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美容塑身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美容塑身 > 气功美容 > 正文
  • 放松功与松静功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丁丁 时间:2014-08-24 20:56:59
  • 核心提示:放松功与松静功推荐到首页 □王峰 《健身科学》2009年第05期1/2页12  1、放松功  放松功是初学气功的人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它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放松身体各

    放松功与松静功推荐到首页 □王峰 《健身科学》2009年第05期1/2页12
      1、放松功
      放松功是初学气功的人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它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放松身体各部位,以意念配合默念字音,把全身调整到轻松、舒适、自然的状态。此功法有活跃气血、协调内脏、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放松功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较好的效果。对消除紧张、促进睡眠也很奏效。失眠患者可在晚间上床后练习放松功,常可随着心身的放松,很快入眠。
      练功姿势:姿势不限,卧位、坐位、站位皆可。
      呼吸要求:自然呼吸。准备阶段安神宁志,轻闭两目几分钟,然后随呼吸全身逐步放松。
      放松功练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为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第一条线(两侧)从头部两侧→颈部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腕→两手掌→两手指;第二条线(前面)从面部→颈部→胸部→腹部→两大腿前面→膝关节→小腿→两脚腕→两脚→两脚趾;第三条线(后面)从后脑部→后颈部→背部→腰部→两大腿后面→两膝窝→两小腿后面→两脚底。②分段放松法。将全身分为若干阶段,自上而下进行放松,顺序从头顶→额部→面部→颈部→胸背部→腰腹部→两大腿→两膝部→两小腿→两脚腕→两脚;另一顺序为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小臂→两手腕→两手。③整体放松法。将身体作为一个整体,在默念放松的状态下进入气功状态。
      注意事项:
      (1)放松功要求的不是单纯的肌肉放松,同时也要求精神的放松,甚至可以说精神放松是练好放松功的先导和基础。只有精神真正做到放松了,肌肉才能达到很好的放松。
      (2)要防止和消除放松时产生的紧张。所谓放松时产生的紧张是指有的人因练功心切,想尽快地达到目的,实际上是欲速则不达,越想放松,精神和肌肉反而越紧张。消除这两种状态的方法之一是将意念集中到身体一个接一个放松的部位上,去仔细体查每个部分放松时产生的感觉。这样,自然而然就阻断了其它杂念的产生,达到精神放松。
      (3)为加强放松效果,可在想象到每个部位时默念“松”字,也可同时播放轻音乐。可反复多次。在吸气时以意守放松部位为主,呼气时默念“松”字,并意会该部位的轻松舒适感。一般可练30分钟左右。
      2、松静功
      松静功是比放松功更进一步的功法。比放松功要求高,是在“放松”的基础上增加“入静”的要求。放松功强调的是心身放松,而松静功的核心是在放松功的基础上,神志越来越宁静,逐渐达到气功态。
      练功姿势:松静功的体势有坐势、站势和卧势。最常用的姿势是卧式:仰卧位,背部垫高33厘米左右,使躯干呈“~”坡形。也常采用半坐式:半坐在靠背椅或沙发上。还可采用仰卧和站势。
      呼吸要求:从自然呼吸开始,逐步过渡到腹式深呼吸。用鼻吸鼻呼,比平常呼吸稍慢稍深一些,但快慢深浅要均匀平稳,还应将呼吸调整得细一些,以呼吸时听不到声音为度。
      放松后的入静方法有多种,可酌情运用,如“意守丹田”、“意守涌泉”或意守其他部位。这种意守法应该是在心身真正放松后自然呈现的,而不是强行追求所能达到的。
      练功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收功方法是先将意念转移到中丹田,男用左手(女用右手)掌心按在肚脐处,另一手掌心放在此手的手背上,两手同时自肚脐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推转十数圈,稍停顿后,再逆时针方向推转相同的圈数,停顿片刻,双手放开,轻搓手。睁开双目,接着活动身体。
      注意:收功不能草率,不能流于形式,必须把气息收稳。
      松静功的方法简单,易学易练,对于放松全身和帮助入静很有好处,可以作为练习其它功法的准备功,也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