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名家养生学说 > 正文
  • 墨子

  • 来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墨子》 作者: 时间:2007-02-06 21:57:43
  • 核心提示:兼爱节用 提倡薄葬 墨子名翟(音dI狄),战国时人,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人。善于守御,提倡兼爱、节用。《史记》云:“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但其学说在战国时期十分风行,曾是超过儒学影响之显学,但因空想成分过多,后没

    兼爱节用  提倡薄葬

        墨子名翟(音dI狄),战国时人,宋国大夫,墨家学派创始人。善于守御,提倡兼爱、节用。《史记》云:“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但其学说在战国时期十分风行,曾是超过儒学影响之显学,但因空想成分过多,后没落。

        墨家学说主要见于《墨子》一书,主要是后期墨家的观点。其养生主张,与其社会主张完全一致,也以“兼爱”、“节用”为其根本。

        墨子认为,天理人欲都要求人们互相关爱:“然则奚以为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故圣王法之。既以天为法,动作有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然而天何欲何恶者也?天必欲人之相爱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恶相贼也。……故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反过来,天下之乱,无不起源于不相爱:“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家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与“兼爱”相关的,是“非攻”,即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不应有纷争攻伐。这谈的是社会理想,但不只与伦理相关,也与养生相关。因为个人不能单独生存,社会环境是否有利于人们生存,对养生来说是前提条件。

        人不只与人发生交往,也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料。墨子对此有清醒认识,提出:“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因自然界可供人滋养的物质有限,因而必须“节用”,不可放纵人的欲求:“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注:言利可倍也);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意谓圣明的君主能充分利用现有国力,去掉过分的奢求,不加重人民负担,就能使养生之资大大增加。此即所谓:“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所谓节用,即欲食只求“充虚继气强股肱”,而“不极五味之调,芬秀之和”;穿衣服,只求“轻且清则止”;宫室、车舟、甲兵等也有定制,“诸加费不加于民”,尽量节省,不费民力。这既为宏观养生所遵循,也是个体养生的准则.

    生时“节用";死即薄葬.墨子虽敬天事鬼,却反对厚葬。他认为:“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他认为,这不仅是百姓的事,也属于国政大事:“故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中,诚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的确,俭办丧事,不让死人与活人争利,是社会问题,也是养生不能不关注之事。

        鼓吹非乐  提倡利人

        除此而外,墨子还有不少养生之见,如:提倡“非乐”,即不要追求个人享乐一一“是故子墨子日:今王公大人,惟毋为亏夺民衣食之财,以拊乐如此多也。是故子墨子日:为乐非也。”这与“节用”相一致,反映了中下层劳动者的朴素社会意识。

        认识到人生有限,而且十分短暂一一“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这并非悲观,恰是对人生的切于实际的感受。

        认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利人”一一“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不要以为先贤一定是剥削阶级代言人,此种“利人”观点至今日乃至放之永恒也不会过时。以“利人”为养生之基本观点,实比单纯“养生”更高一个层次。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