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流行性感冒]扶正解表法适用于何种感冒?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5:29
  • 核心提示: 扶正解表法适用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邪气尚在肌表的证候,其常用方法有以下5种。
      (1)益气解表 气虚之人,肌表不固,御邪无力,易遭邪侵,故常罹患感冒。一经
    扶正解表法适用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邪气尚在肌表的证候,其常用方法有以下5种。
      (1)益气解表 气虚之人,肌表不固,御邪无力,易遭邪侵,故常罹患感冒。一经发病,又常缠绵难愈。对于气虚感冒,不用表散则邪不外解,不用补益则正气无力托邪外出,故治应益气解表,以期邪正兼顾。但补气之中须佐行气,使补中有行,以防补而滞邪,邪气反不得出。本法为气虚兼外感而设。方用参苏饮(《和剂局方》),或人参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前者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者,后者适用于外感风寒而兼有湿邪者,二方均在驱邪之品中加用人参,以扶正而助汗解。或选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本方适用于气虚感冒而见恶风、肢体酸楚之症者。如卫表不固、汗出较多者,可选玉屏风散合桂枝汤。
      (2)扶阳解表 若阳气不足,外感风寒,或风寒在表,发汗太过,或误用攻下,戕贼阳气,则成阳虚感冒。若只用解表,因阳虚不耐发散,必其气更虚;单纯扶阳,阳气虽得匡助,但表邪不得散解,故扶阳解表乃是两全之策。因阳虚有偏表、偏中、偏下之殊,故扶阳之法又应随之而异,或温表阳,或温脾阳,或温肾阳。只有阳气旺盛,方可助正达邪。至于表散之品,也须辛甘相合,以辛散邪,以甘缓之,切勿过散伤正。本法为阳虚感冒而设,方选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若阳气虚弱,外感风寒,症见头痛,发热轻,恶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声低,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可选再造散(《伤寒六书》)。本方助阳益气与疏表散寒同时并举,有发汗不伤正、补益不恋邪之功效。若“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论》20条)。桂枝加附子汤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固表复阳。
      (3)滋阴解表 本法为感冒初起,表证兼阴虚者而设。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汗源不充,复感外邪,不能化汗以达邪。此证不解表则邪不出,如发汗过多,则阴液更耗,阴虚益甚,不但邪不能除,反增热势。必须滋阴与解表兼顾,滋阴以充汗源,解表以除外邪,务使解表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故滋阴与发汗同用。方用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
      一般来说,虚人外感多是同类相引,所以阴虚感冒多属感受风热燥邪,解表之法多用辛凉,辛凉微汗则邪解而不伤正;滋阴的目的在于充实汗源,故所选药物多用甘寒,不可过分阴柔,反致滋阴恋邪。
      (4)养血解表 本法为血虚感冒而设。凡素体血虚,或产后血虚,或病后血虚,或失血后血虚等,复患外感,可应用此法。感受外邪,当用汗解,此乃常法,但血虚之人,又不宜单独用之。“血汗同源”,《灵枢·营卫生会篇》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汗乃血之液,发汗必伤其血,不仅不能驱邪外出,反而使病情加重,必须养血与解表兼顾,养血以充汗源,发汗以解表邪。方用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此方对于血虚感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者最为适宜。如血虚外感发热有汗者,可用桂枝四物汤(《医宗金鉴》)。若产后感冒,头痛发热,恶寒汗出,可用阳旦汤(《外台秘要》卷二引《古今录验》),以解肌达表,调和营卫。《女科切要》云:“产后血气大亏,纵有寒,不可大发汗……不可妄投峻剂,耗其真元也。”又养血之品有甘温兼辛与甘凉阴柔之别,甘温兼辛,补中有散,故此类药物当为首选,而甘凉阴柔之味,腻膈滞邪,当慎用之。
      (5)益气养血解表 平素体虚,气血不足,外感六淫,病发感冒,或因风寒外感,汗散太过,其表不解,气营反伤,皆可形成气血不足之感冒。盖虚者补之,邪在表者汗而发之,故此类感冒亦应扶正解表。补虚当益气养血,散邪则应顾及正气,因此补气养血、解肌发表乃是最佳治法。《伤寒论》62条说太阳病“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即为营卫不和、气营不足之证出示治方,临证可以取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