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食同源 > 正文
  • 药食两用说生姜

  • 来源:上海中医药报 作者:居正 时间:2015-08-25 08:07:02
  • 核心提示:
    俗话说:“冬食萝卜夏食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不但道出了人们对姜的厚爱,也说明,夏季经常吃些姜,对身体健康有益。生姜不但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良药,

     
        俗话说:“冬食萝卜夏食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不但道出了人们对姜的厚爱,也说明,夏季经常吃些姜,对身体健康有益。生姜不但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也是一种常用良药,是人们平时生活中应用最多的药食两用品。
     

        生姜属姜科多年生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姜营养丰富,现代研究表明,在每一百克鲜姜中含有蛋白质14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3.5克、粗纤维1克、胡萝卜素2毫克、维生素C4毫克,此外,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淀粉、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等成份。因为它含有较多的挥发油,有强烈的辣味和香气,能解除膻腥异味,所以成了人民大众烹调食物的调味佳品。
     

        生姜原产于亚洲东南地区。据研究,生姜进入我国食谱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论语》和《吕氏春秋》两书中都有记载。如孔子在《论语•乡党》中说“不撤姜食,不多食”。意思是说,孔子一年四季的饮食都离不开姜,但不多食。在每次饭后他有嚼数片姜的习惯,可见孔子食姜是为了养生。在人活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孔子能活七十多岁,可能与此有重要关系。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种姜”的叙述。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一号汉墓中,还存有完整的生姜块茎,可见我国种植生姜已有悠久的历史。在今天,我国的大江南北都有生姜栽培,除满足国内市场外,还远销西欧各国。
     

        中医认为,生姜性辛而温,入脾、胃、肺经。有散寒解表、温胃止呕、化痰行水与解毒等功能。散寒解表,用于风寒感冒等症,多作为辛温发汗剂中之辅助品,以增强发汗作用。如轻微的伤风感冒,可与红糖煎服;生姜温胃止呕的功效显著,有“呕家圣药”之称,临床常与半夏同用。还有一些止呕药,亦常用姜汁炮制,以增强止呕功效;化痰行水多用于痰白清稀的风寒咳嗽,多与其它散寒止咳药配伍。若用于水热互结、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常与半夏、黄连等同用,方如半夏泻心汤;姜还能解半夏、南星毒。故半夏、南星多用姜炮制。若内服或误食半夏、南星中毒,感到舌麻者,可捣姜汁冲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姜是这样评价的:“生能发散,熟能和中,可果可药,其利博也。”“久服去秽气,通神明,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开胃气,解百毒”。《本草从新》则说姜“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疾下食”。总之,欲求寿而康,四季常食姜,散寒解表能化痰,温胃止呕效最良。
     

        生姜在临床水煎服的常用量一般为3—10克。因姜辛辣性温热,故阳亢胃热之人直少食或不食。
     

        此外,生姜皮有良好的行水之功,主治皮肤水肿,与桑皮、冬瓜皮、白茅根、益母草等同用,治急性肾炎初起功效显著;生姜汁,功能开痰止呕,可用于中风痰迷、口噤昏厥及呕吐不止等症,妊娠呕吐与服其它药物呕吐者,可用生姜汁加温水适量频频饮服,止呕功效极佳,用量5-12滴;煨姜是用棉纸包润湿入火煨熟而成,辛散之力减弱,但温中止呕作用加强,更适合脾胃虚寒、腹痛呕吐、大便泄泻等症,用量3-10克。因姜能调味开胃,故常配大枣入补益剂中,以增进食欲,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另外,姜对防治晕车、晕船、晕机等运动病有一定功效。有人观察,一粒姜粉胶囊(含姜粉940毫克)的药效相当于两片晕海宁,而且还没有嗜睡等副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内含辛辣成分(主要为辛辣素)和芳香成分(姜油),还含有姜酮、姜黄素等。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自觉全身温暖,故能引起发汗。姜油能反射性地增加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驱除秽气,并能通过调整胃肠功能而止呕,故有健胃作用。现代研究还表明,生姜中含有一种特殊物质,其化学结构与阿斯匹林中的水杨酸接近,这种物质可防止血液凝固,对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栓形成、抗心肌梗死有很好功效。还有研究证实,生姜可以调节前列腺素的水平,而前列腺素在控制血球的粘度和凝聚力方面有重要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