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妇科 > 正文
  • 子宮脱垂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沈丽君 时间:2007-02-07 10:13:45
  • 核心提示: 子宫沿阴道轴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以重体力劳动如肩挑劳动者或山区以背箩筐搬运的妇女,或多产多育者发生率较高。平时有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者,

     子宫沿阴道轴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或阴道壁膨出,称为子宫脱垂。子宫脱垂以重体力劳动如肩挑劳动者或山区以背箩筐搬运的妇女,或多产多育者发生率较高。平时有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者,易并发子宫脱垂,目前以老年妇女为主。.根据脱垂程度分为三度。I度轻:子宫颈距处女膜缘小于4厘米,但未达到处女膜缘;I度重:子宫颈已达到处女膜,于阴道口可见到。Ⅱ度轻:子宫颈脱出于阴道口之外,但宫体在阴道内;Ⅱ度重: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外。Ⅲ度:子宫颈及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中医将子宫脱垂归人阴挺阴菌、“阴脱”范畴。因发于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子肠不收”之名。病因为素体虚弱,久咳便秘,分娩时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劳动,可使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而致;或早婚多产,房事过度,以致胞络损伤,摄纳无力而致;或子宫脱出于阴户外,摩擦损伤,邪气入侵,湿热下注,以致溃烂流水。

        [临床表现]

        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外,在久立、劳动时加剧,卧床休息后消失,腰酸腿软,神疲乏力,小溲频数,或子宫脱出于阴道口之外,表面红肿溃烂,黄水淋漓,白带增多,苔薄,脉细。

        [辨证分型]

        分三型。气虚型:子宫下移或脱出于阴道口外,劳则坠出更多,小腹下坠,神疲倦怠,四肢乏力,心悸气短,小便频数,带下量多,色白质稀,舌淡,苔薄,脉虚细。②肾虚型:子宫下垂,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③湿热型:子宫脱出于阴道口外,表面红肿溃烂,黄水淋漓,白带增多,色黄如脓,有秽臭气,小溲灼、热、痛,或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补中益气,升提举陷,补肾固脱。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补中益气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气虚型选用党参、黄芪、升麻、柴胡;肾虚型选用熟地、山茱萸、杜仲、紫河车;湿热型选用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知母、黄柏。②中成药选用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抗炎灵。③有固脱作用的单味中草药有金樱子根、棉花根、枳壳。

        2.外治法、莲蓬壳30,生枳壳60,水煎,熏洗坐浴。②五倍子9,蛇床子30,荆芥lO克,枳壳30,水煎,熏洗坐浴。③蛇床子30,乌梅15,水煎熏洗。④丹参.15,五倍子9,诃子肉9,水煎,趁热熏洗。⑤宫颈破溃处用松花六一散外搽扑。

        3.子宫托  常用塑料制的环状子宫托,放人阴道内将子宫上托,早上放人,晚上取出,清水洗净拭干保存。月经期及妊娠3个月后停放。子宫托的选择大小须适宜,宫颈有感染者禁用。用于I度、度子宫脱垂。

        4.敷脐法  升宫膏:升麻10,枳壳15,黄芪一10,柴胡10,党参10,研细末,用醋调膏状.患者平卧床上,用麝香0.15纳入脐孔中,再将药膏敷在脐窝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31次,10日为1个疗程。用于中气不足子宫脱垂者。②补肾提宫膏:党参、桑寄生、杜仲各30,枳壳30,蓖麻子30,研细末,醋调糊状,取适量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5—7日。用于肾虚子宫脱垂。③五倍提宫散:五倍子12,雄黄3,麝香01,蓖麻仁12,胡椒3,共研细末,调拌面粉或鸡蛋清、姜汁,外敷肚脐,纱布包扎固定。有收敛固脱作用。④蓖麻膏:蓖麻仁30粒,捣烂敷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用3~7日。用于子宫脱垂,局部糜烂渗液。

        5.针灸法  主穴取维胞、子宫穴、三阴交,配穴取长强、百会、阴陵泉,同时灸百会。每星期.2—3次,2—3星期为1个疗程。②膀胱膨出者,关元透曲骨,或针刺横骨(双侧);有直肠膨出者,针刺提肛肌,有往上抽动感为度。每星期2—3次,2—3星期为1个疗程。③水针:主穴取脾俞、肝俞、提托穴、维胞,配穴膻中、气海、三阴交,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05~l毫升。隔日1次,两侧交替取穴,4次为1个疗程。头针:取两侧生殖区、足运感区,间歇捻针,留针15—20分钟。

      6.按摩法  按揉百会,3分钟。按揉脾俞、足三里、气海、三阴交,各2分钟。

      7.阴道纳药绦  五倍子、覆盆子各20,共研末,麻油调,用棉球蘸药塞人阴道深

    处。每日1次,3~5日为1个疗程。

      8.药熨法  黄芪45,五倍子、升麻、桔梗、薄荷各12,硫黄、乌贼骨各30,研细末,填腹,外覆毛巾,用热水袋加以烫熨,以患者能忍受而又不烫伤皮肤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2~3次。

        9.取嚏法  皂角或全蝎适量,研细末,用细棉条蘸药末塞人鼻中轻轻转动,使药物粘着于鼻黏膜上,抽出棉条使之得嚏。

        10.自我锻炼绦  提肛肌运动锻炼,可使松弛的盆底组织逐渐恢复张力。提肛运动为一松一放地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做胸膝卧式。每次10—15分钟,每日1—2次。

       11.食疗法  芡实30(研粉),核桃肉10(研碎),红枣10(捣烂),加水煮粥糊,加糖服食。每日1次。红枣15枚,山药250,大米100,煮粥,加白糖服食。用于子宫脱垂,脾虚泻泄,消化不良者。③黄鳝1(去内脏,洗净,切小块),加盐、小米100,共煮粥,空腹服食。用于气虚子宫脱垂。④金樱子24(剖开,去毛刺,洗净),加冰糖克,隔水炖1小时服。每日1剂。用于子宫脱垂,白带多者。⑤鸡肉200,黄花菜根50,共煮至烂,加黄酒50毫升、油、盐各少许,候温,饮汤食肉。用于子宫脱垂久治不愈,体弱者。

        [按语]   

        子宫脱垂多见于经产妇,与生育多、肾虚有密切关系,以65岁以上妇女多见。虽不危及生命,但根治较为不易,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并加强自我锻炼提肛运动、胸膝卧式等。产后3个月要特别注意休息,不宜参加久蹲、挑担、提重物等体力劳动。要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支气管炎、咳嗽等慢性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