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对症饮食 > 正文
  • 食补按摩皆可“养肝明目”

  • 来源: 作者:丁丁 时间:2014-06-22 10:08:23
  • 核心提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阳气开始生发,万物生长。按照五行学说,肝属木,与春相应,主生发。因此,养肝补脾是春天重要的养生原则。养肝,首先要注意情志的调节,不良的情绪易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阳气开始生发,万物生长。按照五行学说,肝属木,与春相应,主生发。因此,养肝补脾是春天重要的养生原则。养肝,首先要注意情志的调节,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这段时间人们应注意调控情绪,宜多听欢快的音乐、相声等喜剧类节目,保持心情舒畅。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已经来临,虽然这几天有点冷,可依旧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在中医养生理论中,初春时节应当特别注意什么呢?

      杨京慧:“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阳气开始生发,万物生长。按照五行学说,肝属木,与春相应,主生发。因此,养肝补脾是春天重要的养生原则。养肝,首先要注意情志的调节,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这段时间人们应注意调控情绪,宜多听欢快的音乐、相声等喜剧类节目,保持心情舒畅。

      养肝护肝,应怎样合理进补呢?

      杨京慧: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助人体生长之机,避免暑期的阴虚。市民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中草药和食品,中草药如枸杞、白芍、郁金、丹参、白术等,食品如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进行选方配膳。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不要自己随意购药用药,自己找的验方一定要请专业医生指导方可服用。临床上我曾遇到过患者自己买何首乌泡水煮粥吃,因用药过量而造成了肝损伤。

      在日常饮食中应如何注意“食补”呢?

      杨京慧:开春要少食酸食物,过酸会使肝火更旺,克及脾胃。可多食性味甘平的食品,首选谷类,如小米、糯米、黑米、燕麦、荞麦、薏苡仁等;新鲜蔬果类,如春笋、香椿、菠菜、豌豆苗、南瓜、扁豆、荠菜、芹菜、莴笋、茄子、黄瓜、蘑菇及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鸡肝味甘而温,可补血养肝,是食补肝脏的佳品。

      从中医来看,人的五官与五脏密切相关,其中与肝相对应的是眼睛。人们也常常说“养肝明目”,如何才能合理的“明目”呢?

      杨京慧: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畅旺,眼睛才能够得到滋养,睛明眼亮;如果过分用眼,就会耗伤肝血,日积月累,也会影响到肝脏的功能。

      春季易肝火旺盛,肝阴亏虚,眼睛易受牵连,出现眼睛干涩、视物昏花等各类不适。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用枸杞子、菊花、决明子代茶饮,菊花被称为“花中仙子”,对治疗眼睛疲劳、视力模糊有很好的疗效,春季常饮香气浓郁的菊花茶,可促进人体阳气生发,疏滞散郁、提神解困,对消除眼睛疲劳症状确有疗效。按照现代医学来讲,也可以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蛋类、奶及奶制品,同时,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也会转化成维生素A,可多食胡萝卜、西兰花、青椒、西红柿、油菜、苋菜、橙子等。

      此外,春季还要多喝水。饮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

      除了饮食调养,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能“养肝明目”?杨京慧:立春后人体的毛孔逐渐打开,风邪夹寒最容易趁虚而入导致伤风感冒,经常拍打胆经和疏通肺经可以提升皮肤抵御风寒的能力。胆经在下肢外侧,用手上下拍打即可;疏通肺经选两个穴位,一个是在肩窝的中府,另一个是大拇指的少商穴,每天早晨起床用手半握拳敲打100遍。

      此外还有一些穴位也可以起到养肝护肝、健脾和胃的作用:

      1.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每日用手轻按或用艾条熏灸,可健脾和胃、柔肝明目,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内关穴、阳陵泉穴,每日用手揉按穴位30下,可疏肝利胆、宽胸和胃;

      3.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疏肝健脾、和胃通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