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国际化之辨 > 正文
  • 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医药院校教育

  • 来源:国际中医药杂志 作者:文庠,薛洪汇 时间:2013-06-14 15:32:00
  • 核心提示: 迄今,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中医药院校教育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面对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出现诸多诘难,如“培养的中医人才中不中,
        迄今,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中医药院校教育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力量。然而,面对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上出现诸多诘难,如“培养的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几十年的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没能培养出几名著名中医”等,但不容置疑的是,中医教育从师承式教育向院校教育转型,院校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本身是能动地融入医学教育全球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完成的,而是在中国走向世界这一宏大叙事中渐进实现的。因此,本文试以全球化理论解读中医药院校存在的价值与发展前景问题。
    1  近代中医药教育转型——对医学教育全球化的主动回应
    1.1全球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彼此分割的那种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一种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全球化趋势在今天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它决不是始于今天。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以其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此后,马克思又将“全球化”上升为社会发展的保障。他说:“发达的生产力,即使在通商相当广泛的情况下,也难免遭到彻底的毁灭……只有在交往具有世界性质,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在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的时候,保存住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  ”随着全球化趋势日趋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地球村”的提法,到80年代美国学者莱维“全球化”概念的问世,都用不同的话语揭示出了近代以来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事实。
    1.2院校教育模式成为近代主流医学教育模式
        近代,中国遭遇西方势力的巨大冲击,现代西医教育体制乘势而至。一般而言,西方医学教育体制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师徒制、经院制、院校制。师徒制一般是“有经验的医生带领几位学徒,一边学习,一边作为医生的助手,没有规定的课程,也没有固定的年限。知识的传授、技术的培训以及品行的教养,并不作严格的划分,融汇在一起。”经院制是“医学完全遵循经院哲学,在医学培训中,受训者必须死记希波克拉底、盖仑和阿维森纳的教条”、“研习范围仅限于阅读几部古典医学和栽培一些药用植物,崇尚空谈和记诵经典”      。医学史专家认为,创办于公元9世纪的意大利萨勒诺医学校是经院医学教育向实践医学教育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它一是强调解剖实践的重要性,二是摆脱了教会的影响,是世俗教育机构。经历近10个世纪的发展,从欧洲到北美洲,西方医学院校制基本成形。“大学一医学院一医院教育实现了一体化。医学生们被要求至少花两年修医科大学的预科以达到本科大学水平,然后在医学院学习两年的基础课、在医院参加两年的临床工作以及一年的实习期。”      随着西方势力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主流医学教育模式。
    1.3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促成了近代中医药教育模式的转型
        近代伊始,与西医院校教育体制狭路相逢的是中医师承制。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医学的流传与中国传统师承制是分不开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通过父带子、师带徒等方式,将传统中医的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当整个中国社会都面临“抗拒与变迁”的选择时,中医教育是抗拒潮流,沉湎于旧时辉煌,持祖宗之法不变?还是顺时而起,正视局限,与时俱进,以求新生?很显然,在全球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医药教育根本不可能独善其身,只能踏上现代化这条不归路,从传统师承模式向现代院校模式转型。近代著名医家丁甘仁先生不甘于“坐视中医之日衰,中药之日废,已可扼腕,且吾中华四百兆民命,悉悬于外人之手,生死之权不能自主,天下至可悲痛之事,孰有逾此?”认为教育为国家之基础,医学实民命之攸关,于是创办了上海中医专门学校。陆渊雷先生执掌上海中医学院时,积极主张中西医学教育一体化。在课程设置上,除强化中医课程教学外,开设了大量自然科学与西医学基础课程,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病理学等。参与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并先后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及苏州国医学校任教的章次公,在中医学教材建设问题上提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主张。
        至19世纪末期,全国出现了一批模仿西医学校教育的新式中医学校,成批量、大规模地培养中医人才,实现了中医师承制向院校制的初步转型。这一转型,既迫于外力,又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内需使然。
        由于近代以来中医命运多舛,人们从近代中国国情的角度看这一问题时,使近代中医教育改革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从而忽略了其本身的意义。如果试着从全球化这一更宏阔的视角看问题时,我们不难发现:近代中医药教育的转型,是努力取得作为一个独立的医学体系走向世界所必需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在这一意义上,近代中医药教育的转型是从边缘化到中心努力的一种尝试,是对西方主导的医学教育全球化挑战的主动回应。同时,中医药教育没有经历过充分经院式教育发育阶段而走上院校教育道路,这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种跨越现象。由于是“跨越”发展,中医药教育存在一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2现代中医药院校模式的确立——全球化语境中的一种历史跨越
        新中国诞生后,在“预防为主,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  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各省、市、自治区开办了高等中医药院校,初步建立起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成功实现了师承制向院校制的转型,这是中医药教育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从全球化视角来看,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的建立是一种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其有着历史、文化与现实的多重因由。
    2.1  中医教育师承制向院校制转型的客观因素
        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发病人数累计每年约1.4亿人,死亡率在30%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是死于可以预防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麻疹、天花、伤寒、回归热等危害最大的疾病,而黑热病、疟疾、麻风、性病等也侵害着人民的健康,妇女生育绝大多数依赖接生婆,造成了40%左右的婴儿死亡率  。基于这种卫生防疫状况,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48条明确规定:“提倡国民体育,推广卫生医药事业,并注意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仅仅依靠西医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根据当时卫生部不完全的统计(不包括内蒙古和西南地区),“全国正式医师约为18 000人,中医人数则远超于西医”  。根据当时乡村的一般调查,全国约有8096的患者未得到正规的医疗帮助,其原因是几十万人的中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针对这种情况,早在1949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卫生部第一届全国卫生行政会议部分代表谈话时指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开幕,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1954年7月。毛泽东再次对中医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指出:“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我国人民之所以能够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中医。”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对健康的巨大需求与当时卫生医疗状况的巨大差距,以及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对中医药的深刻认讽促进了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发展。
    2.2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历史进程
        为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1951年12月,卫生部发布了《关于组织中医进修学校及进修班的规定》。1956年1月,卫生部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定“采取带徒弟等方式培养新中医50万名”。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在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建立了高等中医院校,将中医教育纳入到国民高等教育的轨道,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95 8年1月,卫生部发出高等医学院校增设中医课程的通知,并发布了中医学院试行教学计划。截止到1960年,全国共有中医学院21所,设置本科六年制中医医疗专业和四年制中药专业,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药院校为中医药行业培养大批人才,中医药教育本身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跨越发展。至20/p年,我国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6所,专任教师21 807人,在校学生数460939人,在校留学生数5 860人,中医药院校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为中医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  。
    2.3中医药院校教育的历史性贡献
    2.3.1  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国特色卫生保健体系中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充分保障13亿人民生命健康,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也是一个最基本目标。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我国能投入到医疗卫生服务中的经费形成巨大的反差,解决的重要途径,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中医医疗机构36 763个,占全国医疗机构的3.92%;中医医疗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8 701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10.04%;2010年中医类医院门诊总人次3亿多人次,占全国医院门诊人次的17.66%  。近几十年,中医药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作用也十分显著。2003年,SARS袭击了3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内地染病者5 327例,占世界的60%以上。由于中医介入医疗,全球SARS病死率为9.5%,中国内地仅为6.5%,同时降低了治疗成本,并基本无后遗症  。中医治疗SARS的作用与意义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评价。
    2.3.2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产业的支撑力量近年来,随着“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兴起,中药因其不良反应较小、疗效独特、价格低廉,加之中药研究周期相对较短,引起国际医学界和制药工业的普遍关注,同时以中药为基源的药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和农用、兽用等新产品工业不断兴起。中药现代化产业已形成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大中药产业。因此,中医药人才作为中医药产业的支撑力量担负着挖掘传统医药宝库,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的重任。这对于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3.3中医药人才承担着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创新历史重任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传统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医疗保健实用价值,集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科学技术硬实力于一身,是体现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医药人才不仅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承载者,更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人,担负着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任,使之成为中医药事业、产业与文化的载体,让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为现代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医药文化,自2003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系统性、完整性、高度文献化以及广泛传播的鲜明特征。通过中医药“申遗”,使中医药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同时,“申遗”的过程就是向全世界传播的过程,对中医药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3.4  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文化的国际推广与传播者在当今西方世界尤其是其科技文化向全世界普及渗透的形势下,通过中医药学的世界传播,不但可使中华民族文化为世界人民健康作出贡献,也可通过中医药学让世界更充分、更深刻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与我国签订含有中医药内容的政府协议94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5个,中美、中法、中俄等政府间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澳大利亚、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立法的形式加强对中医的管理。WHO在我国设立了7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并制定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发展战略。2009年5月,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又通过了由中国主导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措施,将传统医学纳入各国卫生保健体系。
        显然,现代中医药院校模式确立这一历史性跨越,一方面是基于历史的承继性与现实的迫切性;另一方面是基于理论的可能性与发展的必然性。实践表明,在全球化时代,中医药以教育发展成果为基础,实现了自身教育模式的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中医药事业、产业以及文化的大发展、大跨越。
    3  中医药教育全球化——伴随全球化进程而自我完善
    3.1  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成熟的教育模式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发育和发展过程。中医药教育在跨越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问题。①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的认识方面,是回归师承制教学模式,还是全盘照搬现代医学教学模式?②在中医学课程体系方面,中医课程知识体系,如何解决重复与欠缺并存的问题;中医临床教学环节,如何解决学生缺乏临床思维问题;在人文素质教育环节,如何解决学生对中医理解不足、学科视野局限的问题等。③在中医药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上,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④在中医药国际教育方面,如何克服文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制约,促进中医药教育全球化?这些问题是在医学教育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那么,它也只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化解与完善。一般而言,“教育全球化”有3种基本表现形态:其一,教育模式的全球化现象;其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其三,教育资源的跨国界流动。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教育,需要在教育全球化过程中自我完善。
    3.2  中医药院校教育适应全球化发展的思考
    3.2.1在借鉴与继承中,不断创新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全球化既是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文化多样化的过程,是一个以个性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充分发展为基础的类文化日益丰富的过程。教育全球化,要求在办学方式上由自我封闭办学的旧模式向现代开放办学的新模式转变。依据这一理论,我们不应再纠结于中医药教育应“回归”还是“西化”的问题。面对全球范围内医学教育模式趋同的普遍性与中医药教育特点所决定的特殊需求,中医药教育应站在全球化的高度,进行战略定位。既着眼于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充分借鉴现代
    医学教育模式的长处;又承继师承制教育模式的“合理内核”,发扬光大民族医药教育的优秀传统,打造全新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构建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中医药全球教育平台,促进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现代性与传统性、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有机结合。    
    3.2.2依据中医药学科内涵与知识体系,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学科学,具有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的发展特点,在理论上有其独特的生理观、病理观、预防治疗观,其本质特征是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从整体联系的角度、运动变化的角度来把握生命的规律和疾病的演变;在实践中体现为个性化的辨证施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的用药取向等,构筑了独特的生命健康知识体系,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性的学科体系  。
        现代中医药院校建立之初,由于时间仓促,在未深入挖掘中医药学科内涵、知识体系梳理不足的情况下,模仿现代医学课程体系对中医学学科内容进行分化,形成了现行中医学课程体系的基础,导致相当的教学内容未能准确地反映中医的学术内涵、辨证施治思维方式与文化底蕴等。面向全球化教育的语境,中医教学改革必须突破原有中医学课程划分法,依据中医学形成特点、思维方式和学术内核重组中医学知识体系,调整通识教育与医学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中医学学术特点与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
    3.2.3遵循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设置顺应中医药领域泛化趋势,高等中医药院校应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发展途径上实现大的突破,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拓宽专业设置,满足“大中医药”条件下,对预防、医疗、康复、保健等行业,药品、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种植、加工等产业,科技、教育、文化与健康生活方式传播等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求,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多向性需求。
    3.2.4  紧跟医疗体制改革步伐,培养国家急需中医药人才  新近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再次重申了“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重大疾病防治、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同时,国务院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面对如此巨大的政策利好,中医药教育决不能坐失时机,应紧跟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中医药人才。①进一步深化对“治未病”理论的认识,培养中医药卫生预防人才,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②培养中医药全科人才,建立起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医疗中的服务网络;⑨培养中医药专科人才,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④培养中医药国际交流人才,提高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层次与水平,促进中医药全球化的发展。
    3.2.5顺应人类对健康长寿的期盼,传承中医国粹,共享健康和谐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人类对健康长寿的期盼也越来越强烈。为此,高等中医药院校应担负起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医药知识的责任,广泛普及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深度延伸中医药的健康服务,把中医药的知识和服务带进社区,带进家庭、带进世界,让世界人民都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使中医药惠及人类大众,促进世界健康和谐发展。
    4小结
        从全球化视角解读中医药院校教育,结论是显然的:近代中医药教育从师承制向现代院校制的转型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前提,也是中医药以一个现代式民族医药的姿态真正融入世界的最基本条件;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的确立,以及中医药教育发展,为全球化医学教育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助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多元化、多纬度的方向发展;中医药教育只有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才能实现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