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运动养生 > 正文
  • 手舞足蹈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杨国安 时间:2007-10-17 10:10:50
  • 核心提示: “手舞足蹈”源于《诗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这则成语原意是指两手舞起来,双脚跳起来,形容喜悦至极的样子
       “手舞足蹈”源于《诗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之也。”《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
    发喜得手舞足蹈起来。”这则成语原意是指两手舞起来,双脚跳起来,形容喜悦
    至极的样子。也指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手舞足蹈”还可以是治病疗疾之法,以增进心身健康,这就是“舞蹈疗法”。
    它是以舞蹈为主要内容的一种防病治病、健康强身的方法。闻一多先生曾写道:
    “生命的机能是动,而舞便是有节奏的动……所以它直接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确实,人们在“手舞足蹈”时扭腰摆身,加速了血液循环,促进了新陈代谢,
    对全身肌肉、肌腱和关节,特别是对胸廓、腰脊、臀部和四肢,都是一种绝妙的
    健美锻炼。同时,由于快节奏地蹦跳和摇摆,人体活动量增大,胸廓扩张,增强
    了肺活量,改善了呼吸系统的功能。腰身的摇动,使腰脊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以
    提高,坚实了盆腔和髋关节的柔韧性,有利于消化、泌尿和生殖器官的锻炼。可
    见,舞蹈真是“生命机能的表演”。
      此外,舞蹈往往在音乐伴奏下进行,使人心情舒畅,忘记不快之事。在悠扬
    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还可振奋精神,缓解疲劳,使压力下的紧张情绪得以充分
    松弛。舞蹈是心理健康的兴奋剂。
      如今,医学家正广泛吸收舞蹈的特点,形成“舞蹈疗法”来治病疗疾。通过
    舞蹈编排,设计出适合不同身心状况病人的各种舞蹈,从生理、心理作用上发挥
    其治疗机理。立陶宛共和国的人民保健大学就成立了舞蹈医疗系,培养专门人才
    来推广舞蹈疗法。美国则风行“耗氧健身舞”,该种舞蹈运动量较大,需要消耗
    较多氧气,使机体代谢得到改善,因而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而风弥全国。墨西哥
    城每年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而自杀的高达3000人,为此,墨西哥社会保障研究院
    试图通过舞蹈疗法来帮助人们摆脱这一社会性病症。
      舞蹈疗法的心理学依据来自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及自我心理学的
    概念。舞蹈治疗家们认为,在所有生命体的内部都存在着能量的自然流动。心理
    冲突可以影响这种自然流动,造成混乱的涌流。这种混乱涌流的外在表现便是适
    应不良性运动、姿势和呼吸动作。通过舞蹈这种运动形式,不仅可矫正人们的适
    应不良性运动、姿势和呼吸,而且也可将潜伏在内心深处的焦虑、愤怒、悲哀和
    抑郁等情绪安全地释放出来,使人们感受到自己对个人存在的控制能力。因而,
    舞蹈疗法可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舞蹈疗法是随着现代舞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在
    西方主要有4种舞蹈疗法:茜斯的舞蹈疗法、荣格舞蹈疗法、发展性舞蹈——运
    动疗法和格式塔运动疗法。通过这些舞蹈疗法,可以排遣胸臆,陶冶情操。对于
    精神病人和孤独病人,舞蹈治疗也可激发他们回到现实,参与人际交往。
      舞蹈疗法作为一种身心整合的治疗方法,更适用于心身疾病和慢性疾病患者。
    治疗慢性肢体关节炎,如肩周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椎增生、轻度中
    风后遗症、肢体活动不利、手足麻木酸痛等疾病。根据个人爱好及条件选择简单
    易学的非艺术性舞蹈,每日1~3次,每次1小时左右,1个月为一疗程,视病情坚
    持1~3个疗程。对于肥胖者,每天可坚持跳迪斯科等运动量大的舞蹈,使体内热
    量消耗增大,可达到减肥的目的。经常观赏表演性、艺术性舞蹈,并经常更换观
    赏内容,对治疗抑郁、嗜睡等疾病有益。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