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亲吻能传染哪些疾病?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20:32
  •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心情好的时候总忍不住想亲吻?接吻是一件美妙浪漫的事儿,但它还隐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除了EB病毒,不少病毒细菌都可以通过接吻传染哦。
      最
    核心提示:心情好的时候总忍不住想亲吻?接吻是一件美妙浪漫的事儿,但它还隐藏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危险,除了EB病毒,不少病毒细菌都可以通过接吻传染哦。
      最少知:接吻病、疱疹病

      传播方式:口水和飞沫

      直接或间接接吻可以传染的疾病中,大家知道或者听说最少的应该就是接吻病和疱疹病。但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不少。

      接吻病名字虽然好听,但实际上它害过不少体坛名将,费德勒受此困扰以致比赛整年不在状态,海宁、贝尔纳则因该病缺席重要比赛、中国篮球明星孙悦 刚到美国开始职业生涯时也曾得过“接吻病”。据称,接吻病与疲劳关系密切,当你疲劳时机体免疫力降低,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吻,或者是接触到病人的飞沫就可 能感染。

      接吻病和疱疹病毒都是通过口水、飞沫散播。人群中,90%的人都感染过接吻病。因此,其传染度非常高。一般地讲,如果对方带菌,不论口腔有没有 溃疡,接吻之后的24小时,另一方就会被感染。这些疾病多见于30岁以内的人群,35岁以上的人则很少见。原因就是这个年龄的人接吻太频繁,容易受感染。 血清学调查也发现,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抗体阳性率达90%,原因就是国人的围餐习惯以及父母亲吻孩子。

      从危险性上来讲,与EB病毒相比,疱疹病毒温和些,虽然变为慢性后,会反复发作疱疹,但不会侵犯人的免疫功能。

      最忽视:幽门螺杆菌

      传播方式:唾液

      幽门螺杆菌这个名字很多人不熟悉,但实际上,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症状相关,比如,常感觉到的胃胀、胃痛、不想吃东西、口臭等。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50%,感染后有些人没有症状,但大部分人有轻重不一如上所述的各种症状。

      幽门螺杆菌多通过唾液传播。有些五六岁的孩子,甚至是一两岁的婴幼儿就患有胃炎,多半都是因为家长喜欢嚼烂食物喂孩子、用嘴吹凉食物或者用嘴尝试食物的温度等再喂给孩子所致。一些幼儿常常到了吃饭的时候感觉肚子涨,没胃口,可能有些就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最尴尬:性病

      传播方式:接触传播

      梅毒、淋病最喜欢口腔的环境。它们很容易在口腔里生长,一旦口腔感染,病菌繁殖非常快。如果一方感染,只要另一方口腔中有破损就很容易感染。

      尖锐湿疣是在皮肤外部长出如菜花样的增生物。与其他性病相比,在全身分布最广,除长在口腔,还容易长在身体非生殖器的其他部位,还可在腋窝、鼻孔等部位看见它。尖锐湿疣是可以直接粘附在黏膜上的,因此,感染它不一定需要口腔有伤口这个前提。

      当然,一般礼节性和社交性的接吻是相对安全的,而深吻(双方有唾液交换,甚至有出血现象)则对某些可能通过体液(血液)传播的性病(比如梅毒)来说,有一定危险性。当然,如果是口交,那危险性更高。

      最可怕:艾滋病

      传播方式:血液和性

      艾滋病没有保护性抗体,浅吻不会传染,但是深入咽喉部的深吻或吸吮、舔舐的吻就很难说了。当另一方口腔有伤口时,深吻而传染艾滋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共用牙刷这种可能接触血的间接接吻方式就更为危险。

      当然,如果你口腔洁净黏膜完好无破损,对方也一样,那么实际和艾滋病患者接吻是相对安全的。

      最冤枉:乙肝

      传播方式:血液

      一说到接吻传染疾病,大家往往都会想乙肝,但实际上“乙肝是冤枉的”。接吻要传染乙肝,至少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一是其中一方有乙肝,而且处在 发病期,体内的病毒量较多;二是接吻的另一方要刚巧有口腔溃疡或口腔有伤口;三是伤口要接触到足够量的病毒;四是另一方还要刚好没有注射乙肝疫苗,或体内 抗体量不够。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条件,才可能通过接吻传染乙肝。

      即使其中一方没有乙肝抗体,对成年人来说也不可怕,因为成人的免疫力完善,感染后自身的免疫力能将乙肝病毒清除,不会变为慢性感染者。要小心的 是乙肝传染给免疫力不完善的孩子,因为孩子感染后就较容易变为慢性,但现在很多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注射乙肝疫苗,因此,只要每三或五年注意检查一次体内抗体 量的多少就可以了。

      另外,其他几种肝病也要注意,丙肝是通过血液传播的,由于没有丙肝疫苗,人群普遍容易感染,但就接吻来说,当另一方有口腔溃疡时,理论上是可以传染丙肝的,但实际上因为这种途径感染丙肝的非常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