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内科 > 正文
  • [常见症状] 汗证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陈 旻 夏 翔 时间:2007-02-05 09:28:58
  • 核心提示: 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

     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慄,继而汗出,为战汗。临床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亢进症、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可见汗出异常。

        中医认为汗证的病因为肺气不足,表卫不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阴虚火旺,阴津受扰;湿热内蕴,邪热郁蒸;以及阳气衰微,阳不敛阴等。

      [临床表现]

      汗出恶风,自汗,或夜寐盗汗,或蒸蒸汗出,或大汗不止,脉细。

      [辨证分型]

      分五型。肺卫不固型:汗出恶风,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②营卫不和型.: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浮缓。③阴虚火旺型: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④邪热郁蒸型:蒸蒸汗出,汗液粘衣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尿黄,苔薄黄,脉弦数。⑤阳气衰微型:多见于重危病证,突然大汗不止或汗出如油,声短息微,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散大无力。

      [养生及治疗原则]

      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滋阴降火;或清肝化湿,或益气回阳固脱。

      [养生及保健方法]

      l.药物法  可应用益气敛汗的中药,如黄芪、浮小麦、糯稻根、瘪桃干、牡蛎。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肺卫不固型选用防风、白术、大枣;营卫不和型选用桂枝、白芍、生姜;阴虚火旺型选用生地、当归、黄连、黄芩;邪热郁蒸型选用龙胆草、黄芩、栀子、茵陈、泽泻;阳气衰微型选用人参、附子。②中成药选用玉屏风冲剂、芪枣冲剂、甘露消毒丹。③有敛汗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糯稻根、瘪桃干、五味子、麻黄根、五倍子。

      2.外治法  郁李仁6,五倍子6,研末,用生梨汁调成糊状,敷内关(双侧)。用于自汗。②黄柏3,瘪桃干6,糯稻根6,共研细末,用水调成糊状,敷双乳头。可清热敛汗。用于盗汗。③五倍子、五味子等量,共研细末,加入70%乙醇适量,调成糊状。用时将适量“双五子”糊剂放在塑料薄膜上,贴于肚脐正中,24小时更换1次,7~8次可见效。可固涩敛汗。用于自汗、盗汗。

        3.针灸法  取肺俞、心俞、合谷、内关、阴郄。留针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用于自汗、盗汗。②取气海、关元、神阙、足三里、百会,用灸法。用于脱汗。

        4.推拿法  汗证的推拿法注重保健按摩,如擦足法,用尺侧掌部反复摩擦对侧一足的内侧面和底部,从内踝的后方开始。常行擦足法,可使肾气流动,又能引热下行,导火泄降。用于防治盗汗。

        5.体育法  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及散步等,有助于人体阴阳的调和,气血的和畅,对汗证的治疗十分有益。

        6.食疗法  芪枣粥:黄芪30,红枣10枚.粳米100。黄芪先煎取浓汁,与粳米、红枣同煮粥。每日2次。用于自汗易感冒者。②百合莲心汤:百合15,莲子心10,淮小麦20,大枣10枚。淮小麦先煎汤取汁,再与百合、莲子心、红枣同煎,加糖。功能清心养肺敛汗。用于盗汗者。③浮小麦鱼汤:浮小麦100,河鱼](250,去杂,洗净)。先将浮小麦煎汤取汁,再人鱼及调料煮汤食。功能益气固表,养血补元。用

    于自汗、盗汗、乏力等症。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