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文史博览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代名医 > 正文
  • 马新云--全国老中医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3-08-27 15:32:00
  • 核心提示: 【医家简介】马新云(1919—2000),山东济南人。马新云自少年时代开始随祖父学医,晨起诵读经书,午后聆听讲解,暇时练习书法,渐入中医之门;后又拜天津陈泽东、郭嘉之两位名医为师,随师侍诊,出师后通过政府组织的考试,取得了
     【医家简介】马新云(1919—2000),山东济南人。马新云自少年时代开始随祖父学医,晨起诵读经书,午后聆听讲解,暇时练习书法,渐入中医之门;后又拜天津陈泽东、郭嘉之两位名医为师,随师侍诊,出师后通过政府组织的考试,取得了行医资格,于20世纪40年代悬壶于津门 。解放后,马新云 响应党的号召,于  1954 年到天津市中医门诊部工作,   1956年受天津市卫生局的委派,赴南京中医学院中医师资进修班学习。 马新云回津后调入天津中医学院,任方剂教研组组长、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并被确认为天津中医学院有名望的老中医。1969年,他随天津中医学院迁至石家庄进入河北医学院转建的河北新医大学。     
        马新云曾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系河北省中医学院老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中医学院顾问,河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北中医》杂志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卫生厅新中成药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高级学校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组长,国家劳动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第一届带高徒指导老师。同时,他还是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i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副主席。
      马家儿科 承古创新
        马新云先生出生于儒医世家,14岁跟随祖父学医,后随祖父携家徙居天津,业医儿科,誉满津门,素有“马家儿科”之盛名,至今四世业医儿科,马老继承家教,专习儿科,后又拜天津名医陈泽东、郭嘉之为师,术业专攻。1940年,他正式悬壶天津。马老一生研究医术,勤学不懈,承诸师绝技,并勤求古训,博采新知,在临床上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各种疑难重症,如小儿急性肾炎、肾病、哮喘、肺炎、病
    毒性心肌炎等,采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效如桴鼓。
        马老曾先后执教于天津中医学院,河北中医学院,培养学生近万名。自1960年以来,他参与高等中医院校所用《中医儿科学》讲义1—4版的编著工作,著有《实用中药学》《浅谈中草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应用》《河北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等书,撰写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数十篇。
        马老重视科研工作,由他主持开发的应用微机辅助中医诊治“小儿肺炎”“小儿感冒”的电子软件获得河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一等奖,科委三等奖,主持的有关小儿厌食症的科研课题获河北省卫生厅科学进步二等奖。他还研制出和胃消食冲剂、健运增食丹、调脾散等中成药处方。
      勤习经典 孜孜不倦
       马老耄耋之年,身兼数职,但仍为振兴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上勤奋工作。回顾马老多年的治学、业医、为师生涯,其最崇拜的医家是宋代名医钱乙,最喜欢的理论是《小儿药证直诀》的五脏辨证法,最常用的方剂是泻白散、泻黄散、导赤散、地黄丸等五脏补泻方。马老行医最擅长治疗小儿的肺系(感冒、咳喘等)、脾胃系(厌食、疳证、泄泻)、肾系(水肿、血尿)等疾病。他特别强调:对肺系疾病的诊治,寒热虚实的辨证要恰当,切不可犯寒寒、热热、虚虚、实实之误;对脾胃系疾病的诊治,舌象的辨析要精当,切实抓住小儿脾胃病在舌色舌苔上敏感、直接的病理变化,遣方用药的实施以平胃散、枳术丸、保和丸三方化裁最具优势;在肾系疾病中,他对肾病综合征颇有研究,提出在补肾中要重视肾阴、肾阳之间的相互转化,特别是对服用激素的患儿,激素足量时以补肾阴为主,随着激素的减量,应逐渐加大补益肾阳的药物,停用激素时,使用平补平调肾阴肾阳之剂,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
      马老业医生涯60余年,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修读经典,深研理论,妙探临床,由他主编的《河北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从古到今,从理论到实践,深深缀记,点点笔锋,似鱼龙摆尾,深入浅出,令学者赞不绝口。
      马老对中医经典著作十分推崇,年逾古稀仍手不释卷,汲汲求知,择要随记。他尝谓“医者,不精读经典,不知其意,不熟其内容,则不足以称医,经典乃医林绳墨,规矩方圆,岂有不胜之理。”又谓:“经典乃医家之精华,如医学之钥匙,不通医理,不晓医道,行医者必漫无边际,实如盲人击鼓。”
      马老强调,只习经典,不学众家之长尚不是良医,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汇通诸家之长而为己用,对各家之说当择善而从,选良以用,由博返约,贵在求精,并认为学医者必有扎实之根基,宽广之眼界,豁达之思路,临床才能胸有定见,应变自如。马老曾治低热两月的男童,该男童屡用抗生素无效后请马老诊治,予以钱氏白术散治之而瘥。马老言:“初为实邪所侵,但因病势迁延,两月不愈,再兼用苦寒之药,形成正虚邪实,伐其脾胃之气,脾阳不升,浊阴不降,积而生热是也。言五脏六腑缘于脾胃,治病求本之法岂可忽略。”
      医贵人心治求实效
      马老注重整体观念,临证思路开阔。他认为病之表现既有一般,也有特殊,其病因也不尽相同,而不同的病因可以引起同一种症状,而治疗的方法也就有一般和特殊之分,故临证时应灵活多变,具体病情,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知常达变,治疗方能有的放矢。
        马老认为,治病必求于本,乃五脏六腑以脾胃为重要。《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李东垣日:“诸病从脾胃而生。”吴登在《不居集》中云:“故凡查病者,必先查脾胃强弱,治病者,必先顾脾胃勇怯,脾胃无损,诸可考虑。”无论治内伤虚损,还是外感伤食,马老皆注意顾护脾胃,尝谓:“脾胃为脏腑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化生气血津液,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胃健,五脏则安,故医者治疗不可不察脾胃之虚矣。”故应用苦寒之药中配以护胃之焦三仙、川朴、砂仁、陈皮、鸡内金,以护胃气,并强调小儿用药量不可过大,以防伤其胃气,尤其是苦寒重坠之品,更要慎重,不得已而用之,但量要小,中病即止。马老又提出“虚损之候亦不妄投滋腻之品,重要调理脾胃,脾胃运化正常,则五脏六腑健安,以防中气一败,堤防崩溃。”
      马老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他执教育人多年,强调医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辨证与有效药物相结合,著述《中草药的临床应用》和《中草药在中西结合临床中的应用》令后学者受益匪浅。马老还注意药物配伍要遵君臣佐使,如咳嗽多以前胡配杷叶,宣肺肃降,止咳化痰,治风热咳嗽尤为有效;对慢性咽炎,以桔梗配蝉蜕、玉蝴蝶、牛蒡子、元参奏效;咽痒而咳多有风邪,风盛则干,喉中作痒,似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咽之不下,用上药治之取之宏效。
      马老认为,四诊之中以望诊为先,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诊之中舌诊为要,小儿险恶重症,迷离疑难之时,往往脉证不一,加之小儿哭闹不安,诊脉更为困难,此时唯舌可验,舌色之深浅,苔之润燥,昭若冰鉴,最为可凭。马老舌诊于伤寒、温病辨证用药每获良效,如伤寒发热,舌质鲜红,伴高热,气急鼻煽,生石膏汤加银花、连翘、鲜芦根、栀子、黄芩、鱼腥草;舌质红苔白用橘红、石斛、元参、知母养阴增液。如某院军医高热不退5天,曾用多种抗生素,价钱昂贵但皆无效,请马老会诊,观舌质红绛,苔黄厚,脉浮数有力,即处以白虎汤加减,每天服用两剂,2日热退身凉,诸证悉除,病告痊愈,众医莫不膺服。
      理气勿伤正,利水防伤阴,马老认为理气之药多有香窜之性,而香窜之药多较温燥,如木香、莱菔子之类可理气消导止痛,为治腹胀、腹痛要药,然理气之药不能妄用,非用不可时用之恰到好处。如多用、妄用者,非能治病,且伤人正气,汗出伤阴者更忌香窜之药入口,用之伤阴更甚,故用理气之药多配以健脾益气养阴之药。利水之药多为峻下之品,而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峻下之品多利水猛烈,稍有不慎,易伤津耗液,造成阴津亏乏;甚者阴损及阳,使气阴两伤,故马老多用淡渗利水之品,如茯苓、车前子、泽泻。防己、石韦一类,利而不伤阴。如非用峻下之品,大戟、芫花、甘遂一类,马老常佐以扶正之品,起到利水不伤正之目的。
        马老被国家两部—局确定为全国首批50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的导师,培桃栽李,不辍耕耘。“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马老年逾古稀,壮心不已,执教育人,临证扶幼,夜以继日,汲汲求术,正如其抒怀诗自云:振兴中医赖壮志,愿奋老蹄快加鞭。
      马老虽已谢世,但他那种“老骥伏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始终激励我们年轻的一代奋发进取。
        (根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马新云》整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