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经贸信息 > 正文
  • 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I)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 核心提示: 中药产业是中国面向21世纪、在国际上拥有潜在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领域之一。新世纪的中医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以及老龄性疾病的增多,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经济
    中药产业是中国面向21世纪、在国际上拥有潜在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领域之一。新世纪的中医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以及老龄性疾病的增多,预防保健需求的增长,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为中医药提供了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中药现代化与国际化问题成为政府与产业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中药出口贸易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科技部等八部门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提出“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中药产品的出口份额,争取2~3个中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刘氏认为“中药产业的国际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广泛地走向世界;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优势资源,包括同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陈氏提出,“中药产品出口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让中医药以治疗药品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成为与西医药并行的相互补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另一医疗保健体系。“左氏较早地对国外中医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合整理。唐氏将欧美等国对天然植物药产品的管理法规与程序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戴氏对日本汉方医药现状的介绍是比较详实准确的。海外学者祝氏提出欧洲市场、美国市场是对中药全方位进入世界市场最为重要的两个地区,并对欧洲植物药市场现状及法律环境加以介绍。 从国际营销的角度,将中药置于世界天然植物药的整体市场中加以考量,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开拓国际市场的现实解决方案,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不充分的。诸多文献中存在概念混乱、数据失真、以偏概全等问题,某些严重失实的数据和偏颇的论断还被反复引用、宣传。本文力图将中药与国际市场准确衔接,建立规范的中药出口贸易研究框架体系,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国际市场,把握市场需求,从而确定中药出口的目标市场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营销策略。 笔者从研究中药出口问题的角度,认为中药应基本归属天然药物与传统药物的范畴,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和中药制剂;在研究国际市场时将中药、植物药、膳食补充剂和健康食品与草药制品(herbal products)相关的部分一并纳入“天然植物药”这一宽泛概念。为行文方便,本文部分章节中“天然植物药”与“中药”相互替代使用。 1我国中药出口现状分析 1.1产业基础分析 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是我国医药经济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化学制药以及其他产业,中药产业植根于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 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20世纪80年代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表明,中国拥有的中药资源种类为 12 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 146种,药用动物1 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进行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t左右;1985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34万hm2,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药材年收购量30~40万t,其中野生药材占60%,家种药材占40%。十几年来,中药材生产与中药产业一道有了巨大发展,综合各产区的相关资料,目前,全国药材种植总面积超过60万hm2,每年药材收购量已达100万t,其中已有80%来自人工栽培生产。 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统计数据,2002年我国中药企业(包括中成药工业企业和中药饮片工业企业)纳入统计口径的总计1 150家。全年中药工业产值达732.23亿元,完成销售收入698.91亿元。中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医药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由上年的18.62%增加到29.08%。 1999—2002年4年平均产值增长率达17.4%。 1.2规模分析 2003年,我国中药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 6.11%。其中,中药材出口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5%,占中药出口总值的59%;提取物出口1.81亿美元,增长5.18%,占总值的25.3%;中成药(含保健品,下同)出口1.12亿美元,增长l_75%,占总值的15.7%。2003年,我国医药类商品(包括中药、西药、医疗器械、医用敷料等)的出口总值为79.99亿美元,中药所占的份额仅为8.9%。中药出口整体增长速度不快,远低于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其中中成药出口仍未脱离徘徊不前的状态。 中药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争议,不同来源的数据往往有较大差异。按照本文的中药(天然植物药)概念,经仔细核对近年来海关统计原始数据,并综合考虑各种误差因素,笔者认为,中药出口金额统计采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公布的数据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真实状况的;至于中药出口的数量统计,生姜、肉桂两商品不应全部列入中药出口范畴,在统计时应加以调整。调整后的中药出口数量为 24万t,其中中药材出口数量为20万t。 根据以上数据,中药材出口数量约占中药材整体采收量的20%,中药出口总值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8%,如剔除中药材以后计算,中药制品及提取物的出口约占中药工业产值的 3%。中药出口规模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1.3商品结构分析 中药出口商品通常划分为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三大类,2003年三者占中药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9%、25.3%和 15.7%,中药材占中药出口的最大份额,中成药所占比重较小。分析近5年的数据,中药出口商品构成没有大的变化。按照出口商品形态和国际市场用途,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属于天然植物药原料,中成药可以归为天然植物药制品,目前我国的中药出口以天然植物药原料为绝对主导,所占比例在 80%以上,天然植物药制品的比例较小。 中药出口商品涉及到的品种粗略估计在1 000种以上,因海关商品编号资源的限制,目前单列海关商品编号(包括子编号)的中药品种不足100个,这使得大部分中药出口品种以归类的方式体现在海关统计中。考虑到海关商品编号单独列名的大都为历史形成的传统重要出口品种,据此作中药出口主要商品的分析还是有意义的。2003年中药主要出口品种中,人参出口总量达到2 706 t,同比增长21%;出口总额达 3 118万美元,同比增长44%,平均单价增长19%。蜂王浆(粉)虽然受到欧盟禁止进口我国动物源性商品政策的影响,全年的出口总量仍高达865 t,相比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的2002年增长12%,出口金额达1 710万美元,增长2.5%。这显示了国际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和我国在此类品种上的竞争优势。中成药类品种中,片仔癀以952万美元的出口额成为最大的单一一品种,占中成药出口总值的8.5%,但出口数量与金额均较 2002年下降25%左右。这表明中成药的出口仍主要依赖传统品种,且国际市场开拓乏力。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的兴起是在最近10年,所以,海关商品编号中除麻黄提取物、甘草浸膏等几个品种外,均没有单列海关商品编号,这使得精确地定量分析植物提取物出口品种情况存在很大困难。根据行业内掌握的资料,目前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达到一定规模,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优势的主要品种有:甘草提取物、人参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等。 1.4市场结构分析 2003年,我国中药出口覆盖到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50个,其中对亚洲出口48 552万美元,占中药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洲出口10472万美元,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 270万美元,增长12.58%;对非洲出口1 049万美元,增长8.16%;对南美洲出口975万美元,下降1.72%;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增长2.19%。 在2003年十大出口对象国别和地区中,对第一大市场日本的出口总额达17 176万美元,同比增长24.18%;对香港特区出口下降1.55%;对美国出口增长4.06%;对欧盟出口增长9.1%(其中对德国出口增长31.54%);对韩国出口下降 5.62%。对十大市场出口总额为61 650万美元,占整体出口的86.58%。如将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以及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市场剔除,剩余六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为62.41%,即使只计算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四大市场,占整体出口的比例仍达到57.1%。我国中药出口的市场集中度是相当高的。 2002—2003年,除台湾地区在2002年排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 437万美元)之后,2003年跃居第7位,十大市场的构成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特别是前5名连排序都未发生变化,说明这种市场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各个市场内部对中药材、植物提取物和中成药的需求结构也是相对稳定的。我国中药材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日本、欧盟、韩国和香港地区;植物提取物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中成药出口的最主要市场是香港、东南亚、日本和美国(见表1)。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历史上曾长期为中药出口的转口贸易港,随着我国内地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近年来这种地位在逐年下降,但转口贸易仍在其中药贸易中占据相当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中药出口的国际市场,应该以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为重点。 1.5企业分析 我国中药出口管理体制由于已经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出口贸易已经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较为分散的经营格局。中药出口企业主要以专业外贸(贸易)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以及植物提取加工企业为主,中药类产品出口的方式主要是自营出口或(和)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据2002年和2003年海关统计资料,从事中药出口业务的企业分别有2863家和2657家,平均每家企业年出口中药类产品25万美元左右。按照企业性质粗略划分,外贸(贸易)类公司约占总数的80%~90%,中药(保健品)以及植物提取生产加工企业约占总数的10%~20%。将上述企业按出口规模分组,两年的分布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其中年度出口金额在 1000万美元以上的只有6、7家,占企业总数的0.2%~0.3%:年度出口金额在lO万美元以下的是最大的群体,占企业总数的近50%;年度出口金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只占总数的11%左右。这说明以中药出口为主业并形成一定规模优势的企业只是总体中很小的部分。 2天然植物药国际市场分析 2.1需求分析 2.1.1市场规模分析准确界定中国中药市场规模有一定的困难,2002年纳入《中国医药统计年报》统计口径的医药品销售总额为978.2亿元,其中中药类商品销售额达到296.2亿元,占总体的30.28%;而该统计显示同期中药工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98.91亿元。经分析原始统计数据并咨询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和行业内专家,可以发现两者的数据来源及统计口径不同,都存在一定的统计误差,也均不包括民间流通的草药,对中药饮片的统计因手段有限而存在较大的遗漏。综合这些因素,中药类商品销售额296.2亿元的统计数据相对中药的实际市场规模明显偏小,最大的误差是对中药类保健品的统计遗漏。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随着国家管理法规的日益规范与完善,消费者群体逐渐成熟,行业内企业的行为也逐渐趋于理性,保健品市场进入稳定发展期,2002年保健品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200亿元。剔除非中药类的保健品(如维生素类产品),以及已按照药品注册并销售的部分,并适当考虑中药饮片等其他统计遗漏因素,中国中药市场整体规模的保守估计值为450亿元。近20年来,天然植物药市场以高于传统化学药市场的速度增长,天然植物药市场处于成长期。欧洲市场在1985年到1995年间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此后的增长速度保持在 5%~10%。美国在经历了1995年到1998年的“爆炸”式增长后,进入调整期,2000年以来增长速度平稳。 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规模的估计受到诸多限制,如口径不统一、资料不全等。国际上对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的研究报告相对主流化学药品来说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相差很大,而且不同的研究结果从90亿美元到600亿美元,差异很大,矛盾和疑点也很多。WHO的估计最为乐观,2002年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世界基于传统医药的植物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600亿美元。国内外文献引用较多的有两份报告:德国植物药咨询公司(Phytopharm Consulting)对1997年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的调研报告将市场规模确定为165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销售额约占世界市场的45%(75亿美元),亚洲和北美洲各占30亿美元份额,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合计为30亿美元,德国以36亿美元销售总额占总体市场的22%,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植物药消费国;美国NBJ(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杂志对1999年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规模的研究结果是175亿美元,其中欧洲仍是最大的市场,占世界市场的 38%(67亿美元),但美国以44亿美元的销售额领先于德国的 33亿美元,为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 综合比较各项报告后发现,国际上此类研究对美国和欧洲市场是相对比较充分的,彼此之间的数据可以得到一定的印证,但对欧美以外其他市场的研究结果出入较大,这可能是由于数据来源受到限制。分析各项报告,市场规模估计值的大幅差异主要是由于数据口径不同造成的。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在将口径尽可能调整一致,并就统计误差调整问题与部分业内人士讨论后,笔者估计:2002年,按照市场零售价格计算,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规模为274亿美元。欧洲市场销售额约80亿美元,其中德国市场为36亿美元;美国市场为52亿美元;日本市场为48亿美元;韩国市场为10亿美元;我国大陆市场为54亿美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合计为 30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估算主要依据二手数据加工整理得出,数据处理时尽可能采取保守原则,但仍不能算是准确的定量描述。 2.1.2 天然植物药需求结构分析 天然植物药可以分为原料和制成品,天然植物药制品还可以划分为药品(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和健康食品两大类。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的主体可以划分为4个部分:①以中国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华人及华人社区的传统中药市场,包括大中华地区市场(中国大陆与港澳台)、东南亚各国市场,及北美、西欧各国以华人社区为中心的市场,共同的文化根源使得中药在这一市场得到普遍认同与信赖,该市场未来的发展主要倚赖于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的进程;②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东北亚市场,地缘与文化上的接近,使得这一地区的传统医药市场的发展与中国的中医药有着很深的渊源;③以德、法为代表的欧洲天然植物药市场,这一市场发源于西方传统草药文化,巧妙地结合了现代技术开发天然植物治疗、保健药物,并形成了相对深厚的基础;④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天然植物药市场,这一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深受欧洲的影响,但市场的发展方式又独具美国特点。这四大天然植物药市场的年销售量约占全球天然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量的90%(欧洲28%,中国大陆20%,美国19%,日本18%,韩国4%,其他11%)。第一个市场不是本文的研究方向,后三个市场目前是我国中药材、植物提取物、中成药和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国际上天然植物药企业竞争的主要“战场”,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这三个市场展开。 2.1.2.1 日本汉方药及健康食品市场 日本是中国中药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汉方药市场对中国中药出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76年开始,随着210种汉方制剂逐步被纳入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体系,汉方制药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中日两国间,中医药学与日本的汉方医药学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日本的汉方医药学是日本化了的中医药学,两者相互关系可以喻为同源异流、同根异枝。汉方药已经成为日本国民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日本社会调查研究所的统计资料,汉方制剂的生产厂家数由1996年的92家增加到1999年的11l家,种类也从1996年的2 154种增加到1999年的2 812种,汉方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老年疾病及慢性病治疗,承认汉方药疗效的医师也逐渐增多,目前使用汉方药的医师已占72%,而其中又有70%的医师用药时间达10年之久。日经医药(Nikkei Medical)杂志社从1976年到1996年多次针对医生进行了调查,处方时使用汉方药的医生从1976年的19.2%上升到1996年的77.5%。 摘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文/李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