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名家养生学说 > 正文
  • 司马迁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6 22:05:13
  • 核心提示:详论医道 传写名医 司马迁,生卒年不详,汉代史学家,承家学任太史令,著《史记》。《史记》中有“扁鹊仓公列传”详尽生动地传写了古代两大名医的事迹,罗列了诸多医案,颇有参考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评赞

    详论医道  传写名医

      司马迁,生卒年不详,汉代史学家,承家学任太史令,著《史记》。《史记》中有“扁鹊仓公列传”详尽生动地传写了古代两大名医的事迹,罗列了诸多医案,颇有参考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评赞中,提出了简明精到的医道观,对于后世极有启发。其一,肯定医术的重要,认为“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早从事,是疾可已,身可活也。”大意是说:假使明智的人能看透天人间的关系,就能叫优秀的医生充分发挥其能力,人类的疾病便可除去,人类的生命也可大大延长。此论将健康的保证寄于医术,不是系于鬼神运命,自然较为科学。其二,认为医术没有止境:“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谓人的疾病层出不穷,医术总有所局限。此说也极精审。人类的医疗水平不断进步,许多绝症已成易治之病,却也不断有新的病症出现。近年的“艾滋病”,便是人类新发现的疾病之一。其三,提出著名的“六不治”原则:“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这“六不治”是:l.凭借个人地位主观臆断,不肯遵从医理的人,不能治;2.舍不得花钱请医购药,不能治(按:医药费负担,个人往往难以承受,是个社会问题,应社会统筹);3.只注意疾病,平时不注意调节衣食的人,不能治(按:养重于治,是我国传统的医疗养生观,颇合现代科学原理);4.症状不明显,病因难探查的病,不能治(按:现代医学大大发展了,但分科过细,疑难病反而更多了,如铊中毒等怪病,一般医院几乎诊查不出来);5.病体过弱,无法服药的人,不能治(按:今人发明打针、滴流、鼻饲等方法,可以强行用药了,但一个人如无求生欲望,恐难治好,本条从调动主体意志来看确有道理);6.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的人,不能治(按:近年流行的许多精神疗法、气功疗法,并不科学,许多亦近于巫,却打出“信则灵”的旗号与医学争锋,对迷于此道的人,医术确实不灵)。以上三点论医之见,确乎值得借鉴。

        精析形神  遵从道家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及养生问题,认为道家的观点最可取。

        在论各家要指时,司马迁认为:阴阳家关于“序四时之大顺”的看法,不能违背,墨家的“强本节用”,儒家的“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法家的"正君臣上下下之分”,名家的“正名实”,都是可取之论。而道家最高明,"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就养生来说,司马迁明确认为儒家的主张不能让人长生:“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也就是说,司马迁很重视个人生命,认为个人生命不存,一切功业都谈不上;而个人生命之根本,在于神(精神)与形(肉体)的结合。要想长生,必须安神固形,不可过劳。因此:“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于养生最相宜。

        善处生死  忍辱著书

        司马迁因保证李陵本人不会真心投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对个人来说,是比死还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而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撰述,忍辱偷生,正确地看待了自己生命的价值。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深情地提出:“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在《报任安书》中更明确提出生命有不同的价值:“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而自己不肯马上就死,正是为了显示出生命的价值:“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顺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全文引录了《鹏鸟赋》,对贾谊“等生死”的观点深有体会,在评赞中写道:“读《鹏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既透辟地认识到从宏观看,生与死只是事物的一个变化过程,从本质上没多大分别;同时,又坚持生命的价值,立志完成自身的使命。既达观,又执着,确为悟者之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