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养生应用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养生应用 > 妇科 > 正文
  • 妊娠小便不通

  • 来源:《中华养生大全》 作者: 沈丽君 时间:2007-02-07 10:03:55
  • 核心提示: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本病为妊娠期间少见的并发症,多因妊娠期子宫后倾尿潴留。由于宫体后倾,宫颈向前抬,产生杠杆作用而压迫尿道,导致机械性尿潴留。 中医将妊娠小便不通归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本病为妊娠期间少见的并发症,多因妊娠期子宫后倾尿潴留。由于宫体后倾,宫颈向前抬,产生杠杆作用而压迫尿道,导致机械性尿潴留。

        中医将妊娠小便不通归人转胞胞转”范畴。病因为中气不足,举胎无力,或肾虚导致系胞无能,胎元下坠压迫膀胱,或因湿热蕴于胞中,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尿不得出而胀急难忍。

        [临床表现]

        妊娠期间小便不通,以致小便胀急疼痛,心烦,坐卧不安,神疲乏力,腰酸肢软,舌淡胖,苔薄,脉细滑。

        [辨证分型]

        分三型。气虚型:妊娠期间,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坐卧不安,面色咣白,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心悸气急,舌淡而胖,苔薄,脉细滑。②肾虚型:妊娠期间,小便不通,或频数不畅,少腹胀满,畏寒肢冷,腰腿酸软,面色晦暗,舌淡,苔薄润,脉沉细滑。③湿热型:妊娠期间,小便不畅,大便干结,脘腹胀满,口苦口腻,胸闷纳少,苔薄黄腻,脉滑数。

      [养生及治疗原则]

      利水通溺,益气升提;或温肾通阳,化气行水;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养生及保健方法]

      1.药物法  可应用利水通溺的中药,如桂枝、通草、茯苓、泽泻、车前子。再随证选用中药,如气虚型选用党参、白术、升麻、桔梗、乌药;肾虚型可选用附子、山茱萸、山药、熟地等;湿热型可选用栀子、茵陈、猪苓、木通等。②中成药选用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滋肾通关丸。③有通利小便的单味中药有猪苓、车前草、冬瓜皮、通草、木通。

        2.外治法  小茴香7,葱头15,共捣烂,敷小腹1小时,有利尿作用。冬葵子、滑石、栀子各等份,共研末,用螺肉捣膏,或生葱汁调成膏,贴脐中,利尿甚速。③花椒15(),盐15(),葱白3(),共捣,贴脐孔处,至小便通利后即去。

        3.热熨法  热毛巾敷耻骨联合上膀胱区。②大葱连根500,切断炒热,布包热敷脐下至耻骨联合处。每次30分钟,每日2次。有温运膀胱,通利小便之效。

        4.坐浴法  陈瓜蒌100,煎汤,坐浴20分钟,小便即解。

        5.抬臀法  孕妇取平卧,抬高臀部,使胎头上浮,不致下压膀胱,有利于小便的顺利排出。

        6.针灸法  取足三里、阴陵泉、膀胱俞,用补法,气海、百会,用艾灸,或诸穴用灸法。有补中气,升清阳,举陷下,促气化,利小便之功。②取肾俞、命门,用补法,并用灸法,关元只灸不针。有温肾扶阳,化气行水,通利小便之功。③取膀胱俞、阴陵泉、足三里、行间,用泻法,不宜灸。有清热,畅气机,促气化,通利小便之功。

      7.食疗法  海蛰250,荸荠10个,水5碗煮2碗,1次服。玉米须200,小茴香5,水煎汤,加白糖饮。鲜鲤鱼](500,去鳞及肠杂,洗净),黄芪30,放人鱼腹内,加水煮熟,食鱼喝汤。④黄芪12,豆浆1碗,加适量水,煎煮10~2)分钟,喝豆浆。每日1剂,可加豆浆再煎第二次。

      [按语]

      妊娠小便不通经治疗无济于事,应考虑导尿术,待小便通后,再调理善后,切不可乱投通利之剂,否则非但无益于病,反损伤正气而内动胎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