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先人治未病 > 正文
  • 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4-11-25 14:24:11
  • 核心提示: “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预防医学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

        “治未病”是中医独特的预防医学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强调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治未病的手段很多,并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静养精神、运动形体、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四季调神等。
      传统体育疗法包括导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武术(如太极拳、太极剑)等,强调依靠人体自身能力,调动人体潜能,通过调心、调形起到改善人体脏腑功能、调节血脉、疏通经络的作用,以调节各种机体失衡状态。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枝奇葩,诚如清代光绪初年问世的《太极拳谱•十三势行工歌诀》所述: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具有修身、强身、医身的功能,同时具备了气功、导引和散步等三项运动的功效。
      一、平衡阴阳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也是治未病的关键之一。太极拳的创立是综合吸取了明代名家拳法,并结合了中医经络养生学说和呼吸吐纳导引气功,以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以《易经》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其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哲学思想。这些思想集中反应在以下“三观”中:
        1.“太极发生观”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的首句就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为其拳法立论。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具体表现为拳式中的“开与合”“圆与方”“收与放”“虚与实”“轻与沉”“柔与刚”和“慢与快”,以及动作中的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通过这些运动,能有效地对人体气机的升(阳)降(阴),形(阳)神(阴)的强壮,深、长、细、匀呼(阳)吸(阴)方式的形成等,均有很好的作用。
        2.“圆道运动观”  《太极拳论》次句提出了“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的“圆道”运动法则。太极拳不仅在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因此太极拳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则是神气鼓荡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同时,练太极拳时在全身放长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表现出能柔能刚,且富弹性。它的动态,要求有慢有快,快慢相间;它的力量,要求有柔有刚,刚柔相济;它的立身与动作,要求中正不偏,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和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具备了这些条件,太极拳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健身作用,而这些也暗合人体气血在经络内“如环无端”的运行特点。
        3.“生命整体观”  太极拳运动强调“意”“气”“形”,并强调体内能量在呼吸配合下的运动效能。意、气、形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和谐”。“气”是维持人体的能量和信息,是生命的基础;“形”为人体生命之所载,它以脏腑为核心,赖经络、骨骼、肌肉而维系;“意”则出自于“气”而寓于“形”。身体之“意、气、形”和谐统一,完美地表达出生命的整体性。这与中医认为的“人的身体由意、气、形三个层次的物质构成”的理论相吻合。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太极拳是以“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变化为基础的。太极拳的关键在于阴阳、动静、开合等变化。太极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串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一个拳势都具有“开与合”  “虚与实”  “轻与沉”“柔与刚”和“慢与快”,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原则。
        太极拳结合了阴阳学说的思想,讲究整体思维模式,注重内外一体的协调配合。以内动带外动,即内不动,外不动,以腰为主宰发力于全身,每个动作都是全身配合,并要求做到“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内不动,外不发,手、眼、身、法、步要协调一致。太极拳运动举动轻灵,运作和缓,呼吸自然,用意不用力,寓静于动,静所以怡神志,动所以活气血,内外兼顾,形神兼养,使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从而达到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补益气血的目的,使弱者强,病者康,老者复壮,起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的作用。从中医学治未病角度探析太极拳的养生作用,对更深层次地阐释太极拳健身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理气血
        气血是人体健康主要物质基础,故补益气血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核心之一。气属于阳,主动,主温煦,血属于阴,主静,主濡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系并促进生命活动。元代滑寿《难经本义》说:“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
        治未病思想强调气血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是气血能够正常的运行,因此中医学防治疾病过程中保持气血的正常流通非常重要。古代医家孙思邈有吐故纳新的说法:  “凡吐者,去故气,亦名死气;纳者,取新气,亦名生气……气息得理,即使百病不生。”另有经云:“气静则神怡,神怡则气足。”通过练气可以养神、充养元气而祛除沉疴。
        太极拳习练时,要求“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并有各种练气的方法。太极拳运动既重视“意、气、力”的合一,也重视练气、养生和运气。“气为血帅,血随气行”,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气化功能。太极拳技法要求头似顶悬、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尾闾中正、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内外兼练。久而久之,打通任脉、督脉、带脉,由此而使气血畅通无阻,令血液黏滞性降低,避免出现气滞、瘀血现象。
        太极拳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调节下,使全身处于松静状态,随着深长的呼吸,促使内脏器官和外部肌肉有节律的舒张、收缩,腰脊、四肢螺旋缠绕将沉蓄于丹田(小腹)的元气,运送到全身,这时末梢神经会产生酸、麻、胀、热的感受,即通常所说的“气感”,有这种气血运行感的人皮肤红润,体温可增高l℃左右。通过气的运行,肌肉每平方毫米约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而在平时只有5条左右有血流过。长期练习太极拳可增加血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坚持太极拳运动对整体心血管机能能力有着良好的影响,可以减小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外周循环,对老年性外周循环障碍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对促进微循环的灌注,减少红细胞的聚集及预防白色微血栓的形成均有良好的作用。
      三、疏通经络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灵枢•经脉篇》载“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认为经络滞塞是疾病发生的原因。气血失和,而疾病生,和则健身益寿。中医“治未病”思想中无论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还是病后防复,都强调通过各种手段保持人体经络的畅通。
        太极拳特有的“缠丝劲”练法,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劲法术语之一,是一种支配肢体作螺旋式的缠绕进退的力。《陈鑫太极拳类分类语录》“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此劲皆由心中发,股肱表面似丝缠。”一招一式柔中寓刚,刚中寓柔,练拳时必须全身放松,松能生柔,柔能生刚,处处如走缠丝。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即所谓“以腰为轴”“一动无有不动”。气经任、督、带、冲诸经脉上行于肩、臂、肘、腕,下行于胯、膝、踝,至于手足四末,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太极拳强调调节身形的导引动作。督脉从会阴部开始,向后沿着脊柱内上行至风府穴,入于脑,经头项,沿额、鼻柱至上齿,并与任脉交于龈交。任脉为“十二经之海”,,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上通于脑,下贯心络肾,具有总督诸阳经的作用,阴阳二脉相互联贯。太极拳以调身为主导,以动作导引对身体气血运行起调节作用,尽可能注意将调身、调气与调心三者有机结合,以打通督任小周天。在调身方面不仅讲究体松形正,而且要求“虚实分、开合明”等,利用其“内劲”功夫,拓开三阴、三阳经脉在手与足,阴经在腹,阳经在颜面交接的气化通道,以通达大周天。
      四、调节脏腑   
      中医治未病思想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核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联系的有机整体。太极拳运动特别强调“心静体松”,用意识引导动作,使心神安静,意识集中,机体充分放松,脏腑发挥正常的功能,因而使机体各器官取得相对平衡。心神安定,不受外界的干扰,使心气运行流畅,能更好发挥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
        太极拳上述系统都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它调节作用的特点是以外促内,由内及外,内外结合,内外互动,内外互为影响,  “一阴一阳互为其根”。通过这些调整,使自己和外界处于一种心旷神怡,天人合一的状态中,身心愉悦,气定神闲。比如太极拳在动静的处理方面,强调动与静之间的关系,要“动静有序”。
        太极拳呼吸方法中的腹式呼吸,可以有规律地“按摩”脏腑,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和津液的输布,加强水谷精微的化生、吸收和转输,从而有益于先天之气的升发和后天之气的生成。张景岳云:  “上气海在膻中,下气海在丹田,而肺肾两脏所以为阴阳生息之根本。”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
        有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过程中发生的良好的通气效率是在没有心血管紧张的状况下进行的。这种良好的通气效率表现在人体耗氧量降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大,氧利用效率提高等。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的老年人,其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两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普通老年人。
        以消化系统为例,消化系统疾病多为慢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史长的特点,长期患病可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甚至出现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发现,我国大城市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患病率为24.8%,女性患者更高。因此,适当应用心理疗法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太极拳运动不仅可缓解由于长期患病、工作、学习、家庭等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通过锻炼起到减轻病患、增强体质的作用,有利于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因此太极拳对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者尤为适宜。
        太极拳文化博大精深,蕴涵着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具有东方哲学韵味的生命科学,太极拳有着修身养性的特性,其强体、健身、益智、修性和乐群的功能也已被世人所认可。正如王宗岳《太极拳论》巨斤述“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田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末悟耳。”
        中医“治未病”蕴含着丰富的预防医学思想,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将二者融会贯通,有利于发挥太极拳在防病治病中的潜在优势,为中医“治未病”思想提供了充分施展作用的舞台。大力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和传播,将会为人类健康水平做出独特的贡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