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妇科 > 正文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沈丽君 时间:2007-02-07 10:06:12
  • 核心提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根据其症状及严重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 中医将妊娠高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母婴死亡,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根据其症状及严重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

        中医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归人为子肿、“子晕”、“子眩”、“子痫”范畴。病因为脏气本虚,妊后更虚,以致精血聚于养胎而肾阳相对不足,肝阳偏旺,肝风内动,或痰火上扰所致。

      [临床表现]

      水肿,有时先有高血压,然后有蛋白尿,舌淡,苔薄白,脉濡滑等。

      [辨证分型]

      分四型。脾虚型:妊娠中、晚期,面目、四肢浮肿,或遍及全身,肤色淡黄或咣白,皮薄而光亮,纳呆便溏,胸闷气短,嗜卧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濡滑。肾气虚型:孕后数月,面浮肢肿,腰酸腹胀满,心悸气短,下肢怕冷,面色晦暗,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肾阴虚型:头晕头痛,视物模糊,耳鸣,口渴烦热,四肢发麻,筋惕肉闰,舌红或中有剥有裂纹,苔少,脉弦滑数。持续发展,可引起抽搐,面部肌肉强直,头扭向一侧,眼球固定,瞳孔散大,继则牙关紧闭,手握紧,手臂屆,全身肌肉强直收缩,角弓反张,以后抽搐,全身震颤,四肢乱动,口吐白沫,面色发青,舌被咬破,继则呼吸带鼾声,喉中有痰,进入昏迷。肝火型:头痛目眩,失眠心烦,口干烦热,面赤唇红,小溲短赤,大便不通,舌红或多刺,苔黄腻,脉细滑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以乎肝潜阳为主。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平肝潜阳的中药,如羚羊角、钩藤、生石决明、生龙齿、天麻。再随证选用中药,如脾虚型选用白术、茯苓、大腹皮、陈皮;肾气虚型选用制附子、生姜、白芍、车前子;肾阴虚型选用枸杞子、杭菊花、龟版、山茱萸;肝炎型选用生地、黄连、莲子心。中成药选用羚羊角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③有平肝潜阳作用的单味中药有石决明、珍珠粉、钩藤。

        2.外治法  甘松100—300,加水  煮沸数分钟,去渣,待药液温度至40时,擦  洗肿胀处,每日1~2次。有行气醒脾的作  用。白术、茯苓各30,砂仁、陈皮各15,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5,并加生姜5片,葱白3根,共捣成膏状。用时膏药加冷开水适量,调成糊状,将药糊敷在孕妇肚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2~3次,直至病愈为止。用于脾虚水肿者。

        3.音乐绦  优美轻柔的音乐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有助降压,减轻症状。

        4.食疗法  草鱼250(煎黄),冬瓜500,同煨3小时,加少许盐同服。每日2次。用于妊娠水肿伴蛋白尿者。②鲜冬瓜皮250,赤豆50,洗净,加水煮汤饮服,不能加盐。每日2次。有退肿利水,解胎毒的作用。③芹菜400(切段),煽炒,八成熟时加水发香菇50,一起煽炒后加盐6,菜熟味香,加味精,少许淀粉勾芡,作菜常食。用于妊娠头胀口苦,血压高者。④大米100,加水煮厚粥,倒入煮沸的豆腐浆250,加葡萄糖或白砂糖,稍焖。每日早晚2次服。用于妊娠高血压伴贫血,水肿者。

        [按语]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在妊娠20星期以后或产褥早期。因本病目前尚不能完全预防,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在妊娠中、晚期加强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及叶酸的摄人,在气候突变及寒冷季节中尤应注意。如以往有慢性肾炎或高血压者应治愈后再怀孕。怀孕后要注意情志调养,保持心情愉快舒畅,使孕妇机体气血运行通畅,可防止水肿的发生。要重视孕期保健,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定期作好产前检查,严密观察血压、体重、蛋白尿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诊断,积极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