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妇科 > 正文
  • 产后缺乳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沈丽君 时间:2007-02-07 10:11:14
  • 核心提示: 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是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完全缺乏,不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要,多发生于产后,在哺乳期内也可出现。 中医认为产后缺乳的病因是产后阴血和津液亏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或饮

       缺乳又称乳汁不足、乳汁不行。是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完全缺乏,不能满足婴儿哺乳的需要,多发生于产后,在哺乳期内也可出现。

        中医认为产后缺乳的病因是产后阴血和津液亏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因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或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油腻,使脾胃运化失司,不能化生气血而产生乳汁,从而导致缺乳。

        [临床表现]

        虚证者,乳房柔软,不胀不痛,挤压后乳汁点滴而出,舌淡胖,脉细弱。实证者,乳房胀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房疼痛,乳汁难出,苔薄,脉弦。

        [辨证分型]

        分三型。气血虚弱型:产后乳少,甚或 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咣白,头晕乏力,纳谷不馨,舌淡,苔少,脉虚细。肝郁气滞型:产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有块,按之胀痛,甚至痛引胁肋,情志抑郁,或有微热,  纳谷不馨,舌淡红或暗红,苔薄黄,脉弦或脉数。痰气壅阻型:形体肥胖,乳房丰满,柔软无胀感,乳汁少或点滴皆无,胸闷泛恶,或多食乳少,大便溏薄,舌胖,苔白腻,脉沉细。

        [养生及治疗原则]

        补气养血通乳;或疏肝解郁,通络下乳;或健脾化痰,佐以通乳。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补气养血的中药,如黄芪、当归、熟地、麦冬、桔梗。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气血虚弱型选用党参、通草、漏芦、王不留行;肝郁气滞型选用白芍、川芎、柴胡、青皮;痰气壅阻型选用制半夏、茯苓、苍术、白芥子、穿山甲、路路通。②中成药选用通乳冲剂、鹿角粉。③有通乳作用的单味中药有漏芦、鹿角粉、穿山甲、通草。

        2.外治法  鲜蒲公英,捣烂敷肿处。用于乳房胀、硬、热、痛,触之有块者。②用木梳自乳根至乳头方向梳理,力量由轻到重,以能忍耐为度,连续梳理5分钟。有通络散结的作用。

        3.针灸法  虚证取少泽、肝俞、膈俞,用补法;实证取乳根、内关、膻中、期门,用泻法。②先取膻中,直刺05寸,以局部沉胀并向四周扩散为好。再取乳根(双侧)沿皮下向乳房方向进针1寸,使针感达到整个乳房。针刺时手法平补平泻,以乳房部位感到麻木胀痛为度。以上诸穴留针30分钟。留针时每隔5分钟行针1次,最后用圆针直刺天宗(双侧),得气后出针,使针孔有少量血渗出,然后再在此穴上加拔火罐,留罐20分钟。1星期1次,3次为1个疗程。耳针:取胸区、内分泌、乳腺穴、脑点。每次留针15~30分钟,每日1次。

        4.按摩法  先用热毛巾敷乳房,再自乳根至乳头方向按摩。有疏通乳络作用。

        5.食疗法  猪肝500(洗净,切片),黄芪60,加水同煮,烧沸后加黄酒、盐.用小火煮30分钟。用于气血不足之少乳者。②活鲫鱼500(洗净),背上刻十字花刀,略煎两面,烹黄酒,加清水、姜、葱,小火炖20分钟。丝瓜200(洗净切片),人鱼汤,旺火煮至汤呈乳白色后加盐,3分钟后即起锅。有益气健脾,清热解毒,通调乳汁之功能。③猪蹄2(洗净),通草5,加水用小火清炖4小时,加盐、葱、姜,每日喝汤。有补虚通乳之功。④猪前蹄1(洗净),煮至极烂,去蹄取汁,人花生米50,小米50,香菇15,共煮粥。空腹服食。有养血下乳之功效。⑤鲜大虾100,剪须足,加水煮汤,加黄酒20毫升、油、盐。饮汤食虾,1次服完。有通络下乳之功。

        [按语]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和抗体,故在积极治疗产后缺乳的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而富有营养的滋补品,不可暴饮暴食。心情要舒畅,使肝气条达,发挥其通络下乳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