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各国法规 > 正文
  • 地黄GAP标准操作规程(草案)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 核心提示: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我国中药材GAP产品标准,规定了山东省菏泽市地黄区地黄主要产区有关地黄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菏泽市地黄主要生产区。按本规程实施,在正常年份情况下,春栽地黄亩
    l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按我国中药材GAP产品标准,规定了山东省菏泽市地黄区地黄主要产区有关地黄规范化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菏泽市地黄主要生产区。按本规程实施,在正常年份情况下,春栽地黄亩产商品生地600~700 kg,夏栽地黄亩产商品生地400~600 kg。2 引用标准 GB3095—1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9137一1988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GB3838—1988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48—1992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GBl65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第32号令《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 3具体要求 3.1产地自然条件 菏泽市地黄区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5。03′~35。28′,东经115。11′~115。48′之间。平面图近三角形,区内人口110万人,总面积1 400 km2,其中耕地面积约120万亩,人口密度786人/ km2。地黄区属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其中地黄主要产区马岭岗镇,海拔高度在48~52 m,农田呈长方形排列,习惯南北向耕作,排灌设施齐全,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强,适应农业稳产高产的要求。3.1.1气象条件 菏泽市地黄区属于半湿润温暖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光泽充足,热量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G81.1 mm,多分布在夏季,并有春旱夏涝的自然现象。无霜期平均212 d,年平均气温13.6℃_,其中≥10 ℃的年积温在4 550 ℃左右,日照时数年平均为2 579 h,极适宜于地黄的生长。3.1.2土壤条件 菏泽市地黄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土质以砂壤土为主,粘土为辅,耕作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经1988~2000年土壤分析结果,地黄主产区0~20 cm耕作层营养情况为;有机质含量0.75~1.4%,平均值为1%;全氮(N)25~40 ppm,C/N为7.3~8.5,碱解氮33~88 ppm,平均值49 ppm,速效磷6~66 ppm,平均值18 ppm,N/P为4.4~5.3,平均值4.9,速效钾80~150 ppm,平均值为109 ppm,供氮强度为7,供磷强度为1.4,土壤pH为7.2。3.1.3地黄的生长条件 地黄为喜阳植物,整个生育期要求阳光充足,黄淮流域年日照在2 500 h,年平均气温为13~14 ℃,很适宜地黄生长。地黄有一定的抗旱能力,但苗期应适当浇水防旱,块根膨大期一般不需大水浇灌:而应特别注意防止积水,涝洼积水会使块根腐烂。地黄适宜生长于微碱性土壤,以土层深厚、蔬松、透水性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瘠薄的砂质土,粘重的土质,均不适宜地黄生长。地黄喜欢日气温温差较大的气候,黄淮流域日气温温差达10~12℃,很适于地黄块根内有机物质的快速积累,并因此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地黄忌重茬,重茬会导致病害加重,进而造成减产或绝产。地黄耐寒性较强,种苗在大田能安全越冬。 3.2物种或品种类型 本规程适用的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植物地黄 Rehmannia giutinoSa Libosch.,别名:生地、生地黄。在大田栽培中,有许多栽培品种,如“金状元”、“小黑英”、“北京一号”等,另外,通过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品种如“茎尖一16号”、“抗育一831”、“叶繁一829”等,这些都是优质的地黄品种。 3.3选地与整地 3.3.1 选地 栽培地黄应选向阳、无荫蔽,而且周围没有高杆作物的地块;春栽地黄可选玉米、大豆、蔬菜等作物为前茬地块,夏栽可在麦收后立即整地栽种。 3.3.2整地不论春栽还是夏栽,均以高垄种植为宜。一般方法是:深耕细耙之后,按南北向扶高垄,一垄一沟共宽100 Cm,沟深20 cm,垄面净宽70 cm,栽3行。整地时应施足底肥,每亩施圈肥3 000~5 000 kg,饼肥150~200 kg,尿素30 kg,磷肥40 kg,钾肥15 kg。 3.4种植时间与密度 3.4.1 春栽地黄 春栽地黄最佳种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之间,按25 cm×25 cm的行株距,每亩种植7 000株左右。 3.4.2 夏栽地黄 夏栽地黄最佳种植时间为“夏至”前后,按25 cm×20 cm的行株距,每亩种植7 500株左右。 3.5 田间管理 3.5.1 幼苗期管理 地黄出苗后,发现一株双苗或多苗的要及时剪掉,保留一株一苗。优良品种一般不开花,如出现花苔要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如有缺苗,可用备用苗补栽,也可以用切掉的多余小苗补栽,适当浇水遮阴后即可成活。 3.5.2除草 垄沟内可用工具锄草,高畦上面因地黄种植密度过大,怕伤根,可人工拔草或用小铲边松土边除草。 3.5.3追肥 地黄苗期需氮肥较多,如果种植前已按前述标准施足底肥,苗期则不必追肥。8~9月份,地黄进入块根快速膨大期,各种营养的需要量都较大,应追肥。用专用追肥器或用一根直径4 cm左右的木棍或铁棍,在株旁扎洞,深约15 cm,放入适量复合肥,一般每亩可追施二胺30 kg,或磷钾复合肥30 kg。如底肥未施足,6~7月间追施豆饼200 kg。 3.5.4 浇水 地黄生长前期需水较多,应适当浇水,促使苗情旺盛。而在生长中、后期,块根开始形成,此后应严格注意排涝防积水,不是特别干旱一般不用浇水。以下两种情况应注意浇水:一是持久干旱,地黄叶片萎蔫下垂至傍晚而不能挺立;二是伏天阵雨过后,水气高温蒸腾,地黄会因青蔹病而大面积死亡,采用浇灌井水以降地温。 3.6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3.6.1 主要病害 地黄斑枯病、轮纹病、干腐病这些都是真菌病原引起的病害,对产量影响很大。 3.6.2 主要防治方法 栽种前对掰段的种根用600倍多菌灵液或托布津浸泡4 h,取出晾晒一天后下种;也可于7~9月份每20 d喷洒一次“青链霉素混合液”;该液配制方法是:50 kg清水,加80万单位的青链霉素各10支,喷洒在一亩地黄植株上,喷洒时间宜在傍晚前后。 3.7采收与加工 3.7.1 采收 3.7.1.1 采收时间 春栽地黄一般在“霜降”前后收刨,此时,地上大部分叶片已枯萎,茎上有叶痕40~50个,顶端心叶有3~5枚;夏栽地黄经霜后尚有10多枚叶片不枯萎,显青紫色,可适当晚刨10~15 d。 3.7.1.2 采收方法 用耙钩或铁锨顺行将地黄刨出即可。注意,尽量不要碰伤或切断地黄,以免影响等级。 3.7.2 加工 刨出的鲜地黄多采用烘干法加工成生地黄。少量产品可采用土炕烘干法,此方法投资少、易操作,但耗煤多、成本高;大量产品可用烘房立体烘干。建长宽各4 m~6 m、高度为3 m的烘房,下设回龙火道,将鲜地黄用线绳串挂悬吊在烘房内,保持60 ℃~65 ℃温度,一周可烘干生地黄2 000 kg。 3.7.3分级标准 根据国药联材字(84)第72号文“附件”,“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的要求,地黄的商品规格标准是:一等:干货。呈纺锤形或条形圆根。体重质柔润。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油性。味微甜。每kg 16支以内。无芦头、老母、生心、焦枯、杂质、虫蛀、霉变;二等:同上。每kg 32支以内;三等:同上。每kg 60支以内:四等:同上。每kg 100支以内;五等:同上。每kg 100支以外,最小货直径l cm以上。 3.8 留种技术 可采用优选单株,一年两代无性繁殖的方法。即春种地黄,大薯刨出,在次倒栽,长至次年春天刨出块根,即可作种根用于大田。也可采用茎尖培养、叶片培养技术,使传统老品种恢复优良特性,再按上述方式繁育。新品种的培育还可以采用有性杂交、种子育苗等,经多次筛选的方法获得。 3.9质量标准及监测 3.9.1 质量标准 3.9.1.1 外观质量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 Cm,直径2~9 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 cm,直径3~6 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 3.9.1.2 内在质量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K“灰分测定法”,总灰分不得过6.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X A“浸出物测定法”中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65.0%。 3.9.2 质量监测 3.9.2.1 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 经山东省药品检验所检测:该规范生产出的生地黄主要内在质量指标为:水浸出物83.10%,醇浸出物24.95%,游离糖9.33%,总糖65.83%,梓醇2.9%,磷1 788.9 mg/ kg,铁215.2 mg/kg。 3.9.2.2 农药残留的检测 据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按本规程生产出的地黄 商品中农药DDT和六六六残留未检出。 3.9.2.3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据国家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结果,按本规程生产出的地黄商品中重金属As和Pb的含量分别为O.1 mg/kg和0.35 mg/kg。3.10包装、储藏及运输 3.10.1 包装 地黄在包装前应检查是否充分干燥、有无杂质及其它异物,所用包装应符合药用包装标准,并在每件包装上注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执行标准、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3.10.2 储藏 加工好的地黄如不马上销售,包装后应置于干燥的库房内储藏,并注意防虫防鼠,夏季注意防潮;地黄遇高温潮湿易变形泛糖,为保持地黄的干度及形状,还可以将干燥的地黄放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袋中储藏,并定期检查。到夏季应将地黄转入低温库储藏,一般来说在4 ℃~10℃的储藏条件下,地黄可安全越夏。 3.10.3运输 运输工具或容器应具有良好的通气性,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尽可能地缩短运输时问;同时不应与其它有毒、有害及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摘自《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文/ 张来起,李光胜,袁燕东,王学军,赵忠堂,沙启营,刘象银,李普检,魏建华,潘炳文,周凤琴,孙晋卫,何心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