疑似莫辨。如诃子、粟壳共为涩药之类,白蔻、砂仁共为燥胃之类,猪苓、泽泻共为利湿之类,羌活、独活共为驱风之类,大戟、甘遂共为泻水之类,枳壳、枳实共为破气之类,……本草分论虽多,而合论则少。是篇尚论药味,凡有气味相同,无不先于篇首合同阐发,再于各味之中,又取相类以为分别,庶使毫厘千里,无有差谬。”
      中药数量以千百计,很多药物气味同而功相近。对于这些相类的药物于学习中如何掌握其差异,在临证如何选用,常常是学者医者最感疑惑之处。黄氏这一立意,对于药物的使用大有帮助,而且阐述简洁扼要,三言两语即点出关键所在。如羌活、独活之论:“羌活独活虽皆治风,而此专治太阳之邪上攻于头,旁及周身肌表,不似独活专理下焦风湿,病在足少阴肾气分,而不连及太阳经也。但羌活性雄,力非柔懦,凡血虚头痛及遍身肢节痛者,皆非所宜。”再如,肉桂项下论其与附子的同异:“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于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温中,及因血气不和,欲其鼓舞,则不必用附子,惟于峻补血气之内,加以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人参养营之类用此,即是此意。今人勿细体会,徒以附桂均属辛温,任意妄投,不细明别,岂卫生救本辨药者所应尔尔欤?”
      从这两则看,黄氏这种“比类合观”的论述,为前人本草著述中未尝备述者,为本草药物学的更趋于临证实用,应当说具有莫大贡献。
      本书论药立意标新,简捷明快,论理清晰,极切于实用。与《本草纲目》等相比,无旁征博引之繁,无穷极药类之巨,彼可作为研究药物学的文献资源;而此以宜于临证运用为目标,故选常用者而不求全,论理精辟而不求博,是学药、教药、用药者理应细细品味的本草典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