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涵与演进过程

  • 来源:健身气功 作者:曹莉 时间:2008-11-27 16:09:17
  • 核心提示:一、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涵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亦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长

    一、儒家养生思想的内涵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亦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养生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儒家养生是一种“以心为本”的养生体系。儒家养生是通过锻炼、活动筋骨,培养道德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它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健”而且还为了“寿”和“道”。儒家着重强调的是,心性的道德主体作用,是以人为形、气与心一体的三相之有机体。心乃意识层,形、气为非意识层。可见,儒家养生是为了训练道德实践的能力。

    二、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过程

        ()上古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起源

         就现存文字记载而言,中国养生文化的萌芽可以上溯到殷商时代。甲骨文中还出现了有关个人卫生(如沐、浴)和集体卫生(如“寇帚”即大扫除)之类的记载。这些皆表明商代先民对平安、健康的关注和向往,可视为养生思想的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形成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首推春秋战国。随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出现了不同的养生主张和做法,对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儒家养生思想也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

         1.孔子提出了“知者乐,仁者寿”的养生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孔子将仁学说成是一种善行、善举,并以此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提出“知者乐,仁者寿”,意为只有成为一个仁者,才能长寿,这种观点比《黄帝内经》早了几百年。孔子认为: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以清除心理上的障碍,取得心理的平衡,即“有大德者必得其寿”。

         2.孟子提出了“养心莫善于寡欲”说和“天人之学”的养生主张,构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孟子在继承先师孔子养生思想的同时,沿着“尽心、知性、知天”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路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养生思想。《孟子·尽心上》总结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俊之,所以立命也”,教育人们存心养性。《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

         3.荀子则在其养生思想中提出“动静合节”的观点。“养者而动时,则天不能使之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指出人身体好坏与寿命长短,决定于后天各种保养条件是否完备,以及是否因时而运动,而不取决于先天的命运,强调运动对人体健康的意义,与流传至今的“动以养生”的健身养生观念一致。同时,荀子继承了孔子关于“六艺”的思想,指出应奖励善于射箭的人才和善御者。此外,荀子还总结出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的辩证法则。

        ()汉唐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发展

         两汉时期各种不同的思潮、学说、流派,在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表现出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新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儒家思想日益融合其他学派,并在其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儒家养生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较大。

         1.董仲舒提出了天人理论。董仲舒作为两汉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天人理论,他以阴阳五行()与王道政治()互相一致而彼此影Ⅱ向的“天人感应”学说作为理论轴心,一切围绕着、它而展开。董仲舒的养生之道是用阴阳五行的哲学图示进行构筑的,《春秋繁露》中的“循天之道”和“身之养重于义”,可算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西汉时期最富天人合一精神实质的儒家养生专题文章。

        2.王符提出的气与养生的观点,为构筑儒家养生思想提供了新的理论。东汉时期王符认为气与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生死寿夭之命”,源于人体所禀气的厚薄、强弱。他说:“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寿命延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寿命短。”又说:“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他的说法中关于气与人体健康的观点,为构筑儒家养生观提供了新的思路。

        3.嵇康提出了养生必须形神并养的主张。“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提出了建立在形神相合的基础上的养生论。他主张养生必须形神并养,“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试图以超越性的精神境界来改造、重建社会理性。

       ()宋明清时期——儒家养生思想的完善

        宋明两代是儒学获得创造性发展的历史时期,儒家的养生理论也随之得到完善。

        1.周敦颐提出了“中正仁义而主静”.的养生主张。他认为,人超越万物,是宇宙间最为灵秀者,并提出了人通过自我修养达到的最高标准,即“中正仁义而主静”。这一标准含内在精神状态和道德修养两方面。

        2.宋儒提出“气上成性”、“气便是命”、“养气即是养心”的主张。宋儒在讨论问题时,大都主张对性作两种区分。一是所谓天地之性,另一是所谓气质之性。张载首先明确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主张变化气质,气上成性,这就符合儒家养生的意义。程颐提出“气便是命”的命题,其中就包含了性命双修的功夫。二程主要发展了孟子的“养气”说,认为:“人乃五行之秀气,此是天地清明,纯粹气所生也。”同时指出养气应谨守“勿忘勿助”之法,“养气要谨在有事与勿忘上,工夫自到。又不可责近效,所谓大段着力不得也。着力则气壹动志,前功不保矣”。李侗认为养心要落实到养气上,以养气代替养心。“理不可见,见之于气。性不可见,见之于心。心即气也,心失其养,则狂澜横溢,流行而失其序矣。养气即是养心”。

       ()五四以来——儒家养生思想的失落与回归

        1 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整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倍受摧残,儒家文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衰落的境况之中。儒家养生学说随着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地位下降而逐渐趋向衰落。

        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重视增强人民体质,养生文化也得到了新生。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中国养生文化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步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儒家养生思想重新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成为当前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