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史话 > 正文
  • 腊日/食腊八粥

  • 来源:家庭中医药 作者:温长路 时间:2013-01-05 15:09:00
  • 核心提示: 腊日,原本为“蜡日”。《礼记•郊特牲》中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飨也。汉代以后,改“蜡”为“腊”,就成为现在的“腊日”了。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是
        腊日,原本为“蜡日”。《礼记•郊特牲》中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飨也。汉代以后,改“蜡”为“腊”,就成为现在的“腊日”了。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是一年之终专为庆祝农业丰收、答谢天地万物而设的。据说,这一祭祀活动起源于远古农业部落的酋长伊耆氏,《礼记》中还保留了当时的一篇祷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大意是说,泥土不流失,河水不泛滥,病虫害不发生,杂草不蔓延,天地护佑,灾难不生,农业丰收。
        腊日节,最初没有固定的时间,只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后汉书•礼仪志》)直到南北朝时期才被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荆楚岁时记》中有“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之说。
        •节俗溯源•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小年”。它本来不属于腊日的活动,后来却由于官方和民间对佛节的普遍重视,便把食腊八粥和过小年这两个分别具有拜佛与祭神不同意义的习俗合二而一了。
      腊八这天,几乎家家都要吃一顿由多种谷、豆、果、蔬混合做成的粥,这就是“腊八粥”。它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梵天卢丛录》说:“十二月初八,为腊八,僧尼每先日令比丘出募米粟,谓之‘化腊八’。是日民家皆煮为食,杂以果品,奢俭各殊。”据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佛家集百家粮为粥以为纪念。这一做法,逐渐传向了社会,并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习俗,这可能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和其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地位有很大关系。
        历代皇帝对腊八粥也情有独钟,特别是清代。北京的雍和宫,每年的腊月初一就开始打点此事,修灶、涮锅、备柴、选料、淘米都是有颇多讲究的,一直忙到腊八把粥熬成,然后供皇家享用。现存于雍和宫中的一口大铜锅,直径2米,深1.5米,据说就是当年专门熬粥用的。道光皇帝还作过一首题为《腊八粥》的诗,诗中说:“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腊八粥中的内容,《燕京岁时记》中记得明白:“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长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由于我国南北方食俗和人们的爱好不一,实际上腊八粥的内容是五花八门、没有定式的。特别是到了近代,它几乎已失去节日的本意,逐渐变成人们借节名改变一下口味的形式了。
        •健康话题•
      从营养学角度看,寒冬腊月之际吃一顿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可由节日的兴致刺激起食欲来,又能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应该说是一件快事。粥内多种谷、豆、果、蔬共煮,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由腊八粥联想到食粥,食粥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根据《礼记•月令》中“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食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对粥的做法十分讲究,《随园食单》中说:“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融洽”,反映的是一种工艺;这“柔腻”,包含的是一种效果。文人爱粥、咏粥的也不乏其人,大文豪苏东坡是位喜食粥的主儿,曾书帖日:“夜饥甚,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他在《热粥诗》中描写的食粥后“身心颠倒不自知,更识人间有真味”的佳句,被后人公认为是咏粥的名作。南宋诗人陆游爱粥成性,并多有吟咏,其中“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的诗,在食粥诗中最具盛名。
        粥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人人皆知的表象,而补脾胃、益气血、强体魄则是其内在的保健作用。在拥有145万人口的江苏如皋市,9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4000人,百岁以上者达172位,大大超过联合国确定的每百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75位即为长寿地区的标准。专家认为,这与当地独特的“两粥一饭”的饮食习惯有关。难怪著名医家王士雄说“粥为天下之第一补物”。
        •相关链接•
        中医还根据季节、气候和人的体质特点,在粥中配入各种不同的药物,使它成为独具特色的“药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收录粥62种,清代的黄云鹤则专著《粥谱》一书,把200多种药粥分为6类详加介绍。
      l“ 药粥”,作为中医食疗的一种,是按照中医的基本理论原则进行设计的。它以食助药,以药助食,有亦食亦药之效。运用药粥,既要按阴阳、气血、寒热、虚实进行辨证,又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行配伍。就四季而论,春天乍暖还寒,应以养阳为主,可用“肉苁蓉粥”、“核桃仁粥”;夏天酷暑难熬,应以清暑为主,可用“绿豆粥”、“滑石粥”;秋天气候干燥,应以滋阴为主,可用“百合粥”、“桑椹粥”;冬天寒流滚滚,应以保暖为主,可用“羊肉粥”、“人参粥”。就五脏气血特点而言,心气不足,可用“茯苓粥”;心血不足,可用“龙眼粥”。肝血不足,可用“枸杞粥”:肝气不舒,可用“陈皮粥”。脾阳不振,可用“吴萸粥”;脾阴不足,可用“山药粥”。肺气不足,可用“黄芪粥”;肺阴不足,可用“雪梨粥”。肾气不足,可用“胎盘粥”;肾阴不足,可用“甲鱼粥’。药粥品种繁多,实难尽述。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相关书籍,或在医生指导下食用与自己身体情况相适应的药粥。
        食粥是我国的特色,中药是我国的瑰宝。平常食粥,是一种饮食形式;腊八食粥,有一种特别情趣;服食药粥,则又增添了一道防病疗疾的独特风景线。
        (编辑王向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