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百姓养生经 > 正文
  • 学《黄帝内经》谈国医养生(2)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1:02:24
  • 核心提示:5顺应四时阴阳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气调神”。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摄。神,指精神情志。“四气调神”就是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来调摄精神

    5顺应四时阴阳

        根据“人与天地相应”的观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气调神”。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气候,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调,调摄。神,指精神情志。“四气调神”就是顺应四时的变化规律来调摄精神情志活动,做到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四气调神”的养生原则要求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秋冬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春夏二季自然界阳气由渐而旺,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应保养体内阳气,不使宣泄太过;秋冬二季自然界阴气转旺,人体的阴气亦外盛而内虚,故应保养体内阴气,以应来春的生气宣发。《类经》说:“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泄,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仍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着,宜切佩之。”

     

        总之,春夏秋冬四季的阴阳变化是促使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动力。阴阳互根,人体亦应顺从阴阳的变化以调之,养阳以助生长之能.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则灾害生矣。

     

        顺时养生,正如《灵枢·本神篇》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须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视是活的意思;长生久视是延长生命、不易衰老的意思。僻邪指不正之气;僻邪不至是说病邪不能侵袭。病邪不能侵袭的关键在于“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是说人体要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生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发育成长。这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所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变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也就是说,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只有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这与现代医学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人类需要摄取饮食、呼吸空气与大自然进行物质交换,从而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四个季节的气候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但是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没有生长,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没有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有了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才有了生命的正常发育和成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谓“四时阴阳”指一年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由于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例如,冬至一阳生,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一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由于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所以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物发展生长规律,因而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根本,即指万物生和死的本源。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是自然界的一员,就必须顺应自然界的规律,这样才会健康长寿。那么,如何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内经》主张,在春夏之季、气候凉转温、阴消阳长、万象更新之时,必须相应地朝气勃勃,多做些户外活动,使阳气更加充足。秋冬之季,气候由温转凉,阳消阴长,肃杀寒冷,人体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避之有时,使阳气不要妄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春而不彰”。阳气得以保养,疾病就不易产生,人体就会健康延寿。

     

    6讲求动静结合

        中医养生亦重视健身运动。因为长期坚持运动锻炼,是人体维持健康、增强体质、永葆青春的秘诀。《内经》中早就有了“导引术”的记载。我国1800多年前的著名外科学家华佗,就自创“五禽戏”作为健身运动,以致“年且百岁,犹有壮容”。华佗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也。”他的学生吴曾如法锻炼,坚持不懈,活到90多岁,仍耳不聋、目不瞑,齿牙完坚。这说明长期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肌肉、骨骼得到锻炼,生理、心理得到调节,气血畅通,阴阳协调,从而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在强调动的同时,并不忽视静的一面,而是主张动静结合。《一览延龄》中说:“动中思静,静中思动,皆人之情也。……心情开旷,则谓之养生。……最静之人,食后亦直散步,以舒调气血。好动之人,亦宜静坐片时,以凝形神。”事实证明,许多职业运动员并不是长寿者。所以延寿不但需要动,而且也需要静。动静结合是科学、合理的健康长寿之道。

     

    7讲究生活规律

        《黄帝内经》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世则不然,“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后世之人则“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也就是说,生活有规律,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人就会早衰短寿。

     

        (1)劳逸结合,起居有常。我国人民自古就有“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生活习惯。这是保持人体精力充沛、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若劳逸失常、起居无节,则可影响健康,导致早衰。养生之术,无须远求,只需在起居、行住坐卧之间,时时留意调摄会受益无穷。凡过劳过逸,均对人体不利。

     

        《素问·富明五气》所言之“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属于过劳;而“久卧伤气,久坐伤肉”则属于过逸。《保生要录》指出:“养生者,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养生之人,欲血脉常行。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然它消缓,即是小劳之术也”。

     

        (2)性生活节制。性是人的本能。性生活是人体的生理需求。性生活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结婚男女一般比独身男女寿命长。适当的、有规律的性生活会给男女双方带来心理上的快感,从而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遵生八笺》中说:“阴阳和合,接御有度,可以延年。入房有术,对景能忘,可能延年。”反之,若恣情放纵,性生活过度,则肾精亏耗,肾气乃伤,促使早衰。所以养生学家有言:“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生活中适度则养生,没有规律则耗精,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8提倡饮食节制

        饮食要有规律,宜定时定量,不宜过饥过饱,不宜偏食。《灵枢·五味》云:“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援食不足,不能满足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气血生化之源不足,不能保障人体器官的能量供应,久之可致早衰。反之,“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过量也是损害人体健康,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因素。进食过多,超过了消化器官的承受能力,就会损伤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产生障碍。现代临床证实,饮食过饱,暴饮暴食,不仅影响消化器官的功能,还可使心脑等器官供血不足,突发心脑血管病。长期的不节制饮食,尤其是中年以后不注意这一点,过剩的脂肪沉积可形成肥胖症、脂肪肝。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脑血管硬化均可使人提前衰老。

     

        其次是少饮酒。酒为五谷之津液,米曲之华英,能避风寒、宣血脉、消邪气、引药势。适量饮酒,可促进消化,补充人体热能和营养,预防心血管病,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有催眠作用。若长期过量饮烈性酒,可引起慢性酒精中毒、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脂肪肝和肝硬变,暴饮烈性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本草纲目》指出:“酒少饮则和血行气,痛饮则伤神耗血”。

     

        偏食也是致病之因,衰老之由。中医特别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杂粮,兼收并蓄,才能使人体的营养趋于平衡,也就是“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果偏嗜,就会造成很多疾病。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涩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灵枢·五味》也说:“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事实证明,食盐过多,大量的钠离子进入血液,细胞中的水就脱离细胞使其稀释,作为防护手段而增加血容量;随着摄人大量的水,使血液体积——血容量持续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心脏加大压力驱动大量血液进入血管,血管壁随之扩张逐渐失去柔性,从而增加了血流阻力,血压升高。体内盐分过多还会抑制碘活动,碘失去活力就会破坏胺质,降低激素分泌,使皮肤变黑,或出现褐斑或雀斑,或皮肤干燥。所以每日进盐量应控制在10g以下。高血压病人每日摄盐量应限制在0.5g以下,以保持血压平稳。

     

        怎样才算合理的饮食呢?《老老恒言》说得好:“勿极饥而食,食不过饱;勿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总以少为有益,脾易磨运,乃化精液。否则极补之物,多食反至受伤,故日‘少食以安脾’也”。如果做到这一点,饮食就恰到好处了。

        摘自《中国中医药》文/叶玉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