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口腔科 > 正文
  • 口腔“上火”别盲目喝凉茶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09:39:55
  • 核心提示:  口腔“上火”不光源于吃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
     口腔“上火”不光源于吃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流鼻血以及口干舌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及舌尖糜烂、烂嘴角、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二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老百姓一般所说的上火,多数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翁志强主任医师说,除了吃火锅、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外,情绪波动过大、受凉、伤风、中毒和缺少睡眠等都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调而“上火”。此外,夏天被“暑气”侵袭发生中暑也会“生火”。

      “上火”喝凉茶有失片面

      翁志强表示,表现为口腔上火的疾病有很多,有的是实症,有的是虚症,有的甚至不属于上火,如果只是一味地喝凉茶,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造成病情延误。

      复发性口腔溃疡:并非单纯的上火所致,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反应异常均可能诱发口腔溃疡。喝凉茶效果不大,只有通过饮食干预、保持大便通畅、生活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加强锻炼提高自身体质,才会大大降低口腔溃疡发病风险。

      感染性口炎:如疱疹性口炎、疱疹性唇炎、手足口病、疱疹性龈口炎、鹅口疮、急性牙龈脓肿等,表现为口腔黏膜起疱、黏膜溃疡、红肿有脓,病人多为急性感染,中医辨证为实症,治疗上中医配合使用“降火、清热”药往往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慢性唇炎:表现为反复唇干裂、脱皮、唇肿胀,由于病程长,多表现为虚实夹杂或虚症,单纯清热效果往往不理想。

      手术后的口干舌燥,系统性的口腔病症:由于手术创伤加上出血,或长期疾病的消耗,病人多为虚症,也就是通常说的“阴虚火旺”,调理上要“养阴清热”。

      经久不愈的口腔黏膜溃烂:有残存破损的牙齿或制作不合的假牙,其锐利边缘不断刮破黏膜产生溃疡。须去除刺激因素,以免溃疡经久不愈,发生癌变。

      不属于“上火”的口腔溃疡:包括严重的天疱疮、血液肿瘤和免疫系统疾病口腔溃疡表征、结核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等,它们是不会自愈的。这类溃疡如被忽视或用自己的“经验”当作口腔上火来治疗,必然延误病情。

      如何预防口腔上火?

      保持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定时定量进餐,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水果,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和熬夜;加强漱口清洁,保持口腔卫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躁的情绪“火上浇油”。

      预防口腔上火的食疗方:

      (1)三花饮(白菊花、金银花、白扁豆):清热祛湿,适用于食荔枝过多上火、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的人。

      (2)玄参莲枣饮(玄参、莲子、蜜枣):养阴降火,适用于心火过旺、口腔溃疡、口干舌红、渴欲饮冷水、经常失眠的人。

      (3)玉米饮(红萝卜、鲜茅根、玉米连须、白扁豆、云苓):清热祛湿,适用于上火挟湿、口干口渴、口腔溃疡的人。

      (4)绿豆粥、蒲公英绿豆粥 (绿豆、蒲公英):和脾胃,祛内热,适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消化力弱、经常性口腔溃疡的人。

      (5)云苓糙米粥(云苓、淮山、陈皮、富硒糙米):健脾胃,祛湿,适用于脾胃虚弱、口淡、苔白厚、便秘、经常口腔溃疡的人,大人小孩均可。

      (6)夏桑菊茶(夏枯菊、桑叶、菊花煎水):预防肝火旺和疏肝、清肝火作用。

      (7)枸杞菊花茶(枸杞、菊花煎水):养肝清肝火,适用于头晕脑涨、眼赤目干、经常用脑者。

      (9)莲子饮 (桂圆、莲子、西洋参、大枣煎水)清心火提气,适用于气血不足,久坐电脑旁工作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