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经贸信息 > 正文
  • 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 核心提示:李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北京100061)日本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显示,2002年,日本汉方药总生产金额为1106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其中医疗用医药品(处方药)占80.5%,一般用医药品 (0Tc)占17.8%,配置用
    李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公司。北京100061) 日本厚生劳动省《药事工业生产动态统计年报》显示,2002年,日本汉方药总生产金额为1106亿日元(约合10亿美元),其中医疗用医药品(处方药)占80.5%,一般用医药品 (0Tc)占17.8%,配置用家庭药占1.7%。汉方制剂在医药品总生产额中所占比例为1.6%,按照药效划分的药品大类排序中列第19位;日本目前使用的汉方药以《伤寒杂病论》等经方制剂为主,补中益气汤、柴苓汤、大建中汤、小柴胡汤等 12个品种产值占全部汉方制剂的43.1%。日本汉方药生产厂家有100余家,且主要集中在津村、钟纺、小太郎、大杉等几家制药企业,其中津村株式会社一家独自占有78%的市场份额。 1976年以后,日本汉方药生产由于医疗需求的扩大和汉方药医疗保险铷度的适用,市场高速增长,产值在1992年达到最高峰(约17亿美元)。此后,由于所谓“小柴胡汤副作用事件“等因素的影响,产值逐年下降,1998年后进入稳定期。 1992年以来,日本政府迫于沉重的医疗保险负担压力,连续多次全面下调药价,医疗用汉方药的整体药价水平降低了 20%以上,厂家努力用提高销售量来弥补价格损失。考虑到上述情况,尽管统计数字差强人意,但近年来汉方药的实际使用量是在逐年增加的。 上述产值的计算是以出厂价为标准,与最终零售价有一定差距;同时,统计限于日本标准商品分类医药品分类号的 510、520和590三项,医疗用汉方制剂以外的很多汉方相关产品并未归入此三类编号项下,如销售量很大的汉方胃肠药、汉方药酒“养命酒“等,均不在此统计中。综合以上因素,日本汉方药市场的规模确定为18亿美元较为切合实际。受国土面积、自然条件及生产成本等因素限制,日本汉方药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日本汉方生药制剂协会汇编的资料表明,日本常用生药(150种)的年使用量为5~6万t(其中应有相当部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进口生药量占总量的95%以上,其中85%以上来自中国。 近10年来,日本的健康食品市场持续增长,与中医药相关的健康食品约占其中的1/4~l/301。受美国等国家的影响,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健康食品的管理趋于宽松化。按照现行的法规,食品分为一般食品和特殊用途食品。健康食品归入一般食品类,即凡有益于健康,符合一般食品基准,在其内容、品质、卫生、包装、说明和广告宣传上符合食品规范,并可以与药品区分开的,均可以按照健康食品申请批准上市。特殊用途食品与一般健康食品的区别是可以明确标示和宣传其功效,但申报和审批的手续要复杂得多,前期的研发等相关费用的投入也要大得多。 日本政府在2002年12月发布的《生物技术战略大纲》中,对广义健康食品(包括一般健康食品、特殊用途食品及功能食品等)的市场规模推定为1.3万亿日元(约合120亿美元),估计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万亿日元(约合300亿美元)『2』。根据日本健康营养食品协会的调查资料,1997年日本健康食品的市场规模为1 315.5亿日元,1999年市场规模为2 269.3亿日元,2001年市场规模达到4120.6亿日元(约合38亿美元),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之中。 根据上原(UE姒RA)的统计,2000年日本健康食品的市场规模为4150亿日元(出厂价),其中天然产品类(与本文天然植物药口径基本一致),包括蜂王浆制品、小球藻制品和草药制品等,销售额为2420亿日元;营养补充剂类,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制剂等,销售额为1 330亿日元;减肥食品类的销售额为400亿日元。三类中,天然产品特别是草药制品增长速度最快,如银杏叶制品2000年的销售额比1996年增长了 95%。在天然产品中,蜂王浆、小球藻、梅、蜂胶、芦荟、人参、螺旋藻和银杏叶等制品占到总销售额的70%~80%[3]。灵芝、冬虫夏草、姜黄、姬松茸等产品也形成了相当稳定的销售规模。总之,按照市场零售价格计算,2002年日本健康食品类天然植物药的市场规模为30亿美元。 2.1.2.2 韩国天然植物药市场 传统医药在韩国与现代医药法律上享有平等地位,在国民中的应用十分普遍。现有56个成方制剂和68个单方制剂作为药品进入健康保险。传统医药的市场规模从1989年的4.8亿美元上升到1992年的10亿美元[4]。韩国现有韩药制药企业80个,牛黄清心丸是著名品种(配方与中国略有不同)。韩国国民的保健意识很强,保健品的消费非常普及,其中以高丽参和鹿茸制品最有代表性。高丽参享有世界声誉,售价远高于中国人参,高丽参制成品加II艺精良、包装精美,并出口到世界各地。韩国人参出口额在1996年达到1.13亿美元,近年的水平在7000万美元左右。韩国是世界上鹿茸的主要消费国,天然植物药原料进口总额中,鹿茸约占近一半。韩国的药材种植业一度比较发达,历史上曾批量向日本出口,受生产成本限制,近年来越来越依赖从中国等地进口原料。笔者按照天然植物药口径,将2002年韩国天然植物药的市场规模保守拈计为。10亿美元。 2.1.2.3欧洲植物药市场从世界范围看,以欧盟为主导的欧洲是植物药应用最为发达的地区,对天然植物药的管理也相对健全,尽管各国之间仍有差异,天然植物药在欧洲基本上是以药品的身份被纳入整体医药体系。德国有80%的医生在临床中使用植物药,在德国和法国全部植物药消费中的40%可以得到保险补偿[5]。在欧洲80亿美元天然植物药市场中,以德、法两国为主要消费国,它们所占的份额分别为45%和 24%,意大利、波兰所占份额均为6%,英国占5%,西班牙占3%。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在产品与服务的提供和消费过程中,医生(药剂师)往往比消费者本人拥有更大的决定权。天然植物药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争取权利的潮流,即要求增加自我药疗(Self-Medication)和获得更多医疗健康信息,但医生(药剂师)在天然植物药消费过程中的作用仍不能忽视。2002年IMS统计资料显示,欧洲天然植物药通过医生处方销售的比例达到41 96_,其余为消费者自我药疗方式使用,法国通过医生处方销售的比例最高,达到73%;而意大利只有7%。 欧洲使用植物药有几百年的历史,拥有为数众多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植物药企业。欧洲企业特别是德国公司,在全球植物药行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世界上专业生产植物药的知名公司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如舒阿贝 (Schuwabe)、马道斯(Madaus)、Li chtwer、Pharmaton、 Arkopharm和Indena等。总部位于德国的Martin Bauer集团是最大的天然植物药原料供应企业,年营业额超过2.5亿美元。大部分植物药企业为家族所拥有,有些企业的历史超过100年。自20世纪90年代起,多个跨国制药企业通过购并的形式进入这一行业,如美国家用产品公司 (American Home Products)、强生(Johnson&Johnson)、辉瑞(Pfizer)和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等[5]。欧洲市场流通的天然植物药有数万种,仅德国在1990年登记在册的就有6万种以上(其中包括草药茶4万种),占市售药品12.6万种的近一半[6]。欧洲较常用的药用植物约 2 000种,其中原产于欧洲的品种占2/3,其余1/3为外来品种17]。据德国植物药咨询公司(Phytopharm Consulting)统计,1997年欧洲市场上10种最畅销的天然植物药产品为:银杏制品(3.5亿美元)、贯叶连翘制品(st.John’s Wort)(2.5亿美元)、锯叶棕制品(2.5亿美元)、缬草制品(2亿美元)、人参制品(2亿美元)、大蒜制品(2亿美元)、紫锥菊制品(1.8亿美元)、七叶树籽制品(1.5亿美元)、黑升麻制品(1亿美元)、紫花牡荆制品(1亿美元)。2000年,在欧盟市场上销售的药用及芳香植物原料为11.7万t,金额3.33亿美元,其中来源于中国的为2 200万美元(见图1);主要进口国为德国 (28%)、法国(17%)、意大利(15%)、英国(12%)和西班牙(8%)等。2000年欧盟各国植物提取物的流通金额为6.54亿美元,其中属于欧盟内部流通的占总销售额的82%,来源于中国的 2.1.2.4美国天然植物药市场 近现代历史上,美国对天然植物药持保守态度,天然植物药的发展环境与欧洲等国差距很大,即使到现在也没有一种天然植物药正式获得药品的身份。20世纪70年代以来,“回归自然”的潮流兴起,民间对天然植物药的热情不断高涨,补充与替代医疗 (complementary&alternative medicines CAM)越来越得到重视。据哈佛大学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1990年至少接受过1次补充与替代医疗的人数占美国成年人口的33.8%(约 6000万人),1997年增至42.1%(约8 300万人)。美国在补充与替代医疗上的花费达到212亿美元,其中天然植物药方面为51亿美元[8J。在民间的推动下,1994年美国政府通过《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将膳食补充剂 (dietary supplement)定义为界于药品与食品之间的一种产品,从而使天然植物药获得了一个虽然不够正式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1999年以前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见表1),2002年天然植物药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2亿美元左右,占整体膳食补充剂市场的30%以上。 从1994年起的短短几年中,数百家生产、经营天然植物药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据1997年NBJ统计,行业内有药用植物种植、收购供应商约1 000家、天然植物药原料加工企业150家、天然植物药制品生产商1 050家。95%的天然植物药制品生产商销售收入在2000万美元以下,996家企业的销售总和仅占全体的20%;而16家销售收入超过1亿美元企业销售总和占到全体的55%,Herbalife、Nature’s Sunshine、仙妮蕾德(Sunrider)、安利(Amway)、Nuskin和Shaklee是其中的代表。植物提取物原料的需求市场2000年为6.7亿美元,主要集中在12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总部在欧洲的企业[g]。由于起步晚,人才与经验相对缺乏,美国天然植物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基本上是仿效欧洲,行业与欧洲结合得比较紧密。2000年,美国市场上10种最畅销的天然药物及其销售额依次为:银杏制品(2.9亿美元)、贯叶连翘制品(2.35亿美元)、紫锥菊制品(2.11亿美元)、人参制品(1.87亿美元)、大蒜制品(1.76亿美元)、锯叶棕制品(1_14亿美元)、KAVA制品(O.69亿美元)、缬草制品(O.57亿美元)、芦荟制品(0.53亿美元)、大豆异黄酮与大豆卵磷脂制品(0.41亿美元)。美国天然植物药原料大部分依赖进口,按照美国海关的统计口径,2000年中国和印度是其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表2 1 996—2000年美国植物药原料主要进口国(万美元) 2.1.3需求特征分析天然植物药在欧、美、日等已经广泛应用,形成了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天然植物药的兴起反映了现代社会需求和价值观的转变,这包括慢性疾病的增多、公众对获取世界范围健康资讯要求的提高、对生活质量重视程度的提高、对靠科学突破解决所有疾病问题信任度的下降、对精神与灵魂方面兴趣的增加等;另外,传统主流医学的不良反应问题及不断上升的成本,加速了人们向天然植物药寻求预防与治疗疾病的途径。 Grunwald的研究显示,按药效分类,天然植物药的销售主要集中在心脑血管系统用药(32%)、呼吸系统用药(17%)、消化系统用药(16%)、滋补强壮用药(16%)、失眠用药(11%)和外用药(8%)。人们使用天然植物药主要用于慢性疾病、非急性病症、保健或疾病预防,大部分人配合传统主流药品服用天然植物药,在发生严重病症时仍会首选主流医疗。德国的调查结果显示,感冒类的轻浅病症选择天然植物药治疗比例最高(见图2)。上述两项研究虽然是以德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结果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日本,超过90%的消费者认为保持健康是自己的责任[3],所谓“自己的健康自己来保护”。田中平三对4828名健康食品服用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增强精力、消除疲劳、补充营养、增进健康、美容、预防疾病等是消费者服用健康食品的主要理由。 美国《预防》杂志1997年的研究结果显示,18岁以上成年人中有6000万人(约占美国人口数的32%)使用天然植物药。1997年盖洛普调查结果显示,天然植物药使用人群有以下特点:女性占56%1.18~49岁人群占71%1经常每天使用的人群占39%[12]。2000年,田中平三对日本13 500名10岁以上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服用健康食品的人数比率为 41.6%,其中男性这一比率是38.7%,而女性为42.3%E21。研究表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占所有处方药的60%以上,占全部健康相关产品购买额的75%~80%,这主要是因为通常女性是整个家庭健康的照管者。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天然植物药,特别是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药,往往成为销售最好的商品,如大豆制剂、红车轴草(Red Clover)制品、黑升麻制品(Black Cohosh)和缬草制品等,近年来均有不俗的增长业绩。中医药信息杂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