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内科 > 正文
  •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脏神经症

  • 来源:《东方养生大全》 作者: 肖燕倩 夏 翔 时间:2007-02-06 20:53:06
  • 核心提示: 心脏神经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可能与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精神因素起重要作用,运动、心理学试验及疼痛刺激有异常反应,临床分神经

     心脏神经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可能与体质、神经、行为、外周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精神因素起重要作用,运动、心理学试验及疼痛刺激有异常反应,临床分神经敏感型和受体敏感型两种类型。诊断要点有心血管系统症状、全身性神经症表现,伹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中医将心脏神经症归人“惊悸”、“怔忡”、“胸痹”、“郁证”范畴,病位在心,涉及脾、胆、肝、肾。本症因病后失调,心脾两虚;或情志所抑,肝郁胆虚;或劳伤心肾,阴虚火旺,终致心失所养,心脉不利所致。

      [临床表现]

      情绪紧张心悸,怔忡,胸闷,甚则胸痛。

      [辨证分型]

      分三型。①心脾两虚型:胸痛隐隐,心悸头晕,面白乏力,失眠健忘,舌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软。②肝郁胆虚型:情绪抑郁,惊悸胆怯,少眠易醒,胸闷,胸痛时作,舌红,苔薄,脉细弦。③阴虚火旺型:心慌惊悸,烦热盗汗,头晕腰酸,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养血宁心,舒肝定志,滋阴降火。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①可应用养心安神的中药,如淮小麦、炙甘草、大枣。再随证选用中药,如心脾西虚型选用黄芪、党参、当归、龙眼肉、炒枣仁、茯神;肝郁胆虚型选用柴胡、白芍、百合、合欢皮、磁石、龙骨、牡蛎、珍珠母;阴虚火旺型选用生地、麦冬、五味子、百合、知母。②中成药选用逍遥丸、天王补心丸、珍合灵片。③单方:万年青根干品20克,或鲜品30~40克,加水煎50毫升,分3次服。用于本病伴发心动过速者。

      2.外治法  ①黄连、肉桂各等份,研细末,醋调敷脐,交通心肾,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心悸失眠者;丹参3份,远志、硫黄各1份,.研细末,取2克酒调,纱布包,敷膻中,有宁心安神作‘用,用于心悸胆怯失眠者;大黄、当归、乳香、细辛、延胡索各等量,制膏贴内关、膻中、心俞及心前区,有活血止痛作用,,用于有胸痛者。②温水浸浴:浴盆中注入三分之二浴水,温度36—37"C,患者仰面卧人浴盆中,水面在剑突部以下。每日浸泡15~20分钟。有放松情绪,调节神经的作用。

      3.针灸法  ①体针:取膈俞、脾俞、足三里,用于心脾两虚型;取内关、神门、三阴交,用于肝郁胆虚型;取肾俞、太溪、厥阴俞,用于阴虚火旺型。胸痛明显者,取穴膻中、内关、曲泽,有活血止痛作用。②耳针:取神门、心、交感、皮质下、小肠,也可用磁珠或王不留行子固定于穴位上。有调节神经,平衡阴阳,宁心安神的作用。

      4.空气负离子疗法  应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自然吸入或面罩吸人负离子。每日1次。可调节镇静神经功能,减慢心率,并改善心肌营养。

      5.体育法  坚持做保健操、太极拳,或选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以强健体魄,增强应激能力。

        6.音乐法  有助于预防本病发作。夜晚宜听轻松优美的音乐,以安定神志,促进入眠;白天应听气势雄浑的交响曲,以开阔胸襟,培养坚毅达观的性格。

        7.食疗法  ①黄芪30克,当归10克,煮汁去渣,与龙眼肉30克,瘦肉100克,同人砂锅炖食。用于心脾两虚型。②新鲜猪心1只(洗净)。朱砂1克,布包放人猪心,加调料,文火炖熟食。用于心虚胆怯惊悸失眠者。③百合30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煮粥。用于阴虚火旺烦热心悸者。

        [按语]

        心脏神经症虽属功能性疾病,但症状多样,随情绪变化加重,甚至影响生活及劳动力。患者应科学调理生活,培养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结合中医药养生,将有利于症状的控制,并巩固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