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四时养生 > 正文
  • 长夏养生

  • 来源:养生月刊 作者: 时间:2009-08-22 14:27:00
  • 核心提示:  七八月份,学生们放暑假,却要赶着充电,冒着酷暑参加各种培训班;工薪阶层拿着高温补贴加班加点。大家在这炎热的季节里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劳作、锻炼,肚痛腹泻、中暑昏厥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在

      七八月份,学生们放暑假,却要赶着充电,冒着酷暑参加各种培训班;工薪阶层拿着高温补贴加班加点。大家在这炎热的季节里不仅得不到休息,还因为不合理的饮食、劳作、锻炼,肚痛腹泻、中暑昏厥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漫长的暑期充电养生两不误,保证有更好的身体去学习、工作呢?

      中医学将一年分五季,分别为春、夏、长夏、秋、冬,七八月份正应长夏之季。长夏时经小暑、大暑两个节气,太阳灼热大地.地泣上升,形成暑热和潮湿交替两大特点。《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汪绮石在他的著作《理虚元鉴》中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就是说,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祛暑防湿;同时又要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 

      中医学认为,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旺盛。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以适应暑热的气候。暑是夏季的主气,为火热之气所化,其为阳邪,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暑邪侵入人体,常见腠理开而多汗,汗出过多导致体液减少.此为伤津的关键;津伤,则见口渴喜饮、唇干口燥、尿黄便干、心烦胸闷等症。如果不及时救治,开泄太过,则伤津可以进一步发展,当超过生理代偿时,必然会耗伤元气,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虚浮、外越的表现,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湿为长夏之主气,在我国东南及南方地区,暑期空气中湿度大,加之或因外伤暴露,或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发病者很多。

      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不仅如此,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等症状。尤其是脾气升降失调后,水液随之滞留,常见水肿形成.下眼睑、两侧脸颊、小腿胫前、踝部都可发生。湿性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着痹”之称。一般来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人面难分难解的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

      对于湿,现代科学用湿度来表示,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含水量,物体潮湿的程度。空气的湿度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体有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对人体适宜的湿度是40%~60%,当气温高于25。C时,适宜的相关湿度为30%。秋天,天气凉爽,湿度适中,人的精神倍增;而长夏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若湿度太低。上呼吸道粘膜的水分可大量散失,从而使抵抗力下降,易引起感冒。不仅如此,暑期由于天气闷热,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甚至发霉、长毛,人也会感到不适。若穿着返潮的衣物,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就会引起胃肠炎.甚至导致中毒。

      如前所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尤其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所以长夏饮食应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主食宜选用大米、小麦、绿豆、赤小豆粥;蔬菜宜选用香椿、胡萝卜;果品宜选用西瓜、葡萄、椰子、乌梅饮。所以在长夏,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一天的饮食总量不能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

      说到暑期离不开的饮料,有几个要注意的地方。①高温饮料要确保可口和止渴,可作为高温饮料的有白开水、盐开水(0.1~0.2%含盐量)、花茶、盐茶水(0.1~0.2%含盐量)、酸梅汤、柠檬汁等不含酒精的果汁、饮料等。②提倡多次少饮的科学饮水方式,不要一次饮用太多,禁止暴饮,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每人大约2~3升,中等或重体力劳动3~5升。③饮料的温度以12~18℃为宜,低于12℃对胃肠不利。易引起消化道疾病,高于20℃则普遍感觉太热。口感不佳。

      为防止湿邪侵袭,还要注意居住环境切忌潮湿。中医学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指人体下半部分。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因此,长夏时节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发霉、长毛而损坏。还能损伤人体阳气。长夏期间,酷热多雨,胃肠功能低下,湿邪之气经常乘虚而入,易引起痧病和中暑。痧病的主要表现为:胸闷、食欲降低、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汗多、便溏、日渐消瘦等。防治的方法可每天用鲜藿香、佩兰各10克,飞滑石、焦大麦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为茶饮,辅以刮痧方法防治;也可选择中成药克痢痧治疗。中暑多由夏季烈日暴晒兼有疲劳而致,饮食上需备有西瓜、芦根汁、绿豆汤、酸梅汁、十滴水等防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