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百姓养生经 > 正文
  • 学《黄帝内经》谈国医养生(1)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1-08 21:02:24
  • 核心提示:中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都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养生理论。《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

    中医学对养生保健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都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养生理论。《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建立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1重视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和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人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和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而这些各自不同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和组织、器官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则是相互影响的。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也必然相应地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比如“六气”是指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这六种气候是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调节。因为有了这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才有一年温、热、凉、寒和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可以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生长发育,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的:“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里的日、月是指日、月的运行,也就是天体的运动、气候的变化。古人所说的“天、地”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天地一体”即指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这就是“天人一理“、“人身一小天地”,以及“天人相应“和“人与天地相参”的“天人一体“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这就是说,天地万物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天地之间有四时五行的变化,产生各种不同的气候。在不同的气候下,一切生物有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人体五脏也有不同的变化。

     

        中医养生学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行之有效,是因为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它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强调整体性,善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素问·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又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日:“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必然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与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时每刻都与自然界有着物质、能量、信息等方面的交换。

     

    这一整体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有规律的。遵循和利用这个规律,维持阴阳动态平衡,对人类有益,破坏这个平衡,则会“灾害至矣“。

     

    2强调阴阳平衡

        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

        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事实上,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正是在阴阳学说的直接指导下解释生命活动现象,建构祛病延年的理论与实践方法的。

     

        首先,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认为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素问·生气通天论》称:“生之本,本于阴阳。“所谓“本于阴阳”一方面是指人体生命活动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阴精”和“阳气”的矛盾运动。另一方面则是指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一切组织结构均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其次,祖国养生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黄帝内经》提出了相应的人体健康标志:“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又说:“平人者不病,不病者,寸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既然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那么平衡的破坏自然也就意味着疾病的发生。

     

        再次,祖国养生理论以协调阴阳为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谈到:“阴阳不和。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所谓“圣度”实质上就是把协调阴阳当作养生长寿的最高准则。

     

        正是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祖国养生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协调阴阳的具体方法。

        (1)阴阳匀平,调养精神。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2)谨和五味,平衡阴阳。在古代养生家看来,各种食物与中药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异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之分。如果食物的性味配合得当,则有助于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对健康有益;反之,若性味配合失宜,则会打破机体的平衡状态,从而损害健康。

        (3)顺应自然,护养阴阳。《黄帝内经》中提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一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这就肯定了从逆阴阳对人体强弱寿天产生的直接影响。

    尤为可贵的是,中医养生理论所理解的平衡并非是绝对静止的。而是一种充满矛盾的特殊运动形式。《素问·六微旨》中就提出了“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观点。意思是说,世间万物包括健康的“平人”在内,它的平衡都是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3善于调节情志

        所谓情志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情感活动,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所做出的反应,又称为七情。中医认为,每一种情感活动都与内脏相关联,也就是说每一个脏腑都有其情感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之志为喜,肝之志为怒,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一般情况下,喜怒悲忧恐属正常的精神活动。只有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超极限的、剧烈的精神创伤,使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才会发生病变,从而导致早衰。

     

        情志所伤主要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所谓“百病皆生于气“,即是指气机紊乱后可导致多种病变。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各有偏伤,然统归于心。所以情志之病,调心、宁心十分重要。《陈医宝鉴》云:“欲治其疾,先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平生所为过恶,便当放下身心,以我之天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于神,则自然心君泰宁,性地和平,知世间万事皆是空虚,终日营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虚幻,祸祸皆是无有,生死皆是一梦,慨然领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情志得调,气机流畅,人定能长寿。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过激的情志可使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情志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情志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症。如《淮南子·原道训》日:“大喜坠慢”。《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忽发狂疾即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情志伤脾胃。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乏力、郁闷不舒等症。

     

        情志伤肺。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受损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例证。

     

        情志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等症,甚可致人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吓死的报道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经文中提出了养生的基本要求,对外环境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避免外邪侵袭;对人体本身要“恬惔虚无“,“精神内守”,避免情志的过激和精气妄耗,这样才能保持真气充盛,疾病无从发生。诚如高世杖所说:“外知所避,内得其守,病安从来“。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和调节适应能力的渐弱,过激的情志变化极易引起疾病。如陈直说:“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说明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事情过后,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应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保养精、气、神

        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中医认为,它们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精泛指人体一切营养物质,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人始生,先成精“,精不仅是构成人体的基本要素,而且主宰人体的整个生长、发育、生殖、衰老过程。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人体则健康无病。现代实验研究亦表明,“气“可能是免疫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故气不可耗,不可滞,滞耗则多病。

       

        神是指人体的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为心(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大脑)所主。心为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则居其首要地位。心健则神气充足,神气充足则身强,神气涣散则身弱,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因此,清心寡欲以养神,人体就能保持健康、益寿延年。白居易诗云:“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到三十生白发。“这是神耗而早衰的真实写照。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精、气、神虽各具其特性,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

     

        明·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指出:“精能生气,气能生神,则精气又生神之本也,保精以储气,储气以养神,此长生之要耳。“有医家认为,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要养生保健、长寿延年,必须“常使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所以保养精、气、神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

     

    气功中的静养功法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以保养人体精、气、神的较好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摒除杂念,放松全身,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久行之,能收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此外,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是调摄精、气、神的好方法。

    摘自《中国中医药》文/叶玉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