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杨继洲对刺法的学术贡献浅析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杨继洲(约公元1522年-1620年),字济时。衢州 (今浙江省衢县)人。明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针灸学理论与经验,于1601年编著成《针灸大成》,对针灸学作出了较

         杨继洲(约公元1522年-1620年),字济时。衢州 (今浙江省衢县)人。明代著名的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明以前的针灸学理论与经验,于1601年编著成《针灸大成》,对针灸学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杨继洲在针灸学术上造诣不凡,见解精辟,客观公正,尤其对刺法研究颇深,兹对其在刺法上的学术成就探讨如下:

     

    1基本手法

        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杨继洲在窦汉卿《针经指南》十四法(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的基础上,结合历代医家的针刺手法以及个人的经验体会,将针刺基本手法总结归纳为“十二字分次第手法“,简称为十二法(爪切、指持、口温、进针、指循、爪摄、退针、指搓、指捻、指留、针摇、指拔)。后来又在十二法的基础上精简为“下手八法”(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在十二法中,有八法与窦氏十四法中有关内容大致相同,但却补充了不少操作内容。这八法是:爪切(将窦氏爪、切二法合为一法)、进针、指循、爪摄、针退、指搓、指捻、针摇。如进针法补充了须审穴在何部分,在阳部必取筋骨之间,陷下为真;在阴部,郄胭之内,动脉相应,以爪重切经络,少待方可下手等内容。针退法增添了分三部,一部一部将针缓缓而退等内容。针摇法补充了分三部,每部摇二次,如摇人头之状等内容。窦氏十四法中的动、盘、弹、扪、按五法未纳入,增加了指持、口温、指留、指拔四法。

     

        下手八法中的揣法为杨氏所增补,“揣而寻之”,“其肉厚薄,或伸或屈,或平或直,以法取之,按而正之,以大指爪切掐其穴,于中庶得进退,方有准也。”揣穴时还须注意“刺荣无伤卫”,“乃掐按其穴,令气散,以针而刺”;“刺卫无伤荣”,“乃撮起其穴,以针卧而刺之。”爪法包括了窦氏十四法中爪法和切法的动作。循法增添了“以手指于穴上四傍循之”的操作内容。捻法补充了“治上大指向外捻,治下大指向内捻,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内捻者令气向下而治病”,“如出针,内捻者令气行至病所,外捻者令邪气至针下而出”等操作内容。搓法、弹法、摇法和扪法与窦氏上述四法的操作基本相同。

        经过杨氏整理的针刺基本手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既无悖于《内》、《难》经旨,又切合临床实际,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

     

    2复式手法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阐述了二十四种复式手法,其中出自《针灸大全·金针赋》的有9种,出自《针灸聚英》、《针灸问对》的有2种,阐述一般的补泻原则与方法的有4种,杨氏独创的有9种。

     

        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法、苍龙摆尾、赤凤摇头、龙虎交战、子午捣臼等9法源自《金针赋》的“治病八法”和“飞经走气”四法。由于《金针赋》文字简略,不便操作,杨氏便加强了在操作上的阐述,以便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如“烧山火”法,杨氏阐述了“三进一退”、“先浅后深”、“慢提紧按”、“行九阳之数”的操作要点;“透天凉”法阐述了“三退一进”、“先深后浅”、“紧提慢按”、“行六阴之数”的操作要点。

        提气法出自高武的《针灸聚英》,但具体操作不明。杨继洲指出:“凡用针之时,先从阴数,以觉气至,微捻轻提其针,使针下经络气聚,可治冷麻之症。”可见提气法是一种先紧提慢按六阴数以得气,再微捻轻提其针,使针下气聚的先泻后补的复式手法。龙虎升降法在《针灸聚英》、《针灸问对》都有记载,然而《聚英》所载操作不明,而《问对》的阐述又过于繁杂,杨继洲则明确指出:“龙虎升降手法,凡用针之时,先以右手大指向前捻之,入穴后,以左手大指向前捻,经络得气行,转其针向左向右,引起阳气,按而提之,其气自行。如气未满,更依前法再施。”可见龙虎升降法是一种左右交互捻转提插的复式手法。

     

        进火补法、进水泻法、运气法、中气法、五脏交经、通关交经、隔角交经、关节交经、子午倾针等9法为杨氏所创。其中进火补法分三部行手法,每部各作紧按慢提3次,针后针下热,实为烧山火法之简化;进水泻法亦分三部行手法,每部各作慢按紧提3次,针后针下凉,实为透天凉法之简化。运气法为呼吸泻法、提插泻法与针向 (针尖朝向病所)法结合的治痛之法。中气法乃运气法、提插法、针向法结合的治疗积聚之法。五脏交经法先按子母关系配穴,后用青龙摆尾法行气,可促使气血宣散。通关交经法为青龙摆尾法与白虎摆头法交替使用的将经气运入关节之法。隔角交经法先按五行生克关系配穴,再根据疾病的寒热虚实进行补泻。关节交经法在针刺得气后,使气至关节,再施中气法。子午倾针法为迎随、提插、开阖、徐疾补泻相结合的复式手法。

     

    3补泻手法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重点论述了各种针刺手法,其补泻手法尤有见地,现主要从补泻要法、补泻原理和补泻剂量三方面阐述如下:

     

        杨继洲在“补针之要法”、“泻针之要法”二专篇中集中阐述了杨氏补泻手法之要点。将其要领归纳为:1)进退针法:无论补泻,均随咳进针;补法按天、人、地三部徐进,泻法按地、人、天三部徐退;2)呼吸法:补法呼进吸出、泻法吸进呼出;3)捻撅法:左捻为补、右捻为泻;撅为提插,补法紧按慢提,泻法紧提慢按。补法捻九撅九,泻法捻六撅六;4)担截法:截乃推进一豆之按法为补;担乃退针一豆之提法为泻;5)开阖法:补法出针后急扪其穴,泻法不闭其穴;6)针向法:无论补泻,均在人部转针头向病所;7)九六数和生成数:补用九阳数或生数,泻用六阴数或成数;8)冷热感:补者针下热,泻者针下冷。

     

        杨继洲根据《难经》“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的论述。指出:“夫荣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因其阴阳内外进退针耳。”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首次提出“刺有大小”的概念,试图从剂量上将补泻手法分为大补大泻、小补小泻(平补平泻)。他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杨氏所称的“平补平泻”,实为与“大补大泻”相对的“小补小泻”,指手法较轻、刺激量较小的轻剂量补泻手法。杨氏所称的“大补大泻”,则是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重剂量补泻手法,即分天部、地部(或天、人、地三部)施行补泻手法,以达到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的目的,如烧山火、透天凉之类。杨继洲的这种将补泻分剂量的尝试,使补泻手法有质(操作方法)有量,开启了补泻手法亦分强弱的先河,促进了补泻手法的完善,推动了针刺手法的发展。

     

    4得气针法

        杨继洲对针刺得气非常重视,他在《针灸大成·标幽赋注》中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亦强调,“只以得气为度,如此而终不至者,不可治也。”要得气首先必须候气。如何候气,杨氏在《针灸大成·问候气之法何如》中指出:“须用左指,闭其穴门,心无内慕,如待贵人,伏如横弩,起若发机。若气不至,或虽至如慢,然后转针取之。转针之法,令患人吸气,先左转针,不至,左右一提也。”《针灸大成·标幽赋注》也阐述了候气的方法,“气之未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穴”。临床上如遇到针刺人后不得气者,杨氏还主张用循法等方法促进得气.“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气血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沉紧”(《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  

     

        杨继洲认为,仅仅针下得气还不够,还必须使“气至  病所”。他在《针灸大成·补泻得宜》中指出:“有病远道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杨氏的“补针之要法”、“泻针之要法”、“指捻法”、“运气法”、“关节交经”、“赤凤摇头手法”、“针头补泻”等多种刺法,都有促使气至病所的操作。如补针要法、泻针要法至人部,“转针头向病所”;  “指捻法”中“转针头向病所,令取真气以至病所”;“运气  法”谓“若觉针下气满,便倒其针,命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关节交经”谓“凡下针之时,走气至关节去处”;“赤凤摇头手法”日“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针头补泻”中“弹而努之者,是用指甲弹针,令脉气月真  满,而得疾行至于病所也”。

     

    5透穴针法

        透穴针法,首见于王国瑞的《玉龙歌》,歌中有“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问稀”的记载。杨继洲在注释时对透穴针法大加发挥,将透穴针法扩充为十二法,即:1)印堂沿皮透左右攒竹,治小儿惊风;2)风池横刺1.5寸透风府,治痰饮偏正头风;3)合谷透劳宫治无痰偏正头风;4)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治口眼歪斜;5)头维沿皮透两额角治头痛眩晕;6)瞳子髂透鱼腰治两眼红肿;7)膝关透膝眼治两腿疼、膝头红肿;8)昆仑透太溪治腿足红肿;9)阳陵泉透阴陵泉治鹤膝风;10)间使透支沟治寒热、胁痛;11)腋门沿皮向后透阳池治手臂红肿;12)列缺透太渊治寒痰咳嗽。此外,还有横斜刺法,如少泽沿皮向后刺三分治乳痈,至阳沿皮向下刺三分治黄疸,风门沿皮向外刺治伤风感冒,复溜沿皮向骨下透1寸治伤寒无汗等。由于透穴针法具有取穴少、刺激穴位多、刺激量较大、针刺感应易于扩散等特点,经杨继洲等名医倡用之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目前临床常用的刺法之一。

     

    摘自:《中医药学刊》文/袁宜勤  海月明    岳增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