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常见的豆浆的10种制作方法

  •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 时间:2009-10-13 14:55:00
  • 核心提示:  1、黄豆浆  用料:黄豆85克,水1200毫升(容量可根据个人需要随意增减),糖适量。  功效:补虚、清热化痰、通淋、利大便、降血压、增乳汁。  建议:加3-5粒杏仁于用料中,则所熬豆浆更鲜、更浓。  2、花生豆奶  用

      1、黄豆浆

      用料:黄豆85克,水1200毫升(容量可根据个人需要随意增减),糖适量。

      功效:补虚、清热化痰、通淋、利大便、降血压、增乳汁。

      建议:加3-5粒杏仁于用料中,则所熬豆浆更鲜、更浓。

      2、花生豆奶

      用料:黄豆、花生各45克,牛奶200克,水1200毫升,糖适量。

      制作:黄豆浸泡6-16小时,备用;把浸泡过的黄豆、花生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润肤,盒肺气、补虚。

      3、芝麻黑豆浆

      用料:黑芝麻、花生各10克,黑豆80克,水1200毫升,糖适量。

      制作:将花生与黑豆浸泡6-16小时,备用;将黑芝麻与浸泡过的花生、黑豆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乌发养发,润肤美颜,补肺盒气,滋补肝肾、润肠通便、养血增乳。

      4、豆浆冰糖米粥

      用料:黄豆85克,大米与冰糖各50克,水1200毫升。

      制作:先照第1种方法制作好黄豆浆,再将黄豆浆与米(可浸泡半个小时)、冰糖一起放入锅内,慢火熬煮到粘稠状即可。

      功效:养颜润肺,盒肺气。

      5、芝麻蜂蜜豆浆

      用料:豆浆70克,黑芝麻20克,蜂蜜40克,水1200毫升。

      制作:黄豆浸泡6-16小时,备用;将黑芝麻与浸泡过的黄豆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养颜润肤、乌发养发。

      6、密法黑芝麻糊

      用料:蜂蜜1勺,黑芝麻20克,黄豆60克,清水适量,糖适量。

      制法:黄豆浸泡6-16小时,备用;将黑芝麻与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稍凉后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养颜美容、益智健脑。

      7、五豆豆浆

      用料:黄豆30克,黑豆10克,青豆10克,豌豆10克,花生米10克,水1200毫升,糖适量。

      制法:五种豆类浸泡6-16小时,备用;将浸泡好的五豆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降脂降压、强筋健脾、保护心血管。

      8、枸杞豆浆

      用料:黄豆60克,枸杞10克,水1200毫升,糖适量。

      制法:黄豆浸泡6-16小时,备用;将泡好的黄豆和枸杞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增强免疫能力。

      9、红枣枸杞豆浆

      用料:黄豆45克,红枣15克,枸杞10克,水1200毫升,糖适量。

      制法:黄豆浸泡6-16小时;将红枣洗净去核,枸杞洗净备用;将泡好的黄豆、红枣和枸杞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虚益气、安神补肾、改善心肌营养、防治心血管疾病。

      10、红枣莲子豆浆

      用料:红枣(去核)15克,莲子肉15克,黄豆50克,白糖50克,清水适量,糖适量。

      制法:黄豆浸泡6-16小时;将莲子肉泡至发软;将红枣洗净与莲子肉、黄豆一起放入豆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煮熟,再用豆浆滤网过滤;趁热往杯内加入白糖,搅匀即成;不愿喝甜的也可以不加糖。

      功效:滋阴益气、养血安神、补脾胃、清热解毒。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