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浅谈张从正与攻邪三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发汗、催吐、泻下,是张从正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发汗、催吐、泻下,是张从正攻去病邪的三个主要方法。他说:“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诸风寒之邪,结搏皮肤之间,藏于经络之内,留而不去,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及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寒湿固冷,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张从正的汗、吐、下三法,是极其广泛的。包括力药、针灸、熏洗、按摩、导引等等。现他对三法的具体运用,略述如下。

          1 汗法
          张从正在《凡在表者皆可汗式》中指出,风寒暑湿邪气在于皮肤之间而尚未深入者,最迅速有效的治法,就是发汗。《素问》有刺热的方法,开玄府而逐邪气,与发汗的道理并无二致,但不如用药发汗收效更速。发汗的方法有多种,不但辛温可发汗,辛凉亦能发汗,此外还有熏法、导引等。发汗的方法既多,施用的范围亦较广。对于汗法的具体运用,张从正认为首要明辨阴阳、表里、虚实。凡表证如麻黄汤类为表实而设,桂枝汤类为表虚而设。但汗法的实际施用,远不止此,如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不化,若脉见浮大而长,身表微热者,都可用汗法。还可与吐法、下法先后连用,或者吐法和汗法兼用。如破伤风、惊风、狂、酒病、痹症等,都可随证情酌于吐下之后继用汗法,甚至吐汗法并用。至于辛温发汗与辛凉发汗的分辨,张从正确具有丰富的经验。他说:“凡解利伤寒时气疫疾,当先推天地寒暑之理,以人参之。南陲之地多热,宜辛凉之剂解之;所朔方之地多寒,宜辛温之剂解之。”张从正汗法所用的方药,除辛温剂概用张仲景麻桂汤方外,辛凉剂则惯用防风通圣散与双解散。

           2 吐法
           张从正说:“自胸以上,大满大实,痰如胶粥,微丸微散,皆儿戏也,非吐病安能出?仲景之言日,大法春宜吐,盖春时阳气在上,人气与邪气亦在上,故宜吐也。”从理论上讲,病变在胸膈以上,无论其为痰涎、为邪浊、为饮食,用催吐剂因势利导,使之从上而出,最为捷径,即“高者越之”之义,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张从正对吐法的具体运用,如伤寒头痛,瓜蒂散;杂病头痛,葱白豆豉汤;痰食证,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肋刺痛,独圣散加全蝎梢等。凡吐至昏眩,不必惊疑,如见头晕目眩,饮冰水可解,无冰水,亦可用凉水。吐后禁贪食过饱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并禁房事和七情激刺。以上方法都是指偏于热证实证而言的。如有下列情况,则禁用吐法:(1)性情刚暴;(2)好怒喜淫;(3)信心不坚;(4)病势临危;(5)老弱气弱;(6)自吐不止;(7)亡阳血虚;(8)诸种血证。临证可参考。

           3  下法
           张从正认为:脾胃积滞可用攻下法;伤寒大汗后,重复劳发,热气不尽者,可下;杂病腹中满痛不止者,此为内实,可下;伤寒发热大汗之后,脉沉实,寒热往来,时时有涎嗽者,可下;目黄九疸食劳,可下;落马坠井,大仆损伤,肿发掀痛,日夜号泣不止者,可下;杖疮发作,肿痛掀及上下,语言错乱,时时呕吐者,可下。至于攻下之方,可用大承气汤,或用导水丸,或用大柴胡汤加味,或用茵陈蒿汤,或用禹功散,或用神佑丸,总以辨证其或为热实,或为水实,或为痰实,或为湿积,或为血瘀等之不同,而分别施用。如非实证,则不能任意妄攻。如洞泄寒中,伤寒脉浮,表里俱虚,心下虚痞,厥而唇青,手足冷,小儿内泻转生慢惊,小儿两目直视,鱼口出气,以及十二经败证等,均为禁下之例。

          总之,张从正对汗吐下三法的灵活运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充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应用的范围,对祖国医学的“治则”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吐法,近来医者运用尤少,根据他的经验,往往对顽固性疾患,可一吐而愈,颇值得重视和研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