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美容塑身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容塑身 > 中医美容基础 > 正文
  • 损美性疾病的病机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3-30 14:46:00
  • 核心提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本节将讨论与损美性疾病相关的病机。    一、邪正盛衰  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即正气,是指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邪正盛衰,是指致病邪气与机体抗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本节将讨论与损美性疾病相关的病机。  

      一、邪正盛衰

      邪,即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即正气,是指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邪正盛衰,是指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在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而旺盛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亢盛也必然会损耗正气。随着体内邪正的消长盛衰,形成了病证的虚实变化。在对损美性疾病辨证时,首先要辨别病证的虚实属性。

      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证候,即称之为实证。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痰食停滞、气血阻滞而引起的病证。如感受风寒或风热邪气所致的荨麻疹;湿毒所致的脓疱疮、发际疮;火热之邪所致的热疮;肺胃蕴热所致的痤疮、酒渣鼻、须疮、口臭;肝火上炎的麦粒肿、目赤肿痛;脾经湿热的唇炎等等,均属实证。

      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也就是说,机体的精气血津液不足,或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导致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即称之为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血虚化燥生风所致的神经性皮炎、银屑病,肝肾不足所致的斑秃、黄褐斑等。

      邪正的消长盛衰不仅可以产生单纯的虚或实的病理变化,而且在很多损美性疾病中又多为虚实错杂的病理反映,临床辨证应予以重视。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偏衰、互损等病理状态。  

      1.阴阳偏胜

      即阴或阳的偏胜,主要是指“邪气胜则实”的实证。病邪侵入人体,必从其类。即阳邪侵入人体,形成阳偏胜;阴邪侵入人体,形成阴偏胜。

      (1)阳偏胜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阳盛的主要原因是: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寒凉阴邪,但从阳化热;也可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如日晒疮即为感受阳热之邪而生。白屑风则既可因风热之邪外袭,蕴阻肌肤,郁久化燥生风而致;又可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厚味致使肠胃壅滞,生湿生热,湿热蕴结肌肤而成。

      阳盛是以热、动、燥为其特点。“阳胜则热”,临床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赤、便干、苔黄、脉数等症。

      (2)阴偏胜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一般来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阴盛的主要原因是: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如冻疮即是遭受寒冷之阴气侵袭而生;瘾疹则可由风寒外袭,蕴积肌肤致使营卫不和而起。

      阴盛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阴胜则寒”,临床可见形寒肢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痰液清冷、舌淡脉迟等症。

      2.阴阳偏衰

      即阴或阳的偏衰,是指“精气夺则虚”的虚证,包括机体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

      (1)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等。如溃疡久不愈合、或冬季易生冻疮、或常年四末不温、手足皲裂者,则多由机体阳气不足,失其温煦、推动所致;而面目浮肿、肢体困倦、水肿者,则为阳虚水停。

      阳虚者临床还可见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喜静蜷卧、畏寒喜暖、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舌淡脉迟等症。

      (2)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阴不制阳,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有: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如狐惑病、雀斑、黄褐斑、斑秃等即可由肝肾阴虚而致。

      阴虚者临床还可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红升火、消瘦盗汗、失眠多梦、舌红脉细数等症。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由于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肝阳上亢一证,其病机主要为水不涵木的阴虚阳亢,但病情发展亦可进一步耗损肾脏阳气,继而出现畏寒、肢冷、面色觥白、夜尿清长等阳虚症状,发  展为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证。

      (2)阳损及阴 系指由于阳气虚损累及阴液,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形成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如水肿一证,其病机主要为阳气不足,导致气化失司,水液停聚,溢于肌肤,但病变发展,阴无阳不生而致阴液不足,继而出现日渐消瘦、烦躁升火、抽搐等  阴虚症状,发展为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证。

      三、气血失常

      人体的气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到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1.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不足的气虚证;二是气的运动失常即气机失调而形成的气滞、气逆和气陷证。

      (1)气虚指由于气的不足导致脏腑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可由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久病不复而致。如精神萎靡,头面虚浮,睑胞下垂,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眩晕自汗均为气虚的具体表现。

      (2)气机失调

      气滞 指气机郁滞,气的运行不畅所致的病理状态。主要由于情志内郁,或寒冷刺激,或  痰、湿、食积、瘀血阻滞而致。如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可致白癜风、银屑病、斑秃、黄褐斑等。气滞痰阻可致瘿瘤、痰核等。

      气逆 为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饮食寒温不适,外邪  侵犯或痰浊瘀阻等所致。气逆多见于肝、肺、胃等脏腑病变。如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而致头晕  目眩、目赤生翳、针眼等;肺气上逆可见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暖气、呃逆;肺胃之火热上逆则生痤疮、酒渣鼻、口臭等。

      气陷 是在气虚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气陷的病机与脾气虚损的关系最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