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情志调摄 > 正文
  • 民歌诗词话养生

  • 来源:家庭中医药 作者:王向玉 时间:2013-04-16 15:16:00
  • 核心提示: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大藏经》
    【诗词赏析】
    《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是心境在人体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

    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
        ——《大藏经》
    【诗词赏析】
        《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是心境在人体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话中,用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一连串的词来突出对心境的要求,足见作者心目中“心”及心理疗法的地位之高了。
    【健康话题】
        关于心境在人的生理中的重要作用,中医学也有着相同的认识。在《 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已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明确论述。
        心与情志 
        心在中医学概念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被封为“君主之官”,为人身最高的统治者和最大的权利执掌者。血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血起主宰作用的正是心。心对血的这种主宰功能可以通过许多途径反映出来,其中用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主要是面色、舌色、脉象和人胸部的直接感受。如人的面色红润、舌色红活、脉象平和有力、胸部感觉舒畅,就标志着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如出现了与上述情况相反或相违的表现,相关的疾病就要发生了。若面色赤红、舌色赤红、脉速加快、胸部烦闷,是心火过盛的表现;若面色无华、舌色淡白、脉细无力、心悸心慌,是心血亏虚的表现;若面色深紫、舌色青紫、脉象艰涩、胸部憋闷,是心血瘀阻的表现,多见于心脏的重症或危症。
        神志,是人的精神意识,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指征之一,而神志的主宰者也是心。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也有“遇事好好想想”、“要多长个心眼,等口头语。这些话的中心意思都是一个:心是人体主管思维的器官,既要把握全局,考虑周身的大事,又要调控七情的发生与变化,使人在波澜翻滚的思潮中正常生存。心的这一功能正常,人就会显示出聪明、理智、敏捷、灵活的特点,健康长寿的机会相对就多;反之,人就会表现出愚笨、粗鲁、迟钝、固执,疾病和灾难的发生率相对就要高些。实践证明,大凡有雄心壮志的人、聪颖灵透的人、豁达大度的人、善于处世的人,都是有“心计”的;而那些碌碌无为、傻头笨脑、小肚鸡肠、无朋无友的人,或多或少都缺了点“心眼”。很显然,心的这些功能里,也包括了大脑的某些功能。把心与脑的一些功能混淆在一起,不能片面地认为古人认识上有局限,还要挖掘其中的联系。在现代临床上,一些心脑疾患发病机制上的相关性和对心脑疾病同治收到的理想效果,越来越使人们认识到心与脑的密切关联。
         情定健康
        古人言:君明则国昌,主健则体安。心的生理状态正常,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则发挥有序;心的生理状态出现问题,也势必要影响到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这一规律既符合大自然运行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
        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充足的心血供应和灵活的神志发挥,使人的五脏六腑处于平稳运行中,人体这个小天地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环境,疾病就很少发生。一旦人的这种平和心境被打破,心理因素造成的机体失衡状态就会立即发生了。各种不平静因素形成的兴奋灶不时成为人  思维中的优势中心,并不断通过大脑皮层的作用操纵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挥作用,使人生出多种疾病来。
        有人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了胆固醇浓度变化的系统测定,发现在高考前一年的平静状态下,其浓度处于最低值;在备考的一年中,处于不断升高的变值;在参加高考的前夜,达到最高值;然后,又逐渐下降。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当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常表现出山珍海味也难下咽、暖床柔被也难入睡、幽默逗笑也难开心等,由此引发疾病就在所难免了。糟糕的心境轻则使人食欲减退、大便紊乱、月经不调、头痛眩晕、心慌汗出,失眠健忘,重则形成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高血压病、血管硬化等疾病,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相关链接】
        “心平气和”在自己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生活中的各种刺激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做到心平气和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或者说根本是办不到的。因此,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客观面对生活现实,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烦恼,以减少不良情绪的刺激。要善于自我克制,学会自我排解,接受周围劝说,尽快解脱困惑。
        具体方法很多,静的如作画、写字、读报、与朋友谈心,动的如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凡是可以转移情绪的做法都可以试一试。而这一切方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我。当自己把问题想通了、把道理弄明白了,什么样的疙瘩都能解得开。其中,包容是很重要的一环。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对社会的包容,肚里的容量越大,困惑就越少、牢骚就越少,就越可能产生平和之性、平和之心。世界著名的长寿学家胡夫兰德说过,人生“一切不利的影响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莫过于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大藏经》中说的“心平气和”,对于人的健康长寿来说,确实是再好不过、且无可替代的良药。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