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古人怎么过“三伏”

  •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作者: 时间:2009-08-27 09:29:00
  • 核心提示:  夏至在农历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候,标志着炎热三伏天的开始。俗言“寒在三九,热在三伏”。夏季三伏从夏至这天开始。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日“歇夏&

      夏至在农历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候,标志着炎热三伏天的开始。俗言“寒在三九,热在三伏”。夏季三伏从夏至这天开始。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日“歇夏”。

      由于夏至后的三伏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所谓的“苦夏”,中医称为“疰夏”。“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证,主要源于暑热和体质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立夏之日吃乌饭、茶叶蛋等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至开始,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食面,一般指的是面条,北方则主要是冷面和炸酱面。《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北方还有吃“碾转”的习俗。“碾转”即是“麦扁”。夏至这天,将新收的小麦在碾子上磨扁,煮饭吃。江浙一带在夏至日吃“麦豆饭”,用小麦合蚕豆煮饭。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夏至的饮食,多与小麦有关。夏至正值小麦收获季节,可能与古人的尝新习俗有关。新小麦,味甘甜,能养心安神,益肾。可用治心烦不宁、失眠等症。如古人的甘麦大枣汤,又可除热生津止渴,又可用于妇人心烦失眠的脏躁证。生食可利大肠,通便秘;炒食则涩肠止泻。夏至这天,全家人在一起共同品尝着小麦的甘甜,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田园景色。

      另外,夏至过后,三伏酷暑将至,避暑则成为第一要事。所以古人饮食多以清暑之物为尚。古人伏日的清暑食物,是以清凉为特征,主要有辟恶饼、绿荷包子、绿豆汤、凉冰、冰果、暑汤等。在福建一带,人们要到塘边、田埂采摘金钱草,将其捣汁煮肉汤饮用,据说可以整个夏季预防中暑,尤其是小儿可以防止痱子等皮肤病。居家还要必备清凉解暑药物等。还有用“四神”即茯苓、山药、芡实、莲子四味药物炖猪肚或瘦猪肉等。还有的买些利尿、祛湿、消炎的中草药煎汤喝以防暑热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