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著广览 > 正文
  • 学《伤寒论》要注重方法--读《伤寒论通释》有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2:45:36
  • 核心提示:  《伤寒论通释》是继《伤寒论疑难解读》之后,李心机教授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力作(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因此,研究《伤寒论》就成为学习中医理论的重要环节。然而,长
      《伤寒论通释》是继《伤寒论疑难解读》之后,李心机教授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力作(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   《伤寒论》被称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因此,研究《伤寒论》就成为学习中医理论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 以来,关于《伤寒论》的学习方法却是纷繁多样,学者各执己见。近读《伤寒论通释》,发现李心机教授对学习 《伤寒论》提出的建议,十分可取。   一、学习《伤寒论》应 遵照《伤寒论》的原文,不能以己意篡改原文。这是学习《伤寒论》首先应当掌握的 方法。千余年来,研究学习《伤寒论》的主要方法大致有二:一是研读《伤寒论》原文,二是研究历代注释。然 而,由于年代久远,《伤寒论》的传本较多,因而在《伤寒论》研究的历史过程中,“以己见对《伤寒论》的内 容进行改动,几成风气”。既已经改动,则多非《伤寒论》原意。所以,我们可以参考后世注家的研究所得,但 不要把后世人的诠解混同为《伤寒论》的内容。“《伤寒论》是中医学经典,学习经典只能原原本本地教,原原 本本地学”。这是学好《伤寒论》的前提。   二、学习《伤寒论》要独立思考。历代注家在研读《伤寒论》的过程中,提出了大量新观点,作了大量注 释,其中颇多精辟见解,但也“不乏谬误之处”。如:有“句读误断而释误者”,有“不明体例而释误者”,有 “未详词义而释误者”,有“不详义理而释误者”,等等。因此,“学习前人的注释但不能囿于或盲从前人的注 释”。要在临床实践中细细体会。   三、学习《伤寒论》要学会“让《伤寒论》自己诠释自己”。作者的这一观点首见于《伤寒论疑难解读》, 即主张从《伤寒论》自身找答案,破解疑难。作者清晰的研究思路,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探寻《伤寒论》作者的 理论思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在《伤寒论通释》一书中提出对《伤寒论》的释误有“不明事理而释 误”,有“不辨通文释误”,有“未详词义而释误”,有“不明语言特点而释误”,等等。因此,“让《伤寒 论》自己诠释自己”,既是研究《伤寒论》的方法论基础,又是学习和研读《伤寒论》不可替代的具体方法。   四、重视《伤寒论》方药的研究方法与依据。学习《伤寒论》必然要涉及《伤寒论》的方药,这些方药大多 数用于临床仍行之有效。然而,如何分析《伤寒论》的方药直接影响临床实践。《伤寒论通释》提出“以《神农 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依据,从仲景书中求索用药思路”的研究方法。这无疑是最为可靠、最为客观的。如 对《伤寒论》之四逆散中柴胡功用,李心机教授指出,不能用疏肝理气释之,惟有《神农本草经》的解释最为恰 当。   学习《伤寒论》首先要解决方法问题,《伤寒论通释》恰恰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论述与研究,对学习、研究 《伤寒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当前,学习、研究中医经典著作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医工作者的重视, 《伤寒论通释》的出版发行无疑是非常适时的,有益的。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文/丁元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