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长寿之乡 > 正文
  • 百岁的“秘诀”进入中国长寿地带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1-20 10:16:00
  • 核心提示:一台小小的织布机把曾经共事一夫的传奇百岁“姐妹”黄妈干(前)一与黄妈学(后)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经济联合体。妹妹擅长织布,性格柔顺,不过最近身体不适。姐姐精明强干,卖布的时候,算起账目滴水不漏。一个织布一个

    一台小小的织布机把曾经共事一夫的传奇百岁“姐妹”黄妈干(前)一与黄妈学(后)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经济联合体。妹妹擅长织布,性格柔顺,不过最近身体不适。姐姐精明强干,卖布的时候,算起账目滴水不漏。一个织布一个卖,两个人就这样有了“相依为命”的感觉。“其实我也会织布呢。”此图摄于2008年9月15日,在镜头面前,姐姐作熟练,而妹妹甘当绿叶,羞涩地低下了头。

      假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个故事。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盘屯有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传奇“姐妹”:姐姐黄妈千,今年104岁,妹妹黄妈学,刚刚晋级“百岁”。因为有着共同的丈夫,在她们结识之初,两人少不了恩恩怨怨。岁月流逝,尤其是10多年前,丈夫以91岁高龄去世后,即将迈入百岁殿堂的她们终于有了相依为命的感觉。 2008年9月,我探访这对姐妹那天,黄妈学身体不适,卧病在床,照料着她的姐姐反倒手脚利落。黄妈千和巴马其他百岁老人不同,能说简单的汉语,大概也因此见惯了记者、游客,你一举起相机,她便正襟危坐,面露笑容,就像训练有素的寿星模特。谈笑之中,她不无自豪地透露出:“以前妹妹织布我卖布,简单的账目可难不倒我。”其实我在好几个版本的《巴马长寿之谜》图书上已经读到过她的精明故事:一次目本人来参观,买布少给了5角钱,年逾百岁的她还依靠心算准确,及时地“发现”了。

      巴盘屯是近年来声名鹊起的“世界长寿之乡”巴马县境内最著名的长寿村之一。长寿之于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正史中的秦皇汉武,传说中的嫦娥、彭祖,流行至今的“长命锁”……无不折射出国人对“寿命长久”的渴求。长寿也是全人类、全球化的话题。“只不过,关于长寿区域的认定,全球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长命百岁’过去多用于祝福,而今倒是成了评价长寿区域的一个惯用指标——百岁以上者才能称之为长寿。”接触这个话题时,我采访的第一位专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曾这样告诉我。

      巴马之所以声名远扬,也跟这个指标有关。巴马总人口25.55万,100岁以上的老人有81人,相关比例达到31,70/10万——这个数字至少在中国是非常罕见的。而仅有300多人口的小村巴盘屯,竟然“诞生”了包括黄妈干、黄妈学姐妹的5位百岁老人!

      环境的作用固然是正向的,但影响力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即便拍了照片,留了录音,在巴马的短暂探访还是经常让我产生不真实的感觉。这个地方不过山青水秀、透着点儿灵气:清清的盘阳河逶迤流淌,串起了一个个小小村落,发育并不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峰林,稀稀落落点缀在两岸。可是,这里和名满天下的桂林、阳朔、大理、丽江一样,吸引了大量外地人,俗称“巴马候鸟族”。

      在巴马的乡镇菜市场,我看见了好些买菜的外地人,听口音,可谓南腔北调。来自黑龙江的65岁的李女士告诉我:“我来了俩月了,以前有高血压,来了半个月以后就不吃降压药了。”而76岁的杨女士兴致勃勃地让我猜测她的年龄。她看上去顶多60出头——我的猜测让她开怀大笑起来。她觉得巴马“空气好,水好,晚上睡觉睡得香”。问她打算什么时候回去,她说不一定:“要不是想念我孙子,不回去也行!”在坡月村,一家专门接待外地人的“老年公寓”大厅里,我还看到了一张作息时间表:早上去百魔洞(当地一个溶洞)打水、吸氧,下午自由活动。公寓老板向我解释:百魔洞里的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多呼吸这样的空气有益健康。

      更让我感觉惊奇的是,9月29日,在北京北三环边的一个咖啡厅,当我说起这些“夸张”事例时,坐在对面接受采访的北京师范大学卢云亭教授也给我讲了一段类似的经历。1997年。卢教授受到邀请前去广西巴马做规划研究工作,但是临行前发现自己身上长了一片片的紫红色斑块。他不得不推迟了行程,去协和等大医院辗转求医,除了被诊断为“紫癜”外,“查了半天,病因不清楚,医院开的药也不管用。”满怀狐疑的他留在家中休养了两三个月。后来却不过巴马人的再三邀请,只好带病坚持前往工作。没想到,到巴马的第三天。他身上所有的斑块全部消失了。

      “我第一直觉这里的环境值得研究。当时,我的朋友、广西岩溶所朱学稳教授等也很支持我,借了我们仪器,去测量一些环境指数。结果是相当惊人的,如巴马的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5000-20000个,百魔洞更高,能达到6万个。”卢教授告诉我,“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每立方厘米1500个负氧离子就算清新空气了。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大街上的负氧离子约为200-300个,如果进入门窗紧闭的办公室,则只有少得更可怜的40-50个。后来我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当然.学术论文讲求严谨,就没有提我那来去奇怪的紫癜病了。”

      王五一研究员也是专门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研究长寿的。去巴马之前,我在桂林永福县列席参与了中国老年学学会组织召开的2008中国“长寿与发展高峰论坛”。在这次会议上,他宣讲的论文《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中科院地理所王五一研究员等学者以“四普”数据为基础,县人口大于10万、百岁老人比例达到2/10万为标准,编制了此图。他们发现,长寿区域通常集中成片分布,可以划分出5个主要长寿带。图中8个“中国长寿之乡”则是由中国老年学学会评审、认定的。该认定有3个硬性指标:百岁老人比例达到7/10万;常住人口不低于10万;平均预期寿命比全国水平高3岁以上。实际上,对长寿区域的认定,目前国际上并无通用标准。无论是2/10万还是W10N,均远低于世界长寿国度的水平。可以想见,今后标准还会不断地提高。另外,长寿区域分布研究得基于人口数据,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尚未确证。因此,学者们普遍对即将于2010年发布的“六普”充满了期待。或许,届时将有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长寿区域分布图出现。

      论文里.他们发表了《全国百岁老人2/10万的县域分布图》,并通过分析,得出了中国长寿区域的一些空间分布特征和环境共性:特别集中于西南部,广西无论从哪个指标来看都是全国长寿人口最为密集、比例最大的省区,其次就是海南、广东和新疆等;长寿区域一般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植被覆盖度高,空气质量清新,饮水质量良好,食物中富含微量营养元素……这幅分布图为中国勾勒出了5大条带的长寿区域,也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面”的印象。 会议中,我得知,从2007年开始,中国老年学学[TH:Page]会已陆续认证了8个人口超过10万、百岁老人比例超过7/10万的“中国长寿之乡”。我还听说,广西的巴马也符合标准,只是仍需评审程序;青岛的崂山区正在申报,而“长寿岛”海南也有好几个符合标准的区县,专家们正在选点……这些百岁老人更集中的县份。似乎在长寿带上增加了一个个“闪光点”。

      学者的研究自有其系统理论,不过作为记者,我通常最本能的态度却是质疑。因为,世界上其他长寿国度都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域分布。而无论是我国的长寿区域的“面”还是“点”,单从环境角度讲,共性肯定有,但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举个例子,海南与新疆差异就大于共性。坐飞机飞往海南是非常惬意的事情,终于离开城市森林,掠过蓝色海洋,降落到一片绿色岛屿中——海洋性气候的海南岛植被很好,是以绿色为主基调的,那感觉有点像从上海飞到日本。新疆阿克苏、喀什一带,尽管有着美丽的绿洲,但在那幅员辽阔的内陆干旱区。黄色才是主宰的色调。

      在巴马采访时,当地学者告诉我巴马是中国长寿研究最早、最深入的地方,是“唯一的”、“世界级别的”,所以建议我不要拿巴马跟别的长寿乡比较。但是几天后我造访了河南夏邑,还是不由自主地进行了比较。

      河南夏邑属于黄河流域,在中国的长寿区中,在环境上显得非常独特。巴马是山区,夏邑却是标准意义上的平原,这里地处河南、山东、安徽三省交界处,有着典型的普通的北方农村的疏朗景象。

      2007年,一次人口统计让河南夏邑人惊讶地发现,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竟然有这样多的百岁老人:总人口113.8万人,百岁以上老人有120人,比例为10.5/10万,各项其他指标也合格,因此跻身“中国长寿之乡”。

      在夏邑,我又听说其“貌不惊人”的两个邻县也符合“中国长寿之乡”的标准,只是还不知道有“这种好事”。我忽然想起巴马长寿研究所陈进超所长的一席话:“我不认为环境就是万能药。巴马包治百病是不可能的,效果肯定也是因人而异的,其间有多大心理暗示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

      至此,我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谜题:长寿的“秘诀”肯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环境的作用固然是正向的,但影响力肯定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正好站在长寿与经济的折线斜率变化拐点上,也站在长寿研究的拐点上

      “是的,我就认为社会经济发展才是人类寿命得以延长的物质基础。”在永福的一次圆桌午餐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教授战捷告诉我。9月21日下午。她和王五一研究员一起主持了这次高峰论坛的“长寿与社会经济发展”分组讨论。

      许多的数据都能从正面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对长寿的促进作用。人类曾经历过两次大的寿命革命。第一次在19世纪,由于牛痘的发现和推广,人类整体平均增寿10年;而20世纪20年代,归功于抗生素的发现和防疫措施的推广。人口寿命又增加了20年。中国更是一部活教材:在汉武帝时代,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只有22岁;新中国成立之前,预期寿命只有35岁;而今,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3岁.而且预期寿命的分省分布显示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度一致: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远远高于西部。再看全球的情况,据WHO报告,世界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几乎全是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百岁老人比例也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寿命最短的10个国家则在非洲,其中津巴布韦只有36岁——大概相当于我国解放前的情形。

      但是,王五一研究员的报告也指出:中国百岁老人比例的空间重心与人均GDP重心的位置偏离较远,也就是说,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大多数长寿区存在的必要条件。更有专家直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比较长寿的地区都不是经济与科技的发达之地。这也能从很多寿星都是文盲得到证实。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访问过的几位百岁老奶奶,她们有的年轻时特别受苦,甚至要过饭,逃过荒……

      我还就此请教了中国老年学学会养老与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原野。他提醒我关注一幅长寿与经济的发展关系图,这张图的横坐标为国家人均GDP,纵坐标是该国百岁老人比例。数据显示,随着人均GDP升高,百岁老人比例升高,只是升高的幅度正好在中国这个点位上由昂扬向上逐渐转向平缓上升,“你看,中国正好处在‘长寿拐点’上。经济的作用还是正向的,只是在未来,经济的影响力可能逐渐减弱。”

      原野有个观点,现在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不仅仅站在“经济长寿拐点”上,而且正站在“长寿研究”拐点上。他参与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老年学学会等机构组织的共计1万多人次的百岁老人调查活动。“现在跨越19-21三个世纪的百岁老人肯定还有,但相当少了,他们应该是国宝啊。”但是,他深深地感到,国内的观念不适于很多研究。比如血样采集得不到老人及其亲属的理解,“而且咱们的经济实力也很难进行真正的长寿基因分析。”

      与原主任闲聊时,我邂逅了来自江苏如皋长寿研究会的许宏兵,得知10月6日即将在如皋揭晓“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有意思的是,按照各地送审的资料,排在中国寿星榜上前10名中有6位都在新疆,而参评的专家们对此有些“坐立不安”。

      “人口学家对新疆的数据持怀疑态度。”原野告诉我,“他们没有严格的家谱,没有传统的属相,上报时有的老人一口咬定,‘我真的是大羊生小羊那年出生的’。可是大羊每年都会生小羊,究竟是哪一年呢?没法确认。云南南部少数民族区域也存在类似问题。”

      我就有些困惑了,无论何种研究。基础总是数据。如果根基不牢,结论如何让人信服呢?2010年,中国即将发布“六普”数据,据称,按保守估计,届时我国会有超过3万名的百岁老人,他们将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呢?“六普”的可信度又能够比以前提高多少呢?

      当然,我也欣慰地发现,中国老年学学会认证“中国长寿之乡”时,投入了大量的实地考证。“一个地区有几十位百岁老人,我们会随机抽查其中一些。”原野告诉我。“譬如,人要有100岁了,按照25岁一辈,应该有七八十岁的儿女作为旁证。”

      据说,巴马当地婚俗奇特,妇女首次生育一般比较晚,接近30岁,在最初认证时也因此受到过质疑。不过,人口学家多次考证后认为,巴马的瑶族和壮族在出生时都有属于自己的生辰八字,这和汉文化的传统习俗是一致的。原野举了个例子,“两个同样都为‘甲子’年出生的人,耍不就是同年的,要不就要相差60岁甚至60的倍数[TH:Page],因此还是比较准的,不至于弄出大错。”

      “淹死在洒缸里的俄罗斯男人比淹死在水里的还多”,但为什么不吃茄子呢?

      1997年,WHO年宣布了一项研究结论人的健康与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剩下的60%都取决于自己。姑且不论这个比例分配是否科学,这个报告至少说明了长寿原因的综合性。其中。“取决于自己”的那个绝对部分,通常指的就是生活方式。

      作为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我们几乎随时浸泡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所制造的各种废气与污染之中。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不得已的应酬、严重缺乏的睡眠仿佛是天经地义的生活状态。我甚至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论调:“我宁肯随心所欲吃够50年,也不想青菜豆腐活100岁。”

      这次采访,让我从“年轻人的圈子”一下子跳进了另一个社会。在永福时,我从严肃的“长寿与经济社会发展”小组溜出来,推开了“长寿与生活方式”小组讨论的会议室大门。没想到,这里竟然热闹得像早晨的公园。来自大连的郭振礼老先生正在带领大家一起做简单的自我按摩,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根据目测,听众平均年龄约65—70岁。现在的标准是65岁以上称老年,如此看来,长寿的生活经验只有老年人自己在关心。

      我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专家们会不会得益于长期的长寿研究,以至于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健康?答案很有意思。王五一说:“会吧。我会坚持适度锻炼。”原野说:“我会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上床睡觉。但是我影响能力有限,我妻子就喜欢熬夜。也是忙。不得不熬。”年过半百的社科院研究员杨子慧则告诉我:“再好的生活方式也得能习惯才行。我的生物钟就比较怪,基本上没有两点以前睡过觉,睡不着啊。”

      是啊,关注长寿的长者尚且如此。年轻人就更难为遥不可及的长寿“投资”了。实际上我们都大概知道什么样的方式更好,如控制烟酒。2005年2月25目的《环球时报》报道说:“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最近提供的数据,俄罗斯男性现在的平均寿命是58.6岁,而女性为73岁……三分之二的俄罗斯男性死亡是处于醉酒状态——淹死在酒缸里的人比淹死在水里的还要多。”你看,酗酒的恶果太明显了,短寿14岁!

      这样的案例可谓举不胜举,WHO也不停地在发布这方面的新数据: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中风发病率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

      但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能完全杜绝疾病的发生。相反,也不乏生活方式不怎么健康的人却仍能长寿的实例——虽然并不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事实。

      经常被又抽烟又好肉的人们拉出来当榜样的著名人物有毛泽东、邓小平。他们都从艰苦的岁月中走出来,生活习惯是人所共知的不健康,任何时候都烟不离手,毛主席还嗜好吃辣,吃红烧肉,熬夜。可是他们都活到比较高寿的年纪。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毛与邓长寿的理由是他们享受了最好的医疗保健,如果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健康。应该可以更长寿。但我所接触到的百岁老人当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每天看电视到深夜。河南夏邑的张德云老太太,爱好吃糟鱼,还爱喝酒,摄影师去拜访她的时候,她的聊天主题便是后辈又送了她什么好酒。她已经106岁了,却不痴呆不糊涂,生活还能够自理。按道理糟鱼一类腌制的食品都不利于健康,但是老太太吃了一辈子,也没有什么不适。

      好像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适量的运动(劳动)。我发现长寿区的百岁老人们,都不曾停止过劳动——而那些运动过度的体育明星倒很少听说有长寿的。对生活方式,我还真是赞同巴马长寿研究会陈进超所长的中庸态度:“我要奉劝各位:养生要趁早,最好从儿童时代就开始。长寿没有秘密,你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抽(烟)就抽(烟),但要自身条件允许,不过分、不过量,你的生命就握在这些食物的分与量中。”看来,“分”与“量”才是关键所在,而这个分量究竟是多少,也是因人而异的。

      另外,在长寿研究中,饮食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内容,寿星们的饮食之道究竟可不可以复制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呢?王五一研究员告诉我,在长寿区的主要食物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都比较高。硒是一种抗衰老的元素,而食物中同时还含有其他的与生命有关的微量元素,比如锌和锰。我们通过对比各长寿区老人的饮食习惯,会发现有些食物反复出现在食谱中。比如玉米、红薯、豆类以及各种蔬菜。尤其是玉米,无论是遥远的新疆,还是中原的河南,或者南方的广西…玉米都是寿星们食谱里的常客。

      其实对于很多生活在农村的老寿星们来说,吃什么并没有多大选择余地,吃多少则可由自己把握。按现代医学理论,人体每天需要2400大卡热量以上才能正常生存,然而巴马长寿老人的摄人大多在1400-1900大卡之间,远低于“标准”。即使家境允许,老人们也不会吃得太饱。“限量饮食”可以延年益寿后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曾进行过小白鼠试验:在专门配置的饲料里,减少35%的卡路里含量,小白鼠可以活3.4年,不限食的对照组则活不到2年。

      那么,有没有什么不吃的呢?一次晚餐时,席间刚好有一道菜是红烧茄子。原野突然告诉我:“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发放的问卷调查中,吃什么的都有,唯独有一样东西没有人吃。”

      我们好奇地猜了一圈,都没有猜中,最后他揭晓了:“茄子。”

      “茄子?!”

      他很肯定:“没错儿,是茄子。这真的很奇怪。我们也和一些百岁老人交流过,为什么不吃茄子?没有得到回答。反正也不是很刻意地拒绝吃。但就是没有人在爱吃茄子那一栏里面打钩。”

      但凡长寿的结论或多或少都有悖论出现,如果能尽快发现一位热爱吃茄子的百岁老人,那么茄子之谜也可以彻底被搁置起来了。

      似乎能肯定两件事:女性比男性长寿,长寿可以遗传,但理由和途径尚不清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寿地区也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四川的彭山拥有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老寿星——彭祖,彭山成为“长寿乡”和彭祖一脉的遗传基因有无关联呢?

      彭祖时代遥远,很难厘清线索。湖北钟祥自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对33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发现有确切家族遗传关系的占64%。其中有3户姐弟是长寿的。巴马地区在历史上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生活环境相对封闭,遗传背景均一,一般在族群内婚配,外来移民混血较少,所以是研究长寿遗传基因的理想之地。由广西江滨医院组织的遗传学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显示:巴马的长寿也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家族聚集性的特点。

      可是长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