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妇科 > 正文
  • 产后腹痛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沈丽君 时间:2007-02-07 10:07:58
  • 核心提示: 产后小腹部疼痛为主者,称产后腹痛。以新产妇多见。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引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宫缩痛”。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 中医将产后腹痛归人“产后腹中疗痛”、“儿枕痛”范畴。病因为产后

      产后小腹部疼痛为主者,称产后腹痛。以新产妇多见。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引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宫缩痛”。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

        中医将产后腹痛归人产后腹中疗痛、“儿枕痛”范畴。病因为产后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通则痛。可由于产后伤血,百脉空虚,血少气弱,推行无力,以致血流不畅而瘀滞;也可由于产后虚弱,寒邪乘虚而入,血为寒凝,瘀血内停,不通则痛而致。

        [临床表现]

        小腹疼痛或隐隐作痛,喜按,或腹痛得热则减,或腹痛拒按,舌淡红或暗,苔薄。脉虚细。

        [辨证分型]

        分三型。血瘀型: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按之有块,恶露量少,涩滞不畅,经色紫暗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苔白滑,舌暗,脉弦涩。②血虚型: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喜热,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恶露量少,色淡,便燥欠畅,舌淡红,苔薄,脉虚细。③寒凝型:小腹冷痛,得热痛减,面色青白,四肢不温,恶露量少,色紫有块,舌暗淡,苔白滑,脉沉紧。

        [养生及治疗原则]

        暖宫止痛,活血祛瘀。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暖宫止痛的中药,如芍药、甘草、桂心、当归、炮姜。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血瘀型选用当归、川芎、桃仁、乌药;血虚型选用熟地、阿胶、党参、山药、麦冬;寒凝型选用吴茱萸、桂枝、饴糖、炙甘草。中 成药选用益母草膏或益母草冲剂、失笑散、复方三七胶囊、延胡止痛颗粒冲剂。有止痛作用的单味中药有芍药、甘草、延胡索、乌药。

        2.外治法  盐炒热,敷熨腹部。生姜60,水煎,用毛巾浸生姜水热敷小腹。  风寒砂敷下腹部。党参、当归、川芎各10,甘草6,共研细末,用黄酒10调糊  状,敷贴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直至痛愈。用于产后血虚腹痛者。

        3.针灸法  针刺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极,留针20分钟。虚者用补法,或加灸关元(七壮)

        4.按摩法  在脚全息生殖腺区找压痛点。按揉3分钟。按揉脚全息腹腔神经  丛、下半身淋巴腺。各2分钟。按揉关元、上巨虚、三阴交。各2分钟。可自己按摩小腹。以关元为圆心,用手掌在小腹部作环形推摩,顺时针方向50圈,逆时针方向50圈。每日1—2次。

        5。食疗法  当归10,红糖15,鸡蛋l2个,鸡蛋煮熟去壳。用于血虚腹痛。②羊肉250,生姜15,红枣10枚,共煮汤,饮服。用于寒凝血滞,小腹冷痛者。③藕200(洗净切碎),桃仁15,共煮熟,待藕熟汤浓,饮汤食藕,1次服完。用于气血虚弱,小腹隐痛者。④生山楂肉24,红糖30,黄酒100毫升(或生姜3),加清水300毫升煮取150毫升,1次服完。用于瘀血内阻,小腹阵痛者。⑤益母草30,生姜3片,红糖15,水煎服。用于血瘀腹痛。

        [按语]

        产后腹痛是新产后的常见病,病位在子宫,多为阵发性小腹痛。产妇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肝气郁结;生活起居注意保暖,以免感受风寒,使气血流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