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其他 > 正文
  • 虚静守神法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朱邦贤 时间:2007-02-08 11:11:27
  • 核心提示: 虚静守神法是指运用自我心身调摄的方法使精神内守而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环境,排遣或消弭各种精神刺激的一种传统心理卫生保健法。 本法基本思想源于老庄之学,如〈德经》称为“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

      虚静守神法是指运用自我心身调摄的方法使精神内守而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以适应社会环境,排遣或消弭各种精神刺激的一种传统心理卫生保健法。

        本法基本思想源于老庄之学,如〈德经》称为“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修养法则,《庄子》的“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清必静,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的形神调摄原则,被古代医家引入医学领域而逐渐融合,并成为“虚静守神”的指导思想。《内经》不仅较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虚静守神的原则和方法,而且特别强调了其防治心身疾病的保健意义。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悛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概括地揭示了本法真谛,成为后世“静养”学派的理论基石。

        恬恢虚无本属道家语,出自《庄子·刻意》“夫恬悛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医家沿用此语,则扬弃其消极遁世之意,而另外赋予它以积极的自我精神’调摄的意义。如《内经》指出“恬惔虚无”的修养标准在于“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也就是说,只要能从思想上淡化名利,节制嗜欲,以达观处事的态度保持心境安宁清静即可;反之,如果唯名利是务,孜孜以求,患得患失,嗜欲无穷,势必时时扰动其心神,耗费其精神,逆乱其气机,伤损其脏腑,轻者致病,重则折寿。所以历代医家和养生家都将“养静”作为摄生首务,“恬惔虚无”则是静养心神的思想修养法则。

      如果说恬惔虚无侧重于自我思想的修养,属“以理养静”的养性范畴,那么“以静制躁”则主要针对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官而引起的心神躁扰,并指导人们选择合适的形神调摄方法去平息和制止心神浮躁的重要法则。

        《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心是藏神之所,心静则神安,精神固然可因此而内守,体内精气也可随之内持而不耗散;心有所动则神浮于外,精神因此而虚耗,体内精气也可随之而日益消损。所谓“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淮南子》)静者寿,躁者天,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养性延命录》引《中经》)等论述,更揭示了“以静制躁”对养生防病、抗衰益寿的重大意义。

      【操作方法】

      《性命圭旨》将虚静称之为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然而在现实社会里想要彻底摆脱“人”的烦恼,以求完全进入“万念俱息,寂然无物”的境界,几乎难以办到。因此。只有在加强自身思想修养的基础上,配合以各种“以静制躁”的方法静养心神,使精神意念活动在遭遇外界的干扰和恶性刺激下,由外驰、浮躁而转趋内守、静谧,则有益于心身健康。

        静养心神是精神内守的基本修养方法,其中包括用神专一法、闭目养神法、坐忘等形神调摄方法。

        1.用神专一法用神专一是以积极思维的方式,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或某一件事情上,以驱除烦恼和杂念,并产生凝神定志的“养神”效应。这正是孟子在论述其修身养性方法时所讲的“敌心”工夫。

        用神之道,贵在专一。只有在集中思想,专心致志于学习或工作时,才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勤于用脑者,大多至古稀之年仍能神清气朗,老而不衰,这正是得力于其长期以来用神精专而心无旁骛的缘故。养生家历来主张“心要常操”,“心愈操愈精明”(《呻吟.语》)学不因老而废”(《老老恒言》),即指适度用神、精神专一,也有养心静神、抗衰防老的作用。此外,从某种角度而言,用神专一也是人们摆脱忧愁烦恼,获得自我解脱和精神慰藉的有效方式之一。

        2.闭目养神法  闭目养神是最为简便易行的凝神养心方法。古人认为“心能役神,神亦役心。眼者神游之宅,神游于眼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类经》引张紫阳语)

        本法对修习者并无特殊要求,也无须调身、调息、存想、意守等方法的介入,一切以自然舒适、心神松弛为准则。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思虑烦劳而导致心神疲乏之际,可微闭双目,松弛形体,放松思想意识,屏除一切杂念,养憩片刻,使精神活动逐渐趋于松静,直至进入“虚静”状态。

        3.静默坐忘法静默坐忘法也称为静坐法”,即以静坐的方式收摄心神,澄心涤虑消除一切思想杂念,使精神虚静空松,并进入“无思无虑”的入静状态。本法源于佛、道修行方法,与佛门的“坐禅”、道家的“离境坐忘”等修行要领基本相同。

        静坐相对于闭目养神在修行方法上要严格得多,但其对形神的调摄作用相对也更为显著一些。如静坐类功法一般都有人坐、静坐行功、下坐收功等程式,并有不同的操作要领和方法;在静坐练功的前后和日常生活起居中,也要求做到心安气和,举止安详等。

        (1)人坐静坐的姿势一般多采用盘坐式(即上身放松,含胸拔背,左右腿膝自然相交盘起,足心朝上)为主,也可采取端坐式(坐在椅子上,两腿自然分开,两足着地,并相互平行,膝间距离约与肩宽相同,两手轻置大腿上;端坐时臀部的l312坐在凳椅上)。取盘坐式时,一般左手在上,轻握右手拇指;右手在下,轻握左手背,两手置于小腹前,犹如老僧打坐般闭目入定。入坐时要求身形放松端正,舒适安稳,久坐无疲劳感为宜。

        (2)静坐行功  坐定后即可收心凝神,将意念集中贯注于脐下小腹间,勿令心绪散乱。同时,调匀呼吸,使出人气息均匀细长。初习者一时难以人静,可用数息法(默数呼吸次数)协助收敛心神,调匀气息;静坐娴熟之后,入坐吐纳数次便能收心守神,息调气和,静坐入定是进入一种浑然忘我、无思无虑的特殊状态。在这种意境之中,机体排遣了一切人为的思虑和干扰,使自身调控功能可充分发挥“自治”作用而产生有利于协调、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

        静坐过程中如果出现昏沉欲睡现象,可改为意守鼻端,或以数息法振作精神。

        (3)下坐收功  下坐前,先开口吐气十余次,令身中热气得以宣泄;然后慢慢摇动上身,依次为肩胛、头颈、四肢;将拇指对搓致热,分摩双目耳鼻,手掌搓热后分摩头面、胸腹、手臂、足肢等处,直至足心为止,方可逐渐离坐,起身活动。

        初习静坐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感觉,即不学静坐,还感觉不到各种各样的杂念,一学静坐,杂念反而多了起来。其实,人的思想是极其活跃的,往往随其境遇而生,随生随灭,忽隐忽现,一刻也未曾停息;入静之初,近期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凡是萦绕心际者就有可能如同打开闸门一般涌现出来。对初学者来说,其控制自己意念的方法尚未掌握、娴熟,这时脑海里所涌现出来的各种杂念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有位得道的高僧对初学者所出现的这种现象打了个比方,他说:房间里飞尘虽多,人们可以视而不见,倘若从门窗缝隙中透过一线阳光,则可见尘埃沸沸扬扬。因此能够察觉到杂念的多,正如一缕光明透顶而人,是自觉的开端,只要坚持按照要领去做,纯熟之后,自可收心志静定的功效。

        【养生应用】

        在现代社会日益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际交往更趋频繁的今天,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谐调、不适应,乃至于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几乎难以避免,由此而导致各种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日渐上升。虚静守神所强调的某些思想修养原则及其静养心神的调摄方法,不仅具有心理卫生保健的防病治病效应,而且还具有显著的养生强壮、延缓衰老的作用。

        譬如对于工作繁忙,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者来说,忙中偷闲,略事静坐或闭目养神片刻,颇能消除疲劳,重新振作精神;对于心胸偏狭,善猜疑嫉妒,或思想烦闷,郁抑寡欢者来讲,能经常反思内省,加强恬惔虚无的思想修养,守神静养,日久也有清心涤虑、舒畅胸怀的作用。  

     至于平素性情比较急躁者(如太阳之人、少阳之人),或因久病不愈而焦虑紧张,难以自释者,通过静默坐忘的长年修摄,不仅能以柔克刚,逐渐改易其性情,更能在静默坐忘的修习中体会到精气渐充,或病情逐渐好转乃至康复的变化过程。

        【注意事项】

        1.本法修摄的关键在于思想上要保持恬惔虚无,以达观处世的态度对待名利嗜欲。佛门所谓“明心见性”,道家所谓“断缘”、“简事”、“离境”等收心要领,就是从戒神妄动的角度而言。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无论修习何种静养心神方法都将是徒具形式而无济于事。

        2.静养心神法的功效固然已为历代寿星的例证所证实,如果不能坚持每日修行,其调摄作用也将十分有限。其中,静默坐忘法尤需按照要领持之以恒,才能显现其调神动形的养生效应。

        【按语】

        1.虚静守神法本属因,由“虚静”而产生精神内守、真气充盈效应的形神调摄方法。因此,本法以心志清明、妄念不起之“虚”为本,特别注重“明心见性”的修养工夫,由此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则有水到渠成之功;即使稍涉杂念,也可随时廓清。不至于盘根错节,扰乱清静之府。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多数人来说,需要通过形神的长期修摄,在淡化名利嗜欲的基础上才能领悟并体会到“清虚静定”的意境。尽管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但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其调摄心身的效应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静养心神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用心”或“废用神思”。后世医家和养生家对个中的“动”、“静”辩证关系分析得颇为透彻,如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认为:“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他所特别强调的用神专一与虽动犹静,对当代人把握和树立正确的“用神观”也不无启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