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养护肝脏的2大定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1-22 13:21:53
  • 核心提示: 肝脏是人体调节血液、新陈代谢的中心,但是现在很多人生活习惯很不健康,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些习惯有可能就会为肝脏带来严重的伤害。看看下面这5种不良生活习惯,堪称肝脏杀手,你是

     

    肝脏是人体调节血液、新陈代谢的中心,但是现在很多人生活习惯很不健康,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些习惯有可能就会为肝脏带来严重的伤害。看看下面这5种不良生活习惯,堪称肝脏杀手,你是不是躺枪了......
    一、睡眠不足

    现代生活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但是熬夜最容易熬出肝病。其原因在于,在睡眠过程中,人体会进入自我修复模式,经常熬夜既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加薇信:vipm99 教你轻松每天瘦一斤!

    有关专家指出,经常熬夜的人应该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23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至8小时。一般来说,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为8小时,在23点至1点钟进入深睡眠状态最为理想,而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能够让肝脏有效排毒,反之,就会气血不足,对肝伤害颇大。
    二、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

    肝脏是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和代谢器官,承担着合成、分解及储存物质的重任,参与着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有关科学研究也发现体内排毒可以通过排尿、排汗、排便进行,而早上起床后尽快排尿,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毒素及时排出体外,避免毒素滞留体内,导致肝脏“中毒”。如果早上起床后不及时排尿,容易导致毒素堆积,损伤肝脏。
    三、暴饮暴食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是最大的腺体。有专家指出,肝脏就像一个化工厂,除了能分解摄入体内的酒精外,至少还有250种功能。它有一根重要的血管通往肠道,将肠道中不易吸收的代谢物质带回肝脏进行解毒。

    暴饮暴食既损害胃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大大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暴饮暴食也会导致过多脂肪沉积在肝脏上,使肝功能受损,其中脂肪肝就是最典型的病例。

    四、不吃早餐

    现在有许多人因为早上赶着上班或者赖床而不吃早餐,但其实这样对肝脏伤害是很大的。人体在空腹时,胆汁容易淤积,极有可能引起结石症状。营养专家表示,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便秘等多种疾病的危险。

    另外早餐也要尽量少吃油腻甜食,饮食偏荤喜甜者,也会因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加速胆汁中胆固醇的沉积,形成胆结石。一份健康的早餐可以延长饱腹感,避免我们的肝脏受损。

    五、吸烟喝酒

    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酒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抽烟的危害在于烟草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体后,对多种内脏器官包括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是导致疾病、诱发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而过量饮酒则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提高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发生的机会。

    六、养肝护肝必须谨记两大定律

    1
    作息有律+起居有常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肝胆在晚上23点至凌晨1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所以,养肝的最佳方式就是必须保证充足的休息。平时工作也要避免过度劳累,要及时休息,以补充体能。

    2
    情志养生

    中医的五脏分别对应五种情绪:怒、喜、思、悲、恐。其中,肝脏对应的是“怒”,正所谓“怒伤肝”,长时间精神抑郁或突然怒火中烧,都会造成肝脏气血失调。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情绪不舒畅时,可找朋友倾诉,切不可憋在心里,避免伤肝。想知道自己一生的财运如何,添加大师微信:vipfs8 ,免费给你算命!

    我们要留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及时改正,做到健康养肝护肝。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