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治未病专区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治未病专区 > 体质保健养生 > 正文
  • 气虚体质的药物养生(二)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9-13 15:48:00
  • 核心提示: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四味益气中药,本期再向大家介绍另外几种具有同样作用的中药。5.白术:补脾益气、固表止汁 以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入药,其味苦、甘、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四味益气中药,本期再向大家介绍另外几种具有同样作用的中药。

    5.白术:补脾益气、固表止汁

        以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入药,其味苦、甘、性温。白术有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是脾胃气虚、体弱自汗及妊娠胎动不安的常用中药。近代研究表明,白术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速,入血可使血循环加快,还有降低血糖和利尿作用。《神农本草经》指出,白术“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说明常服白术可延年益寿。

        白术补气,偏于健脾和胃,即以补中焦脾胃之气为主,诚如明代药物学专著《本草汇言》所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也。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白术用量一般为6~9克,最大剂量也可用到15~30克左右。煎服,6~12克;或入丸散。白术苦温性燥,有伤阴之弊,凡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症见燥渴者,不宜使用。

    6.黄精:补脾润肺、补肾益精

        以百合科植物多种黄精的根茎入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润肺、补肾益精、强筋骨、乌须发、延缓衰老的作用。如《日华子本草》说:黄精“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单服九蒸九晒,食之驻颜”。  《名医别录》称其“主补申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黄精视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之良药,并有“仙人余粮”“仙人饭”等美名。

        据现代研究证明,黄精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营养,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肪肝的浸润,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促进造血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黄精由于性质平和,适合于久服,病时调养或养生保健均可常用之。前人认为“黄精可代参、芪”,此说不无道理。
        黄精水煎服,每剂用量9~15克;若用鲜品,其用量可增至30~60克。黄精亦可与鸡肉同蒸,鸡熟食用,能补益脾胃;与猪肉炖食,可加蜜或冰糖食用,能补虚润肺。

        黄精补气养阴,痰湿素盛而致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或脾胃虚寒而致泄泻者忌用。

    7.甘草:补中益气、保肝和胃

        又名粉草,药用其根及根茎,性味甘平。甘草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如能健脾益胃,可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倦怠乏力、四肢无力等症;也可补益心气,用于心虚所致的心悸怔忡、气短、脉结代等症;还能缓急止痛,可用于肌肉、血管挛急作痛。更重要的是甘草能清热解毒,可解多种药物中毒,如解毒保肝,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此外,甘草可调和诸药,能缓和有些药物的猛烈作用,使其药性缓和,并保护胃气,甘草又有“国老”之称。    近代研究证明,本品为滑润性祛痰药,口服后能使咽喉黏膜减少刺激,适用于咽喉炎症;还证明甘草有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可用于肺结核。用蜜炙过的甘草称炙甘草,适用于补中益气;生甘草适用于清热解毒;生草梢能治尿道中疼痛,适用于淋病。

        甘草用量一般3~10克,但脾胃有湿而中满呕吐者忌用。也不可长期大量服用,过量可引起水肿、高血压。甘草又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8.太子参:体润性和、补气生津

        又名孩儿参、童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目前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其体润性和、补气生津,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其补气作用近似党参,但效力较弱,而生津之力却胜于党参,可代西洋参之用。太子参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症。民间用单味太子参治疗儿童自汗、盗汗,多有疗效。

        太子参煎服的常用剂量为每剂9~30克。在夏季天热时,可用15克太子参与乌梅,共煮水加适量冰糖或白砂糖代茶饮,有益气生津防渴之功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京ICP备11018379号-2
    Copyright©1999-2019 TH55.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唐汉中医药网 版权所有